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记者 傅永恒
久晟茶业的发展方向很明确:不断发现茶油、茶油副产品的应用场景,并根据不同的应用领域推出不同的产品。
浙江久晟茶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向杰投资油茶领域之前,在食品领域耕耘多年,进军油茶加工是看中了油茶加工的多种可能性。
久晟茶业的山茶油产品远比同类企业多,2013年年产值达到了1.2亿元。张向杰对此的归纳是做别人不愿意做的事情:“山茶油中,食用油市场最大,化妆品级不大,药用级山茶油是个不错的市场,但药品生产许可证会让许多山茶油企业望而却步。我们有耐心、有时间去开拓这些市场。”
布局化妆品、药用山茶油
久晟茶业在2008年一期厂房投产时便开始生产化妆品级山茶油,主要出口到日、韩、美、欧等国家与地区。2013年,久晟茶业生产的化妆品级山茶油产量已达400吨。
2010年开始,久晟茶业开始进行医药级别的山茶油研发。“山茶油在医药领域的应用还是比较多的。”据张向杰介绍,山茶油主要用于针灸、注射时的媒介油,以及医药用品的护理。“有的针剂需要溶解在油里才能注射,山茶油可以作为这种针剂的媒介。”同时,很多药厂、医疗机构的金属设备需要保养,不能用润滑油,但可以用茶油。
把下脚料利用起来
茶籽榨完油后是很好的有机肥,而大部分茶油生产企业也就是把榨完油的茶籽作为有机肥售卖出去。张向杰却想到了利用榨完油的茶籽提取茶皂素。2009年底,建德厂区二期厂房投入生产,便是用以茶皂素以及茶皂素复配产品的生产,并申请了“赛珀尼”商标,专门用于茶皂素产品。
张向杰向《浙商》杂志记者算了一笔账,榨完油的茶籽作为废料出售,售价仅为1000元/吨;加工成有机肥出售,售价翻番,2000元/吨;如果加工成茶皂素,售价便能高达1.6万元/吨。
“茶皂素的市场较小,但利润却很可观。像北方的基建设施建设,只要不缺钱、准备造出质量好的工程的话,肯定会在混凝土里加入茶皂素。”张向杰说道。
鉴于基建市场对茶皂素的需求量高于化妆品等行业,久晟茶业甚至开发了用于基建工程的复配产品。
茶皂素的市场较小,消耗不了全部的榨油后茶籽,久晟茶业会继续生产有机肥,并出口到日本、中国台湾。
拓展山茶油应用领域
张向杰和久晟茶业的发展方向很明确:不断发现茶油、茶油副产品的应用领域,并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推出不同的产品:食用山茶油、化妆品山茶油、医药级山茶油等三大茶油应用市场。除此之外,久晟茶业还能找到特殊的应用市场,开发出匪夷所思的领域。
久晟茶业在2012年进军电子商务,有一些产品目前只在电商渠道销售,比如开光油、金器玉石护理用油。在张向杰看来:“这些市场不大,但很好玩。”消费者却觉得这些产品非常实用,“有一家寺庙一次性买了上千瓶开光油。”
“我们总的发展思路是提升附加值,延长产业链。茶籽先拿来加工茶油,再拿来加工茶皂素、有机肥。同时挖掘不同的应用领域,开发针对性的产品。”
拓展市场的奥秘
如何挖掘山茶油的应用领域,张向杰坦言这得靠客户:“用户使用过程中提出需求,比如化妆品级别、药用级别的山茶油是按照客户的要求,然后我们去请教业内人士需要怎么样的指标,最后根据指标进行研发。”
山茶油下脚料可以提取茶皂素,其实许多茶油企业都知道,但未能开发这个市场。“原因无非是技术和渠道两点。”
久晟茶业从发现茶皂素市场到研发再到投入生产,整整用了三年。“一般茶油企业不可能坚持这么长时间去做研发,他们更喜欢把资源投入到食用山茶油这样现成的市场。”
国内只有3家山茶油企业在同时生产茶皂素,除了研发成本高、时间长之外,还有一个原因是这个产品应用复杂,不同的应用领域使用方法都不相同。“我们根据不同的应用领域开发针对性的复配产品,减少客户的加工时间和加工成本。”张向杰道出了独门绝技,“茶皂素的生产技术难度不高,但开发复配产品就不一样了,需要生产企业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和较高的研发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