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杂志记者 谢庆
自2014年下半年起,油价一直“跌跌不休”,几乎腰斩。全球能源行业并购潮恐一触即发。
油价下跌将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浙江大学教授倪云虎判断,未来油价将有可能创上次金融危机以来的新低,并有可能引发全球金融危机的第二次震荡。
“油价这样持续下跌,对国际形势也会产生深远影响,对依靠原油出口的俄罗斯、中东、拉美地区的社会和政治稳定将是一个极大的挑战。”他说。
中国也是高度依赖石油进口的国家,对石油产业链上的上中下游的企业来讲,却是非常难熬的困难时期。
民生证券研究院首席策略分析师李少君对《浙商》记者表示,油价下跌,最为受益的行业主要有:航运、海运、有色金属矿采选、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化学纤维制造、橡胶制品、塑料制品。
此外,中游后周期行业(如机械、交运设备),以及下游消费类、成长类行业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受益,但这种成本利好释放将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传导时间最长的如农业、食品加工业将超过一年。
当行业走入低谷时,是否就意味着并购春天来临了呢?对此,倪云虎并不看好。他判断,油价还会持续下跌,最低点仍没有来临,这个时候企业若贸然出手并购还稍显早了点。
对具体企业来讲,是否加入并购大潮,主要考虑两个方面。首先这个行业的境况非常不好,处于低谷时期。其次,这个行业的发展前景仍然是乐观的、持续看好的。倪云虎认为,随着我国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和新能源行业的发展,石油行业的发展颇有争议。
国际上一部分分析人士表示,一旦油价企稳并开始走强,当前的环境将促使欧洲原油勘探与生产领域出现一系列并购活动。
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小蕾认为,不能因为油价一下跌,行业进入了低谷,就贸然去收购哪家企业,另外来讲也不是想收购就能马上收购一家企业的。
企业在收购另一家企业时,最重要的是信息对称。在收购前要做好尽职调查,不能因为便宜就盲目收购。特别是便宜的待售企业,更要做好调查,其背后有无隐形负债等。并购理应根据企业自身发展来量身定夺,而不是看“形势差了就贸然冲上去收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