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金改,大家都知道是从温州引发的,其首先暴露出来的是企业贷款的坏账率急剧上升,上升了2%,还形成了企业与银行间互相不信任。换句话说,企业不还款,银行也没办法,整个金融被冻结了。
整个实业和金融发生了巨大的矛盾,这个矛盾怎么形成的?有两个方面的原因,就实业来说,经过三十年的发展以后,本身经济波动周期对于企业有比较大的影响,没有一个国家能够持续盈利而且能够创造生产力和供给远远超过需求,这是实业上的事。但是金融上包括垄断导致的传统银行业的贪得无厌,使得银行与实业的关系处于一种非常不健康的境地。这样的格局使得中国爆发出了不叫做金融危机的“金融危机”,实际上是社会的一种危机。
在这个背景下,金融改革某种角度上来说是众多期望成就进而爆发的一种口号,就是我们需要改了。怎么改?改的目的是什么?因为前期是整体矛盾,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利益。包括地方政府,银行,企业,也包括专为中小企业服务的担保公司、小贷公司。众多的利益方都有不同诉求。
形成底层创新的氛围
金改到目前为止,始终并没有达到实质性上的我们想看到的结果。这并不是说金改没有成就,相反我认为金改的成就是巨大,第一个是提出了一个口号,要金改。第二个虽然由于各个利益方的诉求不一样,使得短期内出现顶层设计的可能性几乎为零。目前大家在呼吁的是一种底层的创新。但是正因为有金改这么一个喜好,使得整个社会出现监管上的宽松信号,这也会是目前包括拍拍贷也好,融360也好,宜信也好,新兴平台会有非常好的发展可能性,使得生存空间大一点,至少底气大一点。像过去没有这样的话,一不小心就被呛死了。这是我认为金改的最好收获。到现在,民间融资、登记中心、信息管理中心等等看似实质性不大,但也是在为后续的金改的实际工作推进创造很多条件。
后续会如何发展?我觉得在这样一个氛围条件下形成了底层创新的基础下,中新力合提出来一个概念,一起来共同打造金融新世界。目前为止,非常多的手段、方式,直接投入到创业企业是有一些,但它没有从本质上改革现在的体系,“一行三会”下的体系。
未来金融新世界必然会在现在的“一行三会”体系下,存在叫做现代金融服务业的业态,这个业态的作用,就是能够真正的提高社会的配置效率,并且把资源配置到创业型企业中,配置到能够转型升级,能够对转型升级产生真正效应的中小企业中,特别是科技型企业中。通过温州的金融改革,这个完全有可能转型。
底层的创新设计中,在浙江,以中新力合为代表的这些机构正在打造一个新的金融链条,我们这个创新是在原有机构基础上,通过增加新的机构新的牌照,或者说简单利用一些新的手段,能够形成一个新的金融链。形成之后这个利益者包含了政府、银行、创业者,包含了任何一个服务者,等等。
在我们整个体系中,在现在的大环境下,把资金给到创业型小企业和科技型企业,一点问题都没有!我们有方法有手段有高效率的运作,唯一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金融资源掌握在不愿意给小企业的人手上。所以我们首先要做的事,是怎么样形成一个资金的海洋。这个海洋它是新型的,是能够给到中小企业去,解决意愿问题,剩下的都是技术问题。这个阶段,我觉得很快的就会到来。
创业型融资很有空间
对于未来的中小企业、创业企业的融资,我有几点基本的判断。
第一,我觉得创业企业近期很困难。现在是资金非常困难的时候。上海因为政府的影响力对于创业企业还好一点。许多地方的中小企业,基本上没覆盖,企业贷款一律收缩,这可能对于近期创业企业来说是最困难的时期。
第二,中期很有希望。主要源于我们对于打造新的金融链条,以及现在大家对于创业企业的融资从上到下高度的重视。我们在和浙江以及许多地方政府,都在进行着沟通,因为新的体制在众多利益者参与情况下,政府是最首要的。这样的一个新的模式,新的机制,是非常的有希望。
第三,长期更看好。凭着中国人的聪明劲儿,中国人做实业的能力,中国人做金融的才智,我相信中小型融资特别是创业型融资,在这一轮的金融改革下,在金融创新的环境下,创业企业融资一定能够得到极大的提升。
(摘自《浙商·金融家》第九期,有删节,根据中新力合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杭生在“2013创业周暨全球创业周中国站开幕式”上的演讲整理而成,未经本人审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