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6】《齐物论》破除相对“是非”辨析
(2010-12-10 11:30:01)分类: 《庄子复原本注译》(庄学三书 |
《齐物论》破除相对“是非”辨析
张远山
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果且有彼是乎哉?果且无彼是乎哉?彼是莫得其偶,谓之道枢。枢始得其环中,以应无穷。是亦一无穷,非亦一无穷也。故曰莫若以明。
——《齐物论》
辨析一
“是亦彼也,彼亦是也”,乃是庄子之破论。破除“彼/此”、“是/非”之相互对待。
“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亦为庄子之破论。破除彼人之“是/非”与此人之“是/非”的相互对待。王叔岷曰:“是、非(彼),乃对待之名。道之要,在去对待也。”
上文“若莫以明”、“照之于天”、“圣人因是”(不因非),下文“彼是莫得其偶,谓之道枢”、“圣人和之以是非,而休乎天均”,均证庄子彰明天道超越“彼/此”、“是/非”之相互对待,主张破除“彼/此”、“是/非”之相互对待,可证四句均为庄子之破论。
旧多盲从郭象反注,认为四句是庄子之立论。
辨析二
“是亦一无穷,非亦一无穷也”二句,上接“以应无穷”,下接“故曰莫若以明”,故“是亦一无穷,非亦一无穷也”外在于“圣人”,是“圣人”必须因应的外境之“无穷是非”,并非“圣人”自己“是亦一无穷,非亦一无穷”地混淆是非。
成疏:“物莫不自是,故是亦一无穷;莫不相非,故非亦一无穷。”“自是”、“相非”均被庄子否定(参看《老子》“自是者不彰”,《列御寇》“自是,有德者已不知也,而况有道者乎?”),可证成疏已知“是亦一无穷,非亦一无穷”并非庄子之立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