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天化结缘浙商证券
10月 8日,《上海证券报》、《证券时报》刊登了贵州赤天化股份有限公司公开发行4.5亿元可转换债券《募集说明书》及《发行公告》。在众多可转债项目中,这个项目也许并不那么显眼,但是,它其实创造了几个奇迹:
自5月中旬发行申请材料上报中国证监会审核,到8月 28日顺利通过发审会审核,仅用了短短不到四个月时间。在众多投行业务中,四个月的审核周期体现了浙商证券投资银行较强的业务技能和高效的办事能力;
浙商证券总裁助理、保荐代表人吴斌给记者介绍,根据他是多年的投行经历来看,如此顺利的“过关” 充分体现了浙商证券在投行业务上的专业和效率。
“一般来讲,投行业务中最为紧要的是募集资金投向的选择。”吴斌介绍道,“接触到赤天化这个项目之后,我们首先考虑的,就是如何结合赤天化的发展前景来规划募集资金的投向。”
为了服务赤天化项目,浙商证券专门组织了一个6人组成的小分队,深入到贵州当地做系统调研。“我们发现,作为贵州省最大的尿素生产企业的赤天化正处在一个发展的关键时期。”
吴斌非常专业地给记者分析:作为尿素生产原料的天然气的价格国内外存在价差,目前我国的天然气价格低于国际价格;而赤天化生产的尿素产品因为属于农用产品,所以天然气价格受到国家一定时期内的保护。但长期来看,天然气的成本会上涨,而尿素价格的上涨空间相对较小,考虑到赤天化所处的行业,吴斌分析,赤天化必须要寻找到未来新的发展空间和途径,而此次的募集资金就一定要和将来赤天化的发展方向挂钩。
综合分析各方面的因素之后,浙商证券给赤天化提出了这样的建议:投资煤化工,生产尿素、二甲醚等产品。
吴斌告诉记者,这个建议的给出是结合了贵州的煤资源、储量情况以及赤天化的未来发展前景综合分析得出的。“另外,我们也从技术的可行性上面作论证,综合分析了合作方的实力,以及该行业的趋势与前景,同时也充分考虑到了环保的要求等等。
由于这个项目投向的建议合理,而且符合赤天化的发展预期,所以浙商证券在启动融资项目时,得到了赤天化方面的积极配合,与此同时,浙商证券投行团队高效的融资效率、完善敬业的服务、顺畅的沟通、专业的技能……众多方面均获得了赤天化的高度赞赏。
此次能够成功完成赤天化发行可转换债券,还和浙商证券2007年初确定的人才引进政策有着重大的联系。短短半年时间,浙商证券就迎来了大批优秀人才,如公司新上任的负责投行业务的总裁助理、保荐代表人吴斌,具有十余年的投资银行从业经历,曾经主持负责或参与过工商银行 IPO、浦发银行增发、有研硅股IPO、赤天化 IPO及可转债发行、青浦消防香港创业板上市、济南轻骑恢复上市以及众多改制、辅导、重组顾问项目。优秀人才的加盟,大大地增强了浙商证券投行业务的整体实力,并使浙商证券投资银行总部的团队凝集力、战斗力和技术素养得到了大幅提升。
浙商证券有限责任公司自2006年年中完成重组以来,公司各项业务指标及规模效益均获得了快速的增长,公司净资本增加到20亿元以上,并成功将全国排名前列的“天马期货 ”公司纳入旗下,作为主发起人筹备设立浙商基金管理公司。
“浙商证券,我们自己的券商”,我们期待:浙商证券在自身成长发展过程中,能为浙商经济的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