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陈仁科
陈仁科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5,822
  • 关注人气:38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市场需求决定规划设计的原则与方向】(书稿分享33)

(2013-03-13 14:20:35)
标签:

市场需求

园林景观

规划设计

购房者

二线城市

分类: 《地产6堂课》部分章节
【市场需求决定规划设计的原则与方向】(书稿分享33)
 

    第四节   市场需求与设计技术的平衡

    市场需求和设计技术是产品规划设计的两个矛盾体。市场需求的最大特点是尽量满足不同层次、类别的客户需求。而设计技术则往往是根据项目的技术指标、地块的地貌地质特性,结合较为流行的设计理念、产品形态以及设计者的审美取向进行设计。但房地产作为商品,决定了他的生命属性必须由市场进行主导,这就要求产品规划设计的权衡角度必须涵盖市场需求、设计技术、地块价值最大化等各方面。
    这是2012年我们在广东佛山里水的一个项目,在最初规划时,开发商以招标形式与四家设计单位联系,要求在我们的策划基础上,发挥各自的优势。
    下面图4-8、4-9、4-10、4-11分别是四家单位的设计初稿:

【市场需求决定规划设计的原则与方向】(书稿分享33)

【市场需求决定规划设计的原则与方向】(书稿分享33)

    股东各有各的看法,长时间不能统一,也就迟迟不能决定到底按哪一家的方案优化。没办法,皮球又踢到我们脚下。
    历经数家设计公司的多次设计稿之后,我们明确感受到,本项目规划设计的关键之处就在于:平衡。依据我们的认识与理解,我们将此平衡分解为如下几项:
    一、园林景观面积、楼栋数、单个户型品质之间的平衡

【市场需求决定规划设计的原则与方向】(书稿分享33)

    显然,图4-12中这一平衡的关键就在于:园林景观面积增加所带来的项目价值增加,与单个户型通风、采光、私密性能降低所带来的产品价值减小,究竟哪一个更大?如果前者大于后者,无疑应平衡左移;如果前者小于后者,则平衡右移。
    首先,就本项目而言,本身地块面积不大,园林景观面积的增加本就有限。从市场竞争角度来说,本项目即使将再大的面积拿来做园林景观,放在里水市场,也无法建立相对其它项目的明显比较优势。即,园林面积的增加虽说可以增加项目附加值,但这种增加比较小,没有带来明显竞争力。
    然后,从需求角度来说,就我们对市场调研的情况来看,潜在购房者对园林和通风、采光、私密性这两个品质因素都有关注,但对前者的关注并不是面积的大小,而是内容。即关注园林质量而非体量。对园林体量的关注度远低于对通风、采光、私密性的关注度。
    退一步来说,即便是把上述两点的因素全部忽略,仅仅单项比较园林面积与通风、采光、私密性这两个品质因素,也不难看到,后者是与每个购房者、居住者直接相关的因素,是直接决定居住质量、居住成本的因素,而前者与购房者、居住者的直接相关度就要弱很多。尤其在里水这一从自建房走进真正商品房还没多久的市场来说,直接相关因素的影响必然大于非直接相关因素。
    中旗的观点:此项平衡应明显右移。即,保证单个户型的通风、采光、私密性能,而不盲目追求园林景观的体量。

    二、园林景观面积、楼层数、单个户型品质之间的平衡

【市场需求决定规划设计的原则与方向】(书稿分享33)

    显然,图4-13所示。此平衡的关键就在于:园林景观面积增加所带来的项目价值增加,与高楼层产品增多而带来的销售阻力,究竟哪一个更大?如果前者大于后者,无疑应平衡左移;如果前者小于后者,则平衡右移。
    首先,如前述,园林面积的增加虽说可以增加项目附加值,但这种增加比较小,没有带来明显竞争力。
    然后,我们必须强调的是,一定要放在里水这个市场来考虑问题。里水从自建房走进真正的商品房这一历程还并没有多久。购房者、居住者的习惯仍然是偏爱多层,即低楼层产品。这并非仅在老年群体中是这样,而是具有一定普遍性。万科项目地块面积也比较有限,在这一用地条件下,该项目首期产品都不是高层,而是小高层,这应是考虑了里水市场特点的一个产品规划。
    另外,从我们调研的情况来看,抽样受访对象也表达了明显的对高层居住的抗性。对这一点,应放在楼市寒冷的大环境下来考虑。以前,楼市表象是供小于求,房子怎么都卖的出去,因此可以逼迫购房者买他们可能并不那么满意的产品——不买就没得买了、或者涨价了。但是,寒冬之下,局势逆转,在供大于求的表象下,购房者握有选择权,对予不符合居住习性的产品,他们会投否定票。
    中旗的观点:此项平衡应明显右移。即,保证高楼层产品不要过多,尽量少往高走,总体控制在30F以下。

    三、楼间距与产品朝向之间的平衡

【市场需求决定规划设计的原则与方向】(书稿分享33)

    必须申明在先,我们并非设计专业人士,对此项平衡的定义和表述,或许不专业,但我们尽量陈述清晰。如有设计专业领域内的不当、疏漏,敬请见谅!
    各楼栋如能紧凑点排列,既让项目整体上更好看,又能使园林景观用地相对集中,这当然更好,而且也必然有利于园林景观打造,从而增强项目的整体性。
    但,是否项目整体排列更好看、园林景观用地更集中之后,项目就更好卖、或者价值更高?不一定!整体的园林有其打造之法,而相对分散的园林也自有其打造的方法,只是从打造、或者表现的难易程度上而言,前者更容易。即,从结果衡量,整体可以打造出好的园林,相对分散也能打造出好的园林。只是从过程上看,后者的难度更大——更考验园林设计公司的专业能力、经验、见识。
    看回朝向,不仅是里水的潜在购房者,更广阔地域的更广大购房者都明白朝向和生活质量、生活成本的关系。只是在住宅产品相对稀缺的地区和时段,购房者权衡各种因素之后被迫接受了朝向并不理想的房子。如有更多选择,绝大部分购房者都追求南北朝向。朝向是产品价值的直接决定因素之一,朝向是可以成就本项目为数不多的卖点的因素。如为照顾整体排列的好看,以及园林的整体性,而牺牲朝向的卖点打造,不值。
    中旗的观点:此项平衡应左移。即,在兼顾观景视线的前提下,尽量以南北朝向为主,而不应盲目的扭转楼体朝向角度。

有关说明:
    本项目的规划设计范畴之内还存在其它平衡,例如:两梯四户和两梯五户、两梯六户之间的平衡,又如部分楼宇临路摆放和完全半围合摆放之间的平衡,如此等等,基本上都涵盖于上述三大项平衡之中,在此不予赘述。

    上面案例告诉我们,设计的根本是适应市场的需求,但需求有轻有重、有大有小,如何平衡就要看设计师的水平了,这不仅是指设计的水平,更重要的是对市场把握的水平。

……

(本节未完待续,下周继续为大家分享,敬请各位博友留意关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