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陈志胜的三重角色

(2014-01-24 11:37:52)
标签:

杂谈

      《浙商·商会圈》 作者:王文正

 

第一,愿民办学校能够得到更为公平的政策;第二,愿在外地投资的浙商更为团结;第三,愿我们的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幸福安康。

时值岁末,记者在南昌采访浙商陈志胜,问及他对新年的愿望时,他提了这样三点。

这三个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愿望,却是来自于陈志胜三重不同的角色:就个人来说,他是董事长”——华东交通大学理工学院董事长;就一个群体来说,他是江西省浙江总商会会长,是在江西创业的浙商的娘家人;就一个国家来说,他是第十一届、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参与国事,履行着人大代表的光荣职责。

虽然是浙商,但他更像是一个对自己要求严格的党政干部。熟悉了解陈志胜的会员们都这样说,陈志胜做的事情,都不是一个纯粹的商人所愿做的:办学校,是带有公益性质的投资;做会长,完全是为了服务在赣浙商;当代表,更是带着天下为公的想法而参政议政。

董事长

上世纪末,民间资本得以注入教育,各类高校像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陈志胜敏锐地捕捉到了事业发展的机遇。我不能让那些贫困孩子像我童年一样失去上学的机会!”这是陈志胜常挂嘴边的一句话,也是他创办学校的初衷。2000年下半年,他在大江南北考察三个多月,最后把投资办学的地点锁定在江西南昌。从20011月开始,他投入资金租用校舍,开办了江西外事科技专修学院。当时学校一度发展艰难,曾经使陈志胜想撤资打道回府。恰在此时,中部崛起的经济战略重新鼓舞了陈志胜。他加大投资,并与华东交通大学合作,在南昌市近郊的黄家湖畔兴建了一所统招本科的新高校华东交通大学理工学院

虽然也是董事长,但在陈志胜看来,办学校比办企业要艰难得多。办企业,有时几个月就可以建起厂房、投入生产,一年就可以有回报了,而学校起码要10年以上。办学校是一个长线投资,回报比较慢,但比企业要稳扎得多。为了吸引高素质的生源,并把这些学生培养成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复合型人才,陈志胜先后共投资16亿元建设学院。

尽管眼下华东交通大学理工学院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但陈志胜坦言,他也是近两年才稍稍感到有些轻松。教育产业是一项长效投资,短期内很难见效益。学院创办之初,他也曾顶着极大的压力,同时还要面对周围巨大的诱惑。当初刚到江西时,身边的许多朋友都选择了赚钱快的房地产业,而且很快都发了财,只有自己独守清苦。但他始终认为,一个人选对一件事,并把它办好了就是成功;想明白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么,就会坦然面对一切诱惑,就会心平气和地放弃很多东西。

会长

尽管自己事务繁忙,但陈志胜对自己的另一个角色——江西省浙江总商会会长一点也不马虎。

20028月,在浙赣两省政府领导的支持下,江西省浙江总商会(初名为江西省浙江企业联合会)成立,陈志胜被会员企业推选为会长。由于他工作出色,加上诚实守信,凝聚力强,在此后的2006年、2010年总商会的换届选举中,又两度连任会长。

为此,从商会成立之初,作为会长的陈志胜就拟定了代表浙商、连接政府、服务会员、奉献社会的商会宗旨,想会员企业之所想,帮在赣浙商之所需,既坚决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又勇于承担社会责任。

人大代表

作为企业家和社会活动家,陈志胜有许多身份,但他最看重的身份也投入最多心血和精力的身份只有3个:除了董事长会长,另外一个就是人大代表

20031月,陈志胜被选为第十届江西省人大代表;20081月,陈志胜又光荣地成为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20131月,他又连续当选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

当然,董事长”“会长的身份,令陈志胜贴近民众,贴近经济的主体,令他掌握了第一手的关于社会经济的一些问题,为其全国人大代表的议案和建议方面提供了最真实的材料;而反过来,全国人大代表的身份,也有助于其会长工作的开展。

自从当上全国人大代表以来,陈志胜利用这双重身份,每个月都到地、市调研,与当地政府领导积极沟通,一则为当地提供建议,介绍浙商投资,一则了解会员企业的困难,维护会员企业的权益。在短短的数年中,陈志胜走遍了江西省所有的11个地市,100个县、市、区。其实我们维护了企业的利益,也是维护当地政府的利益。只有客商在你这里发展好了,别的客商才会继续来投资。陈志胜说,有时客商企业难免会与当地政府部门发生冲突,而自己作为第三方调解人,所处的原则就是:企业必须承担起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政府必须考虑企业的利益,营造亲商、安商的招商环境。

陈志胜告诉记者,早在上世纪90年代,他想投资的领域只有三个:医院,学校,老年公寓,这些都是带有公益性质的投资。他一直认为,奉献自己、回报社会是一个人应有的目标。人生短暂,走过的岁月不过百年,而他要在自己的身后,留下更久远的浙商创业、奉献、树人的故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