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农业网:让“泥腿子”上网(一)

(2007-10-31 09:08:49)

成立于2002年的中国农业网(www.agronet.com.cn),两年前实现了盈利,依托农业这样一个传统领域的行业网站,要做好其实并不容易.。而充分整合各种资源促进网站发展,是中国农业网的一大经验。

中国农业网:让“泥腿子”上网

本刊记者 苏旭

在中国农业网(www.agronet.com.cn)总经理吕一枝的办公室,偶尔会遇到穿着朴素、鞋子上带着泥巴、裤脚高高卷起的农民。秀气而清纯的吕一枝笑着告诉记者:“可别小看他们,他们都是当地的农业大户,有的一年收入能有50万。”

吕一枝很喜欢跟这些农民交朋友,他们中的很多人,都是在吕一枝的带动影响下,从电脑盲变成了中国农业网的忠实会员。

中国农业网的前身是中国蔬菜网(www.vegnet.com.cn)。2000年,当时还在中国化工网(china.chemnet.com)工作的吕一枝受中化网的启发,所以有了创办蔬菜网的想法。

“我父亲是浙江农业大学的教授,所以,我从小就对农业感兴趣。”吕一枝说。她从小注意到父亲每天都会收到大量农民的来信,求教一些农业生产中遇到的问题。“我感觉,农民对于信息的渴求其实是非常强烈的,只是少了一些更直接、便捷的渠道,而互联网的普及,正给这种渠道的建立提供了基础。”

吕一枝的想法得到了中化网老总孙德良的认同,在中化网的支持下,吕一枝创办了中国蔬菜网。“我想先从一个比较容易入手的门类开始做,然后再慢慢延伸,所以选择了蔬菜。”

让“泥腿子”上网

在吕一枝的想法里,蔬菜网应该贯通从种苗到生产基地,再到深加工的整个环节,提供供销、技术等各方面信息。

“其实,在对于信息化的需求度上,所有的产业都不如农业来得迫切。因为农产品的时效性非常强,而信息不对称很可能造成成本增加等问题,种植户的产品也难以卖出好价钱。”吕一枝说。

她期待中国蔬菜网能帮助种植户解决这类的问题,建立起一个及时、完备的供需信息库。“无论是农业大户,还是深加工的农业类企业,或者种子公司以及其他农业产业链上的配套企业,如果大家都感到这个网络对他们是有促进作用的,成为了网站的忠实会员,我们就会有收益。”

跟其他行业网站一样,最初中国蔬菜网也将盈利的希望寄托于“会员+广告”的模式。而由于农业是属于附加值比较低的产业,因此“不可能像化工类行业网站那样,收取较高的会费”。但吕一枝看中的是数量庞大的农业生产经营者,“我当初想的是,虽然我们会费收得少,但基数比较大,总体上来看,前景应该不错。”

不过,有多少农业生产经营者会接受互联网呢?

事实上,两方面因素阻碍着我国农业的信息化进程。一方面,在基础设施的建设上,很多地区还不够完备,不具备上网条件;更主要的是,对农民上网的普及还远远不够,大部分农民还没有上网的基本知识。

农民不上网,造成了一些直接跟农民打交道的上游企业、经销商等,也不大使用互联网。“这其中,还包括一些农产品基地和农业大户。”吕一枝说。

因此,培养用户的上网习惯,成为中国蔬菜网首先要解决的问题。这也决定了,农业类网站从一开始,要做的就是非常基础性的工作。

“为了让用户养成上网习惯,我们没少动脑筋,例如利用传统媒体的优势创办了《中国农业商情·蔬菜卷》杂志。”吕一枝说。这本小册子目前每个月出一期,发行量几万册,全部免费刊登中国蔬菜网VIP会员的产品信息,赠送给全国各地的农业大户、农业基地以及农业关联企业。

事实证明,这一招很管用。许多企业就是冲着这本小册子,第一次打开中国蔬菜网,第一次成为网站的注册会员。“毕竟农业领域还比较传统,更愿意接受纸质媒体。当用户发现自己成为我们的会员后,可以免费在我们的刊物上刊登信息,发送到全国各地那么多目标客户手中,他就会感觉到有价值。”吕一枝介绍。

不仅如此,中国蔬菜网为了这本刊物还专门开发了一套软件。会员通过这个软件,可以直接把自己要刊登的产品信息上传到网站,从文字内容、图片设计,到最后的校对,全部由客户自己操作、完成,而网站要做的,只是最后输出内容,然后送往印刷厂。

这样一来,一方面大大降低了刊物的出刊成本,而更重要的是,会员有了更多的参与性,上网的热情更高,跟网站的紧密度和互动性也大大增强了。

现在,中国农业网有7万多注册用户,VIP用户近1000家,每天的浏览量能达到二、三十万人次。

“我们其实起到了一个缩短供应链的作用。过去,很多农产品依赖经销商,而现在,则可以通过我们的网站直接面向客户。因此,不少经销商对我们还很有意见。但我们感觉这是件有利于农民增收的好事,而他们感觉有实在的价值了,对我们网站的忠诚度也会更高。”吕一枝说。

?/P>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