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加息已是强弩之末(作者:CFP持证人 张瀛)

(2011-05-09 17:08:52)
标签:

金融理财

金融投资

投资理财

理财规划

理财产品

杂谈

   央行一季度报告被广泛解读为加息以及提高准备金率的预期,股市也应声下跌。

    未来真正会如大家所想吗?个人认为都猜对的可能性不大,54日的放量暴跌有些反应过度了。

    管理通胀预期,是加息的“师出有名”,但从另一个角度看,持续增加的财务费用势必会让企业尽量将这部分成本转嫁到产成品上;反而会加大的通胀的可能。

    另外,快速提高的准备金率,建立在回笼热钱的基础上;但同时已经错“杀”了很多企业的资金链条,加之越来越高昂的财务成本;今年很多生产型企业的资金链条已经到了紧绷到了很严重的程度。

    稀缺的信贷资源,我能了解的是越来越商业化的金融机构在利用这种资源向企业“漫天要价”,6.31%的基准贷款利率早已成为名义利率,实践中,很多企业在银行的融资成本早已逼近了民间高利贷的水平。

    因此,个人比较倾向性的认为:再大幅提高准备金率、再加息,很快就会成为压倒企业的最后一根稻草。

    一直以来,颇有计划经济遗风的央行管理效果是一紧就死、一放就乱,近几年虽有改善,但根本远未得到解决。金融危机后的粗放式的宽松埋下了很多的祸根,而2011年开始的粗放式紧缩就能把问题解决好吗?会不会雪上加霜呢?

    虽没有经过严格计算,个人认为:目前一年期6.31%的贷款利率,再加0.25%6.56%应该就是2011年加息的极限了,而它出现在630日之前的可能性不大。

    20.5%的准备金率尽管说是没有上限,但我敢妄言25%就是上限!我想年内再调3次的可能性是比较大的,但这也取决于人民币升值的速度以及热钱的流量等问题。

 

此文来源于加息已是强弩之末(作者:CFP持证人 <wbr>张瀛)

 

http://bbs.jinku.com/viewthread.php?tid=307193&highlight=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