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说过:商业地产是个巨大的陷阱,其实这主要是指现在铺天盖地的城市综合体。
放眼神州大地,无论是一线的北上广深,二线的区域大城市,还是三线的地级市、四线的小县城,大凡拿到一块所谓的好地,并开始大张旗鼓的开发所谓的城市综合体:购物中心、星级酒店、甲级写字楼、高层公寓、休闲娱乐体、家居中心、再配几栋住宅。少则十万十几万方,多则几十万上百万方。殊不知,城市综合体只适合大城市,即使是在大城市10万至30万方也应该是个极限,大几十万上百万方的城市综合体本身就是个笑话。
可是,更多脑残的中小开发商,也学别人大企,在一些地县市动不动也是几十万方的量,这就不仅只是笑话,更像是童话了。试想,一个县级市城区人口,多则20多万,少的仅几万。
且不说消费层次和消费理念是否跟得上现代城市综合体这个新概念,其仅有的几万十几万人口是否支撑得了几十万的量?且不说一个县城原有的商业面积,还有其他开发商开发的商业项目,总和至少在50万至100万方以上,请问,10几万人口基数支撑50万至100万的商业体量,人均是多少面积?
再说这么大体量的商业规模该要多少业态和商家支撑?又该要多大的消费力支撑?更不要说什么甲级写字楼、五星酒店、40来方的高层公寓,一个10几万的县级市,有这样的消费群体吗?更要注意的是现在网商网店对实体店的巨大冲击,且这种趋势愈来愈烈。
那为什么明知道不可为而为之呢?概括起来无非下面几种原因:
脑袋发热——冲动。看着大企业在大城市能做,那么我们小企业就在小城市做。
自以为是——燥动。走狗屎运开发过几个成功项目,就认为自己无所不能。
政府诱骗——盲动。政府出面规划、再许以更多的优惠条件,加之根本无法兑现的承诺。
首长政绩——被动。因为各种不可言说的原因,为了某位首长需求不得不为之。
所以说现在在全国高烧不退的商业地产是个深不见底的巨大陷阱。不仅中小城市如此,一二线大城市也一样,因为一二线大城市如果仅仅只是一两个这样的大项目尚可支撑,但十几个几十个几十万方的城市综合体,同样面临着谁来消费的问题。可以预言,几十个大项目,除了确实占据地段优势、资源优势、资金优势,且开发理念先进、经营模式先进的两三个项目成功外,其他的都将万刧不复、死无藏身之地。
但是、但是、但是——
城市综合体是个大陷阱,但社区商业却有无限的空间。
一、社区商业的规划是建立在本社区及周边几个社区的人口基础之上的,其规模、业态、商品层次有直接的针对性。
二、社区商业更注重业主居家之必须,其商品及业态以满足居家日常生活为主,这些正是网购无法解决或者不愿去解决的层面。如酱油、熟食等。
三、就近、方便是社区商业最大的优势。
四、经营成本更低,无需电梯扶挮、中央空调、大型停车场等。更不需要庞大的管理团队,经营面积相对更小,资金投入更少、租金更低、配套更少。
五、经营方式灵活,因为贴近服务,消费者大多会成为“熟人”,其需求能及时沟通和反馈,更利于经营方式的调整和转变。
六、消费群体稳定,经营类型稳定、商品种类稳定、消费层次稳定,决定其经营风险最小。
但是一一但是一一
在一个崇尚品牌的时代,在一个追逐潮流的时代,在一个没有底线的时代,社区商业如何保证其忠诚度是个不得不研究的重大问题。而且还有更多关乎生死存亡的关键因素有多少?有多难?这些也是有待思考和研究的。
——全文完——
原创文章,转载或引用请务必注明作者与出处,谢谢!
————————————————————
如果您喜欢本文,欢迎推荐、分享!
陈仁科公众微信号: chenrenkedc
广州中旗公众微信号:zhongqidc
陈仁科地产手记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chenrenke
陈仁科地产研究室Q群:107225965
新浪微博:@陈仁科 @广州中旗
中旗官网:http://www.zhongqidc.com/
联系电话: 020-3803 2971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