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0318】老庄之道,大年正道上(连载之三,老子远承古道)

(2013-03-08 08:28:53)
分类: 《归藏》奥义、《老子》奥义

老庄之道,大年正道(上)

——历史循环往复,中华否极泰来

张远山

 

三、老聃远承古道

 

从伏羲到老子,中间隔了几千年,老子如何远承伏羲?今天时间有限,不能细讲,只能讲一个故事,我引用了《说苑·敬慎》的版本。《文子·上德》、《淮南子·缪称训》也有记载。

 

常枞有疾。老子往问焉,曰:“先生疾甚矣,无遗教可以语诸弟子者乎?”

常枞张其口而示老子曰:“吾舌存乎?”

老子曰:“然。”

“吾齿存乎?”

老子曰:“亡。”

常枞曰:“子知之乎?”

老子曰:“夫舌之存也,岂非以其柔耶?齿之亡也,岂非以其刚耶?”

常枞曰:“嘻!是矣。天下之事已尽矣,无以复语子哉!”

(《说苑·敬慎》)

 

老子的老师叫常枞。常枞老病,快要死了。

老子问,先生有什么遗言传给弟子?

常枞张开嘴巴,问,我的舌头还在吗?

老子说,在。

常枞又问,我的牙齿还在吗?

老子说,没了。

常枞问,你明白了吗?

老子说,舌头还在,是因为柔软。牙齿没了,是因为刚强。

常枞说,很对,这就是天地之道。

 

常枞的“舌教”,到底是什么意思?就是伏羲泰道。

通过老师常枞的“舌教”,老子继承了伏羲泰道。

(未完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