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58】伏羲学专著连载预告:总目、细目
(2014-01-03 11:08:58)
标签:
人文/历史 |
分类: 伏羲学 |
第一部分、陶器之道,开天辟地——上古四千年伏羲族历法史(上、下)
第二部分、伏羲布卦,分卦值日——伏羲连山历升级为神农归藏历(上、下)
上、伏羲六十四卦“分卦值日”太阳历
下、伏羲六十四卦“分卦值日”太阴历
拟写部分:
伏羲卦序探索史
伏羲太极图隐显史
东部三族的玉器历法纹样,承于西部伏羲族陶器历法纹样
夏商周的青铜器历法纹样,承于上古伏羲族陶器历法纹样
炎黄之战,绝地天通(上、中、下)
细目
《陶器之道,开天辟地——上古四千年伏羲族历法史》细目
发凡、百年中国考古,奠定伏羲学基础
0~1、百年考古前两件大事:甲骨文、仰韶-龙山文化
0~2、百年考古后两件大事:甘肃大地湾、山西陶寺
0~3、遗传学厘清线路:华夏先民,一源两支
0~4、考古学证实地域,文献学落实族群:华夏区域,两支四族
0~5、陶器高于玉器:西支烧制彩陶,东支打磨玉器
上篇、伏羲连山历(前6000-前3000,先仰韶-仰韶)
1~1、伏羲连山历起源:甘肃大地湾(前6000,先仰韶早)
1~1A、伏羲连山历原理
1~1B、连山历考古实证:河南郑州大河村(前3000,仰韶末)
1~1C、连山历起源时地:大地湾一期(前6000,先仰韶)
1~1D、四千年(前6000-前2000)连山纹举例
1~2、连山历东传1:陕西宝鸡北首岭(前5200,先仰韶晚)——东西七山,龙凤河图
1~3、连山历东传2:河南舞阳贾湖(前5000,仰韶初)——七孔笛,阴阳各七,十四成组
1~4、连山历东传3:河南濮阳西水坡(前4500,仰韶早)
1~4A、东苍龙七宿,西白虎七宿,北斗七星
1~4B、伏羲族创造的中国“龙”源于苍龙七宿
1~5、连山历东传4:河南洛阳、郑州(前4000,仰韶中)——春夏秋冬二十四节气、七十二物候
1~6、连山历东传5:江苏邳县大墩子(前3500,仰韶晚)——东西南北二十八宿,伏羲族、东夷族相遇
1~7、伏羲连山历的天文学基础:浑天说
1~7A、大地湾一至四期的蚌壳、石球
1~7B、大地湾二期的女娲瓶
1~7C、姜寨二孔埙、天球模型
下篇、神农归藏历:八卦太极历(前3000-前2000,龙山期)
2~1、山东莒县陵阳河(前3500-前3000,仰韶-龙山)——山东太昊氏、少昊氏为东扩伏羲支族
2~1A、“三皇”族谱:女娲氏-伏羲氏-神农氏
2~1B、山东太昊氏族徽,证明其为伏羲支族
2~1C、山东少昊氏族徽,证明其为伏羲支族
2~2、安徽含山凌家滩(前3000,龙山初):东夷族改造连山历
——“浑天说”退化为“盖天说”,“八圭”转化为“八卦”
2~3、甘肃、青海(前2500,龙山中):伏羲六十四卦完成
2~3A、大地湾一期(前6000):连山纹化出阴阳爻
2~3B、龙山中期(前2500):甘肃六爻卦,青海三爻卦
2~4、河南淮阳平粮台(前2500,龙山中):太昊氏东都
——“伏羲神话”是伏羲信史
2~5、连山历河图转换为归藏历太极图(前2500,龙山中)
2~5A、连山历河图:逆时针旋转
2~5B、归藏历太极图:顺时针旋转
2~6、山西襄汾陶寺(前2200,龙山晚):太极台“浑夕之山”
2~7、山西襄汾陶寺(前2100,龙山末):阴阴合历“肥遗盘”
2~8、炎黄之战(前2000,龙山终):黄帝族南下入主中原
尾声、黄帝族平毁太极台:盖天说取代浑天说、浑夕说
结语、炎黄同族,天下一家;阴阳互补,太极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