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全时:改变中国人开会方式

(2013-01-22 10:49:34)
标签:

杂谈

  世界浙商网  http://www.wzs.org.cn/  如需转载 请注明出处

  《浙商》记者 何晓春 

  关键词 全时 陈学军 

 

生活是移动的,工作是移动的,为什么会议不能是移动的呢?

我问北京创想空间商务通信服务有限公司(全时)CEO陈学军:“如果有一天全时死了,你觉得最有可能的原因是什么?”他的回答是:“失去创新精神!”

超过100万使用者,超过10亿分钟使用时长,唯一支持单场会议5000方的电话会议,拥有三百多家全球500强企业客户,连续6年销售收入增速超过60%……到底是什么样的企业,支撑起这样一组漂亮的数据?

让随时随地开会更容易

虽然从事“云会议”研发,但陈学军坦言一开始他也不知道“云”是什么东西。后来,说的人多了,他也有了自己的独到见解:“虽然很多企业标榜‘云计算’概念,但只有概念是做不成企业的,关键是能够帮客户解决什么问题,带来什么价值。全时十年只做了一件事:改变中国人开会方式。”

40多年前,人类发明了电话会议;20多年前,人类发明了视频会议。而今,人们不仅要听到声音、看到视频,还要分享数据。网络视频会议一直试图让这三者结合,却一直没有成功。

“目前的网络视频会议存在3大问题:使用复杂、音效太差、不能移动。”陈学军对《浙商》记者说,“常规网络视频会议系统安装需要9步,入会还需要4步,如果要共享文档则更加繁琐。而我们认为,会议工具是为了让沟通变得简单。所以,一个操作复杂的工具是不可能得到广泛使用的,这也是目前开网络会议不能随时随地而需要IT人员服务的主要原因。根据调研,目前网络视频会议效果不好的原因,70%是因为声音太差。”

随着生活、工作节奏的加快,管理者有一半的时间在路上,或者出差或者旅行,他们不能因为开一个会议而回到办公室,显然不能移动也成为当前视频会议系统被诟病的一大弊端。

“生活是移动的,工作是移动的,为什么会议不能是移动的呢?”陈学军对《浙商》记者说,“无论是固定电话、电脑、PAD,还是手机,只要有终端,全时就可以让你随时随地开会。无论在美国、欧洲,还是在中国,你都可以随时随地与全世界任何人开全球会议。不用担心网络问题,我们都解决掉了。与传统的国际漫游相比,我们不收国际漫游费。”

2011年11月21日,全时发布“云会议2.0”,寄望重新定义“远程会议”。“我们融合了传统电话会议、数据会议、视频会议、移动会议,打破了时间、地点、终端束缚,真正实现了简单易用、随时随地的远程会议沟通新体验,让开会成为一种享受。”全时首席营销官丁捷告诉《浙商》记者。

“我们的会议系统进会简单,是‘ONE CLICK’!只需要一个账号和密码,就可以一键入会,通过邮件、客户端、office插件、手机/电话接入会议,我们的会议系统入会接口可以集成到所有企业应用的软件上,包括通用的IM、邮箱以及公司特有的OA、EPR、CRM等。而且操作界面简单明了,不需要专业培训。借助电视机遥控器的灵感,我们发明了遥控器来控制会议,把显示和控制分开,让会议像看电视一样方便。遥控器无处不在,但绝不干扰你的视线。我相信,未来10年大家开会一定会习惯用这个会议遥控器。但非常遗憾,我们把它申请专利了。”陈学军补充说道。

“我们永远比人家差一点”

2011年8月的某一天,在云南一家锦江之星客栈,服务员跟陈学军说:“您今年以来已经在我们酒店住了150多夜了……”陈学军今年已见过500多个客户,他跟太太感慨:“我对酒店的床比家里的床更习惯了。”

虽然在北京创业,但毕业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的的陈学军认为自己身上刻着浙商勤奋务实的烙印。目前世界500强企业有300多家使用全时会议系统,而几乎每家企业陈学军都去跑过。全时的用户覆盖了金融、制造、消费品、医药及教育、培训等行业,除了宝洁、施耐德、拜耳、大众汽车、谷歌、汇丰银行、GE、ABB等这些耳熟能详的国际企业客户之外,全时目前已经拥有4家最大国际快运企业客户、10家全球IT企业客户、13家全球大型工业集团客户、15家全球医药企业客户、15家商业银行客户、20家证券公司客户、30家全球服务业客户……

虽然全时目前70%的客户是世界500强企业,但是他们仍然希望开拓“蚂蚁雄兵”似的中国中小企业市场。与思科(CISCO)、腾博(TANDBERG)、宝利通(POLYCOM)等国际视频会议巨头企业不同的是,企业使用全时的会议系统并不需要另外购置硬件视频,这不仅可以使全时的“云会议”系统能发挥“随时随地”的长处,还能使全时可以以低价来撬动中小企业的市场大门。

“他们做的是远程会议的‘劳斯莱斯’,而我们做的则是远程会议的‘大众’。”陈学军对《浙商》记者说,“很多客户买了很多的硬件视频后很少使用。我看到很多公司,硬件视频上的灰尘都很厚了。企业使用全时的‘云会议’系统,并不需要投入购买硬件视频的固定成本。全时是按照使用时间收费的,还推出了包月等措施,用户可以根据使用时间的长短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套餐。”

在陈学军眼里,会议不是形式主义,会议一定要有结果。他说:“那些把会议当成形式的人,他们是不会用我们的东西的。只有那些努力地真正追求自己的梦想,去追求成功的人,才是我们的客户;他们希望提高效率,提高自己的竞争力。”

陈学军希望,新的“云会议”可以改变整个行业。他说:“未来你真的不需要那么多的会议产品。你不需要为开一个会买一部电话会议、买一个硬件视频会议、买一个数据会议,记三个账号;你只要花一份钱,记一个账号,就是这么简单的开会。这就是新的‘云会议’的设计。”

“管理者平均每天三分之一的时间都在开会!”陈学军相信这个市场可以做得很大很久。近几年来,远程会议市场保持着稳定发展,2011年的市场规模达到28.55亿元,预计2012年将会突破30亿元。

虽然全时已连续6年每年增长超过60%,正向资本市场阔步迈进,但陈学军说永远把自己当小企业才有危机感,“我们永远比人家差一点!我也不想一年增长200%,我也做不到。我就想,首先要把产品做得特别好,然后要把价格做便宜,把规模做大。规模越来越大,成本越来越低。谁不想买高质低价的服务?”

[专家点评]

何晓秋

盛万投资创始合伙人

互联网应用软件的发财模式在于赚人头钱,使用者的几何级数上升会带来边际成本的快速衰减,从而获得倍数上升的营业收入和极为可观的毛利率。当然前提是企业必须提供方便、便宜、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现在的全时做到了,且领先优势不断拉大。未来商业模式的优化有待更快渗透并培养国内外大量中小企业客户的使用习惯和依赖性,在足够多的客户基数下,真正从软件供应商走向互联网平台服务商,夯实竞争力的稳定性和持续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