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房产商业地产用地性质住宅开发杂谈 |
分类: 理论探讨 |
近来,有很多开发商和我联系,都说拿到地了不敢开发。怎么办?晒着呗。一个晒字透出多少无奈啊。与他们沟通后了解到,不敢开发的原因主要是以下几点:
1、拿地时间大都集中在07年10月份以前,这是中国土地价格最高的时段,现在整个房地产市场萎缩,很多城市房价大幅跳水,后市前景越看越淡,土地成本与项目收益开始倒挂,谁还敢动啊?
2、用地性质大都为商住两用,且商业用地比例不小,现在住宅市场尚且如此,商业地产今后会怎样?想想都心惊肉跳。因为商业地产的开发风险本来就远远大过住宅开发。
3、地块一般都不在成熟商圈,大部分位于城市新开发区。新区本来人气就不足、市政配套、生活配套等都不完善,即使是在前几年形势一片大好的情况下,开发风险与开发难度都让人畏手畏脚,何况现在呢?
4、国家金融政策从紧,贷款很难到位,以前主要靠贷款搞开发的模式,现在难以为继,没钱拿什么动工?
5、市场出现始料未及的新变化,一时手足无措,而危机防范系统从未建立,如何面对和评估变化后的市场,心中没底,茫然下手,无疑“自绝”于广大人民。
6、抱有侥幸心理,等等再说,说不定会等来个大机会,抱个更大的金元宝。
以上种种大概就是目前很多开发商的普遍心态。
但是,这样晒地的风险有多大,等的后果是什么?谁真正考究过?
1、国家明文规定:土地闲置满两年、依法应当无偿收回的,坚决无偿收回,重新安排使用;土地闲置满一年不满两年的,按出让或划拨土地价款的20%征收土地闲置费。
当然,我们相信,只要是开发商就会与政府建立不同寻常的关系,拖个几年应该问题不大。但是,世事难料。久拖不决,恐怕谁也没这个胆量做主吧。再说,要是您的关系突然调职,或者出事再或者有更大牌的人看上您那块地,到时候给您来给“按国家规定办,无偿收回。”您怎么办?
2、长时间不动工,负责该项目的政府部门和政府要员压力就大,拖得越久他们压力就越大,直到最后他们不得不对你失去信心,采取措施。这时你也就意味着失去了他们——房地产开发的第一要素,社会资源。
3、项目不开工,就等于没有销售,没有销售就没有现金流。而现金流是房地产开发企业的根本。根本不存,企业附焉?
4、地拿到手,就等于土地款已经交出,如果不开发,土地款的银行利息以及发生的财务成本是多少?这笔帐不能不算吧。
5、长时间不动工,企业信誉会越来越差,首先是在银行的信誉度会极度降低,然后是在市场的信誉度会越传越差,这对今后的开发也许是致命的风险。
6、项目不动工,员工心态就不稳,企业赖以成长的根基就会垮掉,要想重新建立,谈何容易?
当然,这只是我能想到的最表面的风险,至于各个公司面临的具体问题,是否会产生连锁反应,那就只有开发商自己知道了。
所以,晒地风险更大、靠等机会尽失!
唯一的出路就是——亮剑!剑锋所指,所向披靡。
至于方法各有各的门道。在下仅提供几点参考意见:
1、缩减单次开发面积,滚动开发。2、降低目标效益,有的赚就OK,保证现金流的畅通。3、转变开发观念、改变开发模式。银行只是一种渠道,条条大路通北京,合作开发不失为眼下好模式。4、既不盲目乐观,也要相信天塌不下来。关键是不能再靠冲动办事,细心研究、小心求证。找更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降低风险。5、真正的重视项目的策划、规划。现在的市场是:策划决定产品、产品决定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