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品折扣:不带钱包购物也疯狂
(2015-05-19 11:36:22)《浙商》杂志 沈晓琳
上品折扣为了满足消费者在互联网时代的购物需求,借助O2O模式打破传统百货店的边界,打通商品和价格,打通线上线下的库存,打通电商和柜员,打通了各个业务线,实现消费者“不带钱包也购物”的良好体验。
“杭州州下沙大学生多,他们对互联网新模式的接受能力强,这是上品最为看重的。”上品折扣创始人、总裁李炎解释开店选址的考虑,而支持微信支付是二维码取代“全场××折”、“买××减××”等促销广告出现的另一原因。
作为国内老牌销售折扣名品为主的百货连锁店,北京上品商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下称“上品折扣”)近来干得最具互联网精神的一件事,就是在杭州下沙经济开发区开了一家微信支付的体验店,自称“未来商店”。
“未来商店”里布满了大大小小由黑白方格构成的二维码。二维码贴在员工工牌后,便录入了这位员工的姓名、年龄和所在导购柜台;二维码贴在货架柜边,便存储了这一排陈列商品的产地、面料及价格,只不过要想获知这些信息,需要掏出手机扫一扫。
而就在“未来商店”内,李炎招聘的卖场导购也不时提醒驻足在二维码前的顾客:“你可以直接扫码付款,不用到柜台排队收银。”
从女装、男装到鞋类,“未来商店”声称店内的每一件商品都可以原地付款带走,这意味着又会诞生许多二维码:顾客把看中的商品交给导购,导购将商品货号输入电脑或ipad后,该商品专属的二维码随即闪现,顾客可以选择直接支付,或者扫码放进购物车。
为了增强消费体验,上品折扣允许顾客如同在网络购物一样犹豫、考虑,或者分享给朋友帮忙做参考的时间和空间。“购物车锁定到第二天早上8点,在这中间的任何时刻都可以下单。”上品折扣采购总经理白雪峰对《浙商》记者说。
商品信息化是O2O本质
“微信支付我们也有,不就是生成一个二维码吗?”有百货公司辩称。但是,李炎认为,持有这种论调的人忽略了百货业态做O2O最大的挑战不是支付,而是库存问题,“目前百货与品牌大多采取联营模式,商场对商品价格没有掌控权,控制不了品牌库存,难以形成线上线下一体化的电商经营结构。”
上品折扣破解难题的办法是实施单品管理,即将店内的经营管理从品类、品牌延伸到单个商品,做到对每款商品(具体到颜色、尺寸等)的库存及销售进行数据化跟踪,并在此基础上协调商品销存和消费者信息,从而对店内营销活动做出更有效的安排。
单品管理不要求百货店买断商品自营,更多强调对店内商品的信息化掌控,因而与联营模式不冲突。当店内产品全部进行数据化单品管理后,就可以将其与包括天猫商城、微信商店在内的线上渠道对接——无论哪个渠道售出了商品,后台的单品管理系统都会实时锁定该商品,并减去相应的库存数量。
“正确地持有并销售商品,才是零售的本质。”李炎表示在电商冲击下,很多百货企业为了挽回客流加大了营销,但他认为,全盘掌握商品的信息化特征才是关键。“做了单品管理后,什么时候收到的货、什么时候卖出去的,一清二楚。如果一件商品长时间没卖出去,我们会建议供应商换掉。”
软硬件需要同时提升
移动支付的应用场景已经水到渠成,“未来商店”却十分不“应景”地在卖场内设置收银柜台,李炎的理由是,考虑到消费者固有的消费习惯,方便不使用移动支付的顾客在柜台结账。
“‘未来商店’的模式普及要依赖技术成熟、消费习惯的成熟以及商家理念的成熟。”对大型百货公司而言,单品管理工程之浩大不言而喻,单单三层楼卖场的“未来商店”就有20多万SKU(库存量单位),上品折扣执行总裁沈慧峰对此表示,即便此模式的风口还未到来,上品折扣也会提前做好准备。
为此,上品折扣为每一个品牌专柜的导购人员配备了iPad,要求所有商品信息必须从iPad端输入,同时还要求所有销售也都用iPad开票,使得销售数据汇聚到单品管理数据库中。而加上花费20万元的LED大屏、10多万元的WiFi设备,如此一家微信支付的体验店比普通门店的投入要高出近百万元。
硬件升级之外,“软件”亦有所革新。“卖场内90%的商品都是由供应商录入的,需要对他们做标准化录入的培训。另外,我们在零售处设立了审核抽查部,这个过程要有一套供应商的考核机制,类似于淘宝卖家的评级。”沈慧峰说。
线上线下“三统一”
上品折扣品牌商一起探索单品管理基础上的O2O时,遇到了实体零售业“触电”过程中避不过的一个问题:如何处理线上与线下业务的关系?——为了避免线上和线下业务冲突,多数企业采取了线上与线下相互独立,不同商品、不同定价的策略。
李炎对此表示,长达1年多的转型经历使他们确信,在一个成熟的零售环境市场中,售价必须完全一致,因为消费者不会关心同一个品牌在不同渠道下的成本差异,只是关心商品的价格差异。“也就是说,不管零售商用何种销售渠道,首先满足消费者的一点是线上线下价格一致。”
确定了融合策略后,上品折扣把实体门店变成了网上微商城的仓库和配送中心,导购员兼具拣货员,仓储费用和实体门店的租赁费用合一。这样,虽然实体店租金高于网店的仓库租金,但当实体店带来的销售额可以抵消这部分差距后,额外的网上订单带来的就是纯利润。
“商品销售实际上是物与物、人与物之间的信息传递。”李炎认为只要有物流就会有成本,因此,应让信息更快传达、货物较少移动,通过减少物流环节实现电商成本控制。“我们通过数字化管理技术和手段,使线上与线下之间的业务实现了‘三统一’:统一商品、统一价格、统一库存,从而形成一个不断深度匹配消费者需求的正向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