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0352】知与为

(2013-10-25 20:48:16)
标签:

文化

分类: 寓言小品

知与为

 

张远山

 

道家人物曾经讥讽孔子违背天道的努力是“知其不可而为之”。从“知”与“为”(即知与行)的关系中,可以演绎出七种行为模式。

其一,不知其不可为而不为,不知其可为而为之。

不知道不能做,只是正好没做;不知道能做,只是正好做了。做不做与知完全无关,但是正好与自然本性暗合。——这是本能的“自失”存在;人类的大部分行为将永远如此。

其二,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不知其可为而不为。

不知道不能做,然而偏偏做了;不知道可以做,然而偏偏不做。做不做与知完全无关,但是完全与自然本性不合。——这是盲目的“自为”存在,堂吉诃德是其典型。

其三,知其不可为则不为,知其可为则为之。

知道不能做,就不做;知道能做,就做。做与不做完全取决于所知,而所知完全合于自然本性。——这是超迈的“自然”存在,是中国人的审美人格:神仙。

其四,知其不可为则为之,知其可为则不为。

知道不能做,但是偏偏要做;知道能做,但是偏偏不做。做与不做完全取决于所知,但是所做完全违反所知;因为所知固然合乎自然本性,所做却服从人类本性。——这是反自然的“自觉”存在,是希腊人的审美人格:悲剧英雄。

其五,知其不为则不可为,为则或可为,而不为。

知道不做就一定不会成功,做了就有可能成功,但是为了保险起见,宁愿不做。行与知发生了错位。——这是自私的“自在”存在,是现代人最为普遍的行为模式。

其六,知其不为则不可为,为则或可为,而为之。

知道不做就一定不会成功,做了就有可能成功,所以不怕一次又一次失败,一次又一次做下去,直到成功或死亡为止。——这是创造性的“自由”存在,是最高的、实践的审美人格。佛陀、孔子、耶稣、苏格拉底都是典型。

其七,不为而以为为,为而以为未为。

没有做有价值的事,却认为自己做了;做了无价值的事,却认为自己没做。——这是虚弱的“自欺”存在,阿Q是其典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0351】燕子
后一篇:【0353】鲲鹏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