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产业盈利模式或将颠覆
(2013-10-24 10:53:15)
标签:
杂谈 |
一石激起千层浪,手机导航免费意味着地图导航公司的盈利模式将受到冲击,甚至出现大的变革。
“免费”向来是互联网企业攻城拔寨的利器,这回轮到手机导航市场。前不久,百度导航和高德导航刚刚经过一场激烈大战,在这场争夺用户资源的战役中,双方分别宣布旗下的手机导航应用永久免费。
这场声势浩大的争夺用户资源战役,导航软件商的出路又在何处?
开启免费新纪元
当高德董事长兼CEO成从武喊出“百度公司本身是互联网公司,就不应该收钱”之言时,高德也认定“免费”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大势所趋,并表明自己要彻底互联网化的决心和勇气。一夜之间,导航类应用真的进入了免费时代。
杭州一家雷克萨斯4S店负责安装导航的俞师傅告诉《浙商》记者,目前一辆凌志E240的前装导航(即原厂导航)需要七八万元,装载一个后装导航(后配导航)也需要近万元,还不加上每年花费上百元的导航升级费用。
而在2个月之前,车主如果希望享受到高质量手机导航也是要付费的。市面上三款主打手机导航产品在苹果商店的售价分别为:高德导航50元,百度导航30元,凯立德移动导航V9.5高达108元。
8月28日下午,百度地图官方微博突然宣布,原本收费30元的百度导航从即刻起全面永久免费。同日晚上,高德导航也宣布售价50元的高德导航手机应用永久免费。更让同行始料不及的是,百度竟在次日发出公告,将对之前购买百度导航的用户进行全额退款。
对于客户来说,免费是永远的撒手锏,效果立竿见影。就在百度与高德的免费政策宣布6天后,百度导航的IOS用户下载量增长超过1000%,而高德导航更是连续多天位居App热门免费排行榜第三名。
“百度导航今年7月8日刚刚上线,宣布免费对其自身的影响并不大。而截至今年二季度,高德导航以30.7%的市场份额位居中国手机导航客户端市场第一,目前其装机量已经突破了7000万。免费以后,高德收入必然下降,其压力也可想而知。”业内人士这样分析。
高德公关部工作人员告诉《浙商》记者,今年第二季度来自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位置服务收入为1470万美元,占总收入的38.5%。根据这份第二季度财报,我们看到高德丢了的可不是小数目:去年同期为1100万美元,前一季度为1390万美元,这些增长主要是由于预先安装在手机上的高级导航解决方案和高德软件与中国移动合作的移动导航服务相关的营收增加。成从武也对媒体公开承认:“高德导航是高德软件营收的重要部分,免费之后,收入会下降。”
事实上,在高德免费的背后,有两股强大的力量在鼎力支持。一是第一大股东阿里巴巴,今年5月其向高德投资2.94亿美元,拥有高德28%股份;二是奇虎360的CEO周鸿祎,去年11月,周鸿祎成为高德独立董事,他甚至还为此撰文《免费是最好的营销方式》,称“要想成功,必先自宫”。另外,据一份网上的公开资料显示,目前高德地图有1.37亿用户,加上高德导航的用户,两款App的用户数超过2亿。或许这些正是高德与互联网巨擘百度在相争之时,哪怕面对收入下降的巨压,也依然笑傲江湖的原因。
颠覆盈利格局
一石激起千层浪,手机导航免费意味着地图导航公司的盈利模式将受到冲击,甚至出现大的变革。
“只要在我们店里安装导航的,都是凯立德的系统。”杭州雷克萨斯4S店俞师傅透露说,目前地图导航公司的盈利主要来自于卖数据和卖软件,像高德、凯立德、四维图新这样的导航公司一大业务就是为汽车前装导航提供数据支持。
在俞师傅看来,手机导航免费后威胁最大的就是后装导航,因为它本来就是后来装配上去的,在手机导航免费以后,很多客户会直接使用手机导航,不再额外配备后装导航。
我们都知道,过去的导航软件主要针对有车族的使用,这是个相对封闭的市场,分为前装和后装市场。前装是汽车厂商从导航软件厂商手中购买导航地图软件和数据的许可,再与自己的硬件集成在一起,预装在出厂前的汽车里,它们往往是相对高端的车型;后装则是车主在购买了汽车之后,再到4S店或者专业市场里购买导航设备,而这些设备里已经预装了导航软件,这些车型相对低端一些。像高德、凯立德等导航软件厂商通过向汽车厂商出售许可权,获得不菲的利润。
当市场上免费的手机导航逐步成为一种趋势的时候,手机导航软件商向用户收费或者向手机厂商收费的盈利格局也会发生改变。高德在宣布手机导航免费后,甚至向《浙商》记者坦言:“如果未来汽车跟移动互联网打通提供在线服务以后,有朝一日车载导航也会免费。”
互联网生态圈的商业探路
一份来自艾瑞咨询的报告显示,2012年中国移动地图和导航市场用户规模为2.53亿人,增长率为62.2%。市场规模为1.85亿元,预计2013年市场规模可达到2.81亿元。
尽管手机导航目前还算不上一个大市场,却仍然有很多企业欲进军这个行业。不过在百度、高德等大鳄宣布免费以后,不少进军者便止步不前了,三维地图E都市便是其中的一家。
早在几年前E都市就成立了导航事业部,并在2011年达到百万用户量,累计的终端下载量有600多万人,不过E都市目前已经放弃手机导航市场。E都市CEO杨震昊说:“我想每家公司的定位都不同,我们还是专注于三维地图的数据服务,况且手机导航市场基本已经饱和,现在又有大佬们带头免费,新进入的公司很难找到盈利点。今后这个行业会变成大鱼吃小鱼的格局,先出手的成为主流,后来的也就慢慢消亡了。”
杨震昊说:“如果搜索引擎是互联网的入口,那么地图和导航就是移动互联网的入口。” 据悉,过去一年,谷歌地图收入已占了整个移动互联网收入的四分之一。
事实上,百度和高德的免费大战都是希望争取更多的用户。高德公关部工作人员在接受《浙商》记者采访时说:“免费过后,靠单个企业寻求商业化并不现实,因为移动互联一定是围绕人们生活需求而展开的一个个生态圈,高德要在这个体系里赢得并占据自己的位置,只有这样,未来在整个产业链实现商业化时,我们才能取得应有的市场份额和机会。”
在国外,谷歌地图的使用者在路上开车,手机导航会提示他前方600米处的星巴克正在打折,然后他通过手机下载优惠信息并完成支付,最后到星巴克拿咖啡走人。
高德公关部工作人员表示,未来的商业模式将会嫁接到移动购物、O2O、团购等服务,成为移动互联网用户的生活入口。也许国外的谷歌导航模式正是高德与百度最终想要提供的生活导航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