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场成功论坛的启迪

(2012-12-14 08:25:04)
标签:

杂谈

世界浙商网  http://www.wzs.org.cn/  如需转载 请注明出处 

关键词 李建华  达沃斯论坛

 

李建华

万事利集团总裁

年底将至,各种年会纷至沓来。纵观往年,在中国很多会议中,会议组织者通常打着树立品牌等旗号,心安理得地消耗人力、物力、财力,最终收获的影响力却不及达沃斯论坛十分之一。

2013年,冬季达沃斯论坛将提前一周举行。这场世界经济论坛由克劳斯·施瓦布创办,选址瑞士达沃斯小镇,每年来自全球各地最优秀的商人、银行家、政府官员、知识分子和记者千余人,齐聚于此。论坛举办期间,达沃斯小镇从中获得的收益高达2000多万瑞士法郎。同时,小镇的滑雪项目也受论坛影响,声名远播,成为当地除会议外的第二经济支柱。

2012夏季达沃斯论坛落户天津。最低5万元的入场费,2000位参会人员,3天即有不少于1亿元的进账。我前不久参加完这场论坛后,深深被这组数字震撼,中国有哪场论坛或会议能带来这样的经济效益?

2011年底发布的《中国会议蓝皮书》披露,我国每年举办各类会议高达几千万场,参加会议者有上亿人次,且保持年均20%的增长速度。目前我国“会议经济”产值已近万亿元。看似巨额的“会议经济”,却被政府机构和事业单位占去了大半,这实质上是公共财政的转移支付。

在天津举办的夏季达沃斯论坛,天津市政府提供免费场地、出资赞助会议等。会场没有广告展位,收益来自入场费用。参会精英络绎不绝,天津收获了影响力。此外,论坛带来了巨大的附加消费。当地酒店一间标价1000元的客房,论坛举办期间,足足翻了3倍。

年底将至,各种年会纷至沓来。纵观往年,在中国很多会议中,会议组织者通常打着树立品牌等旗号,心安理得地消耗人力、物力、财力,最终收获的影响力却不及达沃斯论坛十分之一。很多会议都是为了开会而开会,并不研究会议。而邀请参加冬季达沃斯论坛的嘉宾,不仅仅要负担起至少50万美元的费用,还必须在全球极具影响力。如果受邀嘉宾为企业家,他的企业一定位列世界500强。欧洲上层社会盛行秘密社团,只有获得社团邀请卡,才拥有入团资格,这种排他性带来的小型精英团体优越感,在达沃斯论坛中得到很好诠释,这也是这种论坛的魅力所在。

以天津达沃斯论坛为例,会场由几十个会议室组成,3天内举行了几百场论坛,每场论坛时间最长不超过90分钟,座位数不超过50人。参会人员可根据自身需求,不断在各个论坛间自由切换,每个会议室均有同声翻译。时间短,内容精,符合精英人群的信息消费习惯。

论坛会务的精细程度也让人吃惊。中国人喜欢开大会,千人规模不在话下,最终邀请来的嘉宾,却一半都是通过各种软磨硬泡拉来的充数者,哪怕这样,会场座位往往还会空置许多。达沃斯论坛不求规模,精确计算出与会人数,现场也很难看到座位空置现象。每举办一届达沃斯论坛,当地政府赚钱很开心,会议参与者获得资讯很开心,演讲者提升个人品牌很开心。让所有利益相关者均有收获,这才是一场成功的会议。

其实,我们回头看看,假如我们中国制造的经营者们能学会达沃斯论坛组织的精细化,中国制造也是可以产生更多的竞争力。

(本刊记者丁璐燕采访整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