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陈保华:优质医药有效供给不能等

(2016-04-18 10:23:45)

文 | 主笔 姚珏

医药产业供给侧改革的一条重要实现路径,就是利用资本和创新等发展要素,促使医药企业通过兼并重组,淘汰落后产能,打造行业龙头企业,实现产业规模化发展和技术创新。

“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提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摆在这一战略目标面前的事实是,国内医药产业集中度低,缺乏规模效应,医药产品质量和创新不足。与之对应的是我国医药产业产值已超过2万亿元,医药产业产值年平均增长率远高于世界医药产业年平均增长率。

全国人大代表、浙江华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陈保华表示,进入新世纪后,我国医药产业一直保持较快发展速度,已成为世界医药制造大国,但离制药强国仍有一定差距,“由于我国医药产业发展中结构性问题长期存在,既影响了医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又影响到优质医药产品的有效供给。”

 看病贵是医药供给结构有问题

“我国现有1.5万种药品,批准文号约17万个,但在市场实际有生产销售的批准文号只有4-5万个,三分之二的药品文号成为‘僵尸文号’。”陈保华认为,目前国内医药产业集中度低,低水平重复严重,“企业多、小、散,产业资源缺乏有效整合,是导致医药产业全要素产出率低、生产集约化程度不高等结构性问题的关键原因之一。”

作为行业从业者,陈保华观察到,国内药品供给结构并不合理,大部分企业生产的是老药、普药,高端药品供给不足,“一方面,‘罕见病药物’、‘儿童药’等临床急需药品短缺的现象普遍存在;另一方面,能救命的‘廉价药’、‘好用药’在现实中却变成‘孤药’、‘天价药’。”

此外,陈保华表示,创新能力不足已成为国内整个医药行业的短板,“其原因在于创新药物的研发存在投资大、对人才要求高、周期长等问题。”

 加强创新,探索新模式

医药产业供给侧改革的一条重要实现路径,就是利用资本和创新等发展要素,促使医药企业通过兼并重组,淘汰落后产能,打造行业龙头企业,实现产业规模化发展和技术创新。

陈保华建议,着力于企业兼并重组,加快推进医药产业资源整合。他认为,“制药企业兼并重组不仅是整合医药产业资源的重要方式,更重要的也是推进医药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最佳选择。因此他建议国家继续加强顶层设计,通过医药产业规划、扶持政策的制定,弥补市场调节的滞后性,加快推进医药产业结构性调整。”他同时强调,企业可以大健康产业为立足点,积极实施兼并重组策略,借助外部资源和特色,为自身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和新的发展能量。

研发投入不足、自主创新能力有限已成为制约国内医药企业发展的主要障碍,陈保华建议,“着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创新药、首仿药、新型高端制剂的研发。”

他同时表示,由于我国医保目录的更新周期约为4-5年,在此过程中,无论新药有多好,都没有机会进入目录,创新药物的销量因此受到很大限制,意味着企业不能在短期内收回成本,创新的积极性受挫,同时也影响患者享受新药带来的治疗效果。陈保华建议,滚动更新医保目录,将更新周期缩短到一年,并严格执行,确保当年上市、临床急需的药物能及时为患者所用;对于创新药物,甚至可考虑批准上市后自动纳入医保目录。

此外,他认为,生物医药与智能制造的结合,将是医药制造企业提升生产水平和质量控制水平的关键突破点。他由此建议“着力于两化深度融合,全面提升医药企业生产水平和质量控制水平”,以确保优质药品的供应。

陈保华分析认为,要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还是要加快推进医药分开,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同时利用“互联网+”,积极探索医药电商、移动医疗等新模式。

关键词:

增加有效供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