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继胜:种一块叫做莱茵达的“试验田”(一)

(2007-10-29 16:16:36)

莱茵达集团董事长高继胜对外宣称:“我仅仅是把莱茵达作为自己理论研究的试验田。”而现在,他正跃上资本“试验”的新高度。

高继胜:种一块叫做莱茵达的“试验田”

/ 余广珠 本刊记者 金少策

2007720日,莱茵达集团控股子公司莱茵置业(000558)公告称,董事会审议通过第一大股东莱茵达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资产认购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的具体方案。公司拟以4.41/股定向增发1.3亿股购买莱茵集团资产,实现莱茵达集团房地产业务整体上市。

对于这次的定向增发计划,高继胜显得异常谨慎。他表示,目前此次交易虽然已经得到董事会审议通过,但这还需要中国证监会对于此次交易以及莱茵达集团免于以要约方式增持莱茵置业股份的申请,给予批准等一系列的步骤,一切都尚处于进行当中。

“对于整体上市,我们该公开的都已经公告了,况且中间还存在某些理论上的不确定性,现在我就不说什么了。”实现创业之初的梦想后,高继胜对于资本市场显得异常谨慎。他向本刊记者表示,10月份整体上市之后,将畅谈自己的资本“试验”感受。

虽然整体上市计划还在落实当中,高继胜还不愿过多谈论,不过市场已经对莱茵置业给出了评价:在定向增发消息的预期下,二级市场上莱茵置业从75日跌到7.7元低谷之后一直振荡上行,构筑了良好的上行通道,最高价摸至19.90元,截至829日收于14.48元。

    事在必然的借壳之路

在莱茵达集团在资本市场显山露水之后,外界善意地渲染了高继胜之前所说的一句话:“早在莱茵达成立的第一天,我就发誓要把它打造成为上市公司。”

高继胜的这一感慨非一日所得。

2001年,一位从日本东京来的“不速之客”,突然来到了莱茵达集团。

“这个叫‘伊藤克者’”的人在我的记忆中已经淡去,记不得在哪里见过。”一聊之下,他唤起了高继胜的记忆。

1976年,退伍后的高继胜回到萧山工作,在二轻工业领域当过厂长、书记,还当过副局长、局长。“因为浙江与日本静冈县是友好城市,所以两地会互派技术人员交换学习。”1989年,高继胜有幸成为为数不多的旅日研修生,“学习企业管理,曾经参观过很多日本企业。”

而伊藤克者正是当时高继胜参观的一家日本大企业属下的自动贩卖机制造公司的社长。“那时候,他的企业是辉煌的,作为社长的他也是骄傲的。”

然而,10多年之后,坐在高继胜面前的“社长”,却是满头浓霜,一脸憔悴,颜色暗淡,已经今非昔比。“他老了,企业也老了,甚至先他而去了。他的企业在去年破产倒闭了。”

而一个鲜明的对比是,高继胜引进的日本企业――友成机工在却获得了快速发展,成为持续十五年的日本经济大萧条时期的“异类”。伊藤克者遂慕名而来,向这位中国企业家请教,以图东山再起。

伊藤克者的状况,勾起一直存在于高继胜脑海深处的一个重大课题;中国企业的生命周期有多长?“有关统计数据说,中国企业的平均寿命只有6年;而民营企业的平均寿命是3.8年。”

基于这一数据,高继胜提出,企业成立后,“成也3年,败也3年”,也就是说要在3年内奠定企业发展的“江山”,特别是要培育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而高认为,这种能力又与资本链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正是有着这样一种对资本市场的渴求,经过8年的酝酿,2002年,莱茵达集团受让原辽房天29.43%股权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后,将其更名为“莱茵置业”,并藉此进入资本市场。

当时杭州的楼市刚刚步入异常火爆的阶段。莱茵达的上市,为高继胜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增添了不少砝码。

“其实,任何一个产业,在初级阶段的时候,肯定是‘千军万马’竞争的局面,发展到后来,必然是‘诸国争雄’和‘天下一统’。而促使它向少数企业集中的只有资本的力量。”高继胜表示,“所以,我走借壳之路是事在必然。”

2002年,在进入资本市场之后,高继胜并没有迷失自己的主业,而是给公司的发展制定了“四项基本原则”。其中有这么两条原则,一是企业进入资本市场后,资本必须为产业发展服务;二是必须坚定不移地抓主业。

高继胜表示,浙江的民间资本异常活跃,很多企业也具备了上市的要求,然而早些年资本市场对于民营企业的“偏见”,让很多浙商走上了“借壳”的曲线上市之路。其实,许多企业买“壳”之后,往往因两个企业融合的困难,不能实现初期目标,有的不得不转而卖“壳”。

对此,身兼浙江大学房地产投资研究中心教授、清华大学房地产研究中心顾问的高继胜透露了自己当初的“选壳经”:“首要条件是主业对口,为此,我走南闯北花了10个月时间,接触了10多家准备卖壳的上市公司,最后才选准从事房地产开发和城市供暖的辽房天。”

“我挑选壳资源还有这么一些附加条件:尽可能减少设备的资产;基本上没有太大的人事负担;流动资产不能贬值太大;距离北京近一些。我最后才选中辽房天,是因为它具备了这些条件,地理位置又在沈阳,离北京不是太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