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一季度报告被广泛解读为加息以及提高准备金率的预期,股市也应声下跌。
未来真正会如大家所想吗?个人认为都猜对的可能性不大,5月4日的放量暴跌有些反应过度了。
管理通胀预期,是加息的“师出有名”,但从另一个角度看,持续增加的财务费用势必会让企业尽量将这部分成本转嫁到产成品上;反而会加大的通胀的可能。
另外,快速提高的准备金率,建立在回笼热钱的基础上;但同时已经错“杀”了很多企业的资金链条,加之越来越高昂的财务成本;今年很多生产型企业的资金链条已经到了紧绷到了很严重的程度。
稀缺的信贷资源,我能了解的是越来越商业化的金融机构在利用这种资源向企业“漫天要价”,6.31%的基准贷款利率早已成为名义利率,实践中,很多企业在银行的融资成本早已逼近了民间高利贷的水平。
因此,个人比较倾向性的认为:再大幅提高准备金率、再加息,很快就会成为压倒企业的最后一根稻草。
一直以来,颇有计划经济遗风的央行管理效果是一紧就死、一放就乱,近几年虽有改善,但根本远未得到解决。金融危机后的粗放式的宽松埋下了很多的祸根,而2011年开始的粗放式紧缩就能把问题解决好吗?会不会雪上加霜呢?
虽没有经过严格计算,个人认为:目前一年期6.31%的贷款利率,再加0.25%,6.56%应该就是2011年加息的极限了,而它出现在6月30日之前的可能性不大。
20.5%的准备金率尽管说是没有上限,但我敢妄言25%就是上限!我想年内再调3次的可能性是比较大的,但这也取决于人民币升值的速度以及热钱的流量等问题。
此文来源于
http://bbs.jinku.com/viewthread.php?tid=307193&highlight=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