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城管秘笈“三不见”

(2009-04-23 13:10:40)
标签:

城管

行政相对人

副队长

执法工作

崔英杰

三不见

杂谈

 

“要使相对人的脸上不见血,身上不见伤,周围不见人。”“不见血,不见伤,不见人”,多么言简意赅。当我看到这句话时,我便感到异常的恐怖。替小商小贩们担心,真担心他们被“三不见”了。

 

“三不见”理论一经问世,便遭到炮轰。国人爱寻根问底,这本秘笈从何而来?适用的是什么对象?什么背景下编写?是谁编写?教材所要达到的目的是什么……?

 

北京市城管局昨天发表正式声明称,“该教材编写完成后就发现了用词问题,仅作为内部资料,并未在一线队员中进行培训,也从未同意公开发行。”原来,这本书全名为《城管执法操作实务》是城管培训教材课题研发组统一编写,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6年公开出版。是当年海淀城管分队副队长李志强执法时被小贩崔英杰刺死后,北京城管对队员进行了如何防止暴力抗法的培训,在此背景下编写的这部教材。看其目的,是如何面对暴力抗法,换言之,也就是如何避免崔英杰似的商贩们抗法。

 

让我们简单回忆崔英杰事件,以便为我的思考作一下铺垫。06年,崔英杰贩卖烤肠,被城管执法。当时,其为讨回借钱买的三轮车,苦苦哀求城管,未果,便拿出随身携带的水果刀将城管副队长李志强伤害致死。我们把这件事与“三不见”理论联系起来就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原来“三不见”理论有崔英杰的“功劳”。

 

现在我们要思考的是:城管与“相对人”关系,非要用“三不见”的理论来指导成为对抗吗?崔英杰的事出现后,我们想到的不是去作正面的宣传工作,让相对人理解与配合城管的工作,而是想到了用“三不见”的理论来实务操作。这不是可悲吗?

 

城管与相对人的管理与被管理工作,是人民内部的矛盾。内部矛盾可以用思想教育工作来化解。然而,作为“内部资料”的“三不见”理论却把人民内部矛盾定义为对抗性的矛盾,视相对人为十恶不赦,这是一种什么心态?

 

这反映了某些执法部门,没有深入研究当前行政工作的特点,没有深入开展耐心的说服教育引导和宣传工作,而是将行政执法工作简单化暴力化。没有把行政相对人是属于人民的范畴作阶级性的认识,从而偏离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人民当中的行政相对人当成了对抗的对象,甚至当成了敌人。当有这种心态在指导我们的执法工作时,“三不见”的理论也就成了必然。“三不见”理论,必将收进历史,成为令人啼笑皆非的笑话。

 

笔者建议:排除暴力抗法不能靠“三不见”,而是首先要取得人民的理解,才能取得人民的支持。而这支持的来源,是执法部门的工作是否真正是“为人民服务”。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f02f31e0100cqg8.html

被执法者与执法者对抗,另一个李志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