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时评文化 |
分类: 书评时论 |
时文三种
张远山
时下的文坛,十分热闹。尽管没有大师,然而小生不少。大男子主义尚未雌伏,小女人文学已经雄起。以致有头脑热昏者,正在欢呼“中国文艺复兴”。喜讯传来,人们奔走相告,于是众多患有文学皮癣的男女难忍技痒,纷纷下池洗澡,于是“池中物”颇为可观。
本文拟对颇为流行的三种时文,略做鉴定。
时文之一,叫做“马屁文章”。其中名文颇多,然而传世希望极小。它又分两类,一类是拍明星马屁(以便合影留念),拍名流马屁(以便尽快出名),拍企业家马屁(以便拉到赞助),拍外国人马屁(以便应邀出访),男作家拍老婆马屁(以便不洗饭碗),女作家拍老公马屁(以便杜绝外遇),如是等等,都是因为明确知道马尾巴的功能,以利求之。另一类是胡炒瞎捧上述马屁文章的文章,或胡炒瞎捧与之类似的一切马屁影视、马屁小说、马屁散文的评论,这种文章的作者没有明确的图利之意,一方面是由于“君子罕言利”的高风亮节,一方面是因为对马尾巴的功能实在莫名其妙,只是职责所在,一切以安定团结为重——可谓任重而道远。
时文之二,叫做“狗屁文章”。其不如马屁文章之有利可图,是预料中事,然而受读者欢迎的程度,远远超过马屁文章。那些婉而多讽的评论、杂文乃至电视小品,多属狗屁文章,它们之受欢迎,不仅有目共睹,而且有耳必听。因为有资格接受马屁者毕竟有限,大部分人虽然不愿拍马屁,但是人人喜欢被拍马屁(只恨无此资格),于是唯一的快事,就是看到拍马屁者和被拍马屁者,被狗屁文章奚落几句。写狗屁文章者,大抵不敢与受马屁者为难,只好拿拍马屁者撒气。马屁文章是捧人的,大多有利可图。狗屁文章是骂人的,一般无利可图。不过有时候骂了王名流,李名流高兴了。李名流写马屁文章提携骂人者,于是骂人者也成了名流。一旦成了名流,就有资格受招安。受了招安以后,骂人者就再也不写狗屁文章,而改写马屁文章了。可见不仅受马屁者必须有资格,写马屁文章也必须有资格。
时文之三,叫做“牛逼文章”。一望而知,牛逼文章自然是牛逼哄哄,放放牛山屁,砍砍野牛山,从刘明星的胎记,写到贾名流的脚气,从赵大亨的午觉,写到洋老板的夜宵,街谈巷议,宇宙苍蝇,从方外到房中,从饮食到茅厕,无所不谈,无所不侃,但是永远口不臧否人物,也永远避免了祸从口出。这一派文风清淡,韵味自然最足,安全系数最高,文运自然最盛。因此牛逼文章正从哄哄走向轰轰,牛气冲天,指数上扬,有望轰传到底。
综上所述,马、狗、牛,是中国当代文坛三大吉祥物。姓马、姓牛的有福了——可惜没人姓狗。属马、属牛的有福了——虽然有人属狗,但我就不祝福了,因为在下也属狗。更何况,我这篇文章也是狗屁文章,倘若过于善颂善祷,甚至给自己灌迷魂汤,本文也变成马屁文章了。
1997年3月4日写于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