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钗黛合一”如何理解?贾宝玉和林黛玉、薛宝钗分别是什么关系?

(2017-11-09 00:31:06)
标签:

贾宝玉

林黛玉

薛宝钗

崇祯

分类: 《红楼梦》新解
作者:慧读古典

《红楼梦》里,关于贾宝玉和林黛玉、薛宝钗的关系,除了在文中用《西厢记》进行了暗示之外,第四十二回还有一段十分著名的批语:“钗、玉名虽两个,人却一身,此幻笔也。今书至三十八回时,已过三分之一有余,故写是回,使二人合二为一。请看黛玉逝后宝钗之文字,便知余言不谬矣。”

这其实就是著名的“钗黛合一”理论,许多人对这段批语很是不解。谁都知道,林黛玉和薛宝钗是截然不同的两个人,两个人无论在家庭背景、个人际遇、外貌、个性、品性等方方面面都是截然不同的。由于八十回后的文本没有流传出来,读者们自然是找不到“黛玉逝后宝钗之文字”的。但只要用点心,这段批语还是不难解的。

“钗黛合一”如何理解?贾宝玉和林黛玉、薛宝钗分别是什么关系?


在上一篇关于林黛玉死后,贾宝玉娶了薛宝钗的文章中,我们已经详细论述了林黛玉直到死都是一个清白之身,也就是《葬花吟》里面所说的“质本洁来还洁去”,而薛宝钗却和贾宝玉走入了婚姻的殿堂,结为夫妇。黛玉之副晴雯和宝玉没有实质关系,预示了黛玉和宝玉后来没有圆房,而宝钗之副袭人和宝玉发生了肉体关系,预示了宝钗和宝玉后来发生肉体关系。

既然知道这一点,那这个“钗黛合一”就很好解了,那就是林黛玉得到了贾宝玉的精神,而薛宝钗得到了贾宝玉的身体!她们两人所得到的,即是一个完整的贾宝玉。作者在给她们二人起名之时,也是构思得十分的巧妙,宝钗和黛玉各取一字,宝钗取名的首字,而黛玉取名的次字,合起来即是宝玉!也即是说宝(钗)、(黛)玉合成一个“宝玉”!这样的起名方式真是令人拍案叫绝!

我们知道,《红楼梦》处处有隐写,《红楼梦》本身就是“风月宝鉴”,是一部隐写明末清初历史的“史书”。那么“钗黛合一“与”宝玉”又是影射着什么呢?

在甄士隐所作的《好了歌解注》中,有这样两句:

昨日黄土陇头送白骨,〖甲戌侧批:黛玉、晴雯一干人。〗

今宵红灯帐底卧鸳鸯。〖甲戌眉批:一段妻妾迎新送死,倏恩倏爱,倏痛倏悲,缠绵不了。〗

“钗黛合一”如何理解?贾宝玉和林黛玉、薛宝钗分别是什么关系?


在上一篇文章中,笔者已经指出,这两句就是指贾宝玉在安葬林黛玉之后,和薛宝钗成亲。而我们又认为林黛玉即影射崇祯帝,影射大明江山;薛宝钗则影射清朝政权。这样一来,这段故事的喻意便呼之欲出了,它其实即影射着这段历史:

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十九日,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帝走投无路,只好登上万岁山,在寿皇亭旁的槐树下自缢而死。崇祯帝死后,帝后棺椁在东华门所设灵棚连停数日,明朝的官员都不敢去看。

崇祯帝的遗体只是被草草安葬。崇祯帝在位时,已经为自己准备好了陵墓地,可由于国事繁忙,根本没时间理会到去修陵,以至于崇祯帝死后连个安葬的地方都没有。崇祯皇帝和周皇后的棺材运到昌平之后,非常草率地就下葬了。

清朝入主中原后,为收买人心,笼络汉族地主阶级为清廷效力,始将这座葬有崇祯帝后的原妃子坟地命名为“思陵”,并改葬崇祯帝后,营建了地上园寝建筑。按《清世祖实录》记载,清廷下令以礼改葬崇祯帝后,并营建思陵建筑,时在顺治元年(1644年)五月。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思陵的改葬开隧和营建却是举步维艰。首先是工程组织不能迅速落实,其次是工程所需银两不能及时到位。在曹化淳等人的催促下,顺治二年(1645年)九月,思陵改葬等工程终于完成。也就是说,崇祯帝死后一年才正式下葬。

而在《红楼梦》中,应该是林黛玉死后一年,尸骨被贾宝玉发现,贾宝玉和薛宝钗一起安葬了林黛玉,以此影射崇祯皇帝的安葬一事。

为什么说林黛玉是死后一年才被安葬呢?《葬花吟》中有这样两句“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许多人认为“风刀霜剑严相逼”是指黛玉在贾府的处境。但在前八十回中,我们并未看到有丝毫这样的情景。有贾母的疼爱,王熙凤的照顾,贾宝玉的爱恋,林黛玉在贾府相当养尊处优,她发起小性子来,连贾母都会被惊动,又有谁敢对她“风刀霜剑严相逼”呢?由于《葬花吟》是一首林黛玉自己的悼词,这里显然是写她死后的情景。这也就是说林黛玉死后,尸体经过“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后,成了一具白骨!所以《葬花吟》中有“他年葬侬知是谁”的感叹!

“钗黛合一”如何理解?贾宝玉和林黛玉、薛宝钗分别是什么关系?


贾宝玉和薛宝钗一起安葬林黛玉,这其实就是“昨日黄土陇头送白骨”,那么“今宵红灯帐底卧鸳鸯”又影射哪段史实呢?从书里看,这里的“鸳鸯”显然就是指贾宝玉和薛宝钗,两人在林黛玉死后结为夫妻。

从历史上看,顺治元年五月二日(公历6月6日),清军进占京师。多尔衮奏请六岁的清顺治帝(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迁都京师。同年九月,顺治帝从盛京迁都京师,十月一日,顺治帝在天坛祭天,并于紫禁城皇极门(今太和门)举行登基大典,再次即皇帝位,宣布“兹定鼎燕京,以绥中国”。这其实也就宣告了清王朝得到了政权,而在《红楼梦》中则表现为薛宝钗得到了贾宝玉。

从前面八十回中,我们也可以看出,薛宝钗和贾宝玉并非一路人。薛宝钗作词说“好风频借力,送我上青云”,对“功名利禄”的追求是矢志不渝的,而贾宝玉则对其完全无感。两人最终分道扬镳也是必然的。

“钗黛合一”如何理解?贾宝玉和林黛玉、薛宝钗分别是什么关系?


这也正如《终身误》曲子里面所说的,“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薛宝钗虽然得到了贾宝玉的身体,但贾宝玉的精神却一直在林黛玉那里。这也就是说,贾宝玉是一分为二的,薛宝钗得到的是表面的贾宝玉,而林黛玉得到的却是内在的贾宝玉,不管时隔多少年,贾宝玉的精神和林黛玉都是互相关联的!

这其中的历史隐喻也是十分的明显,虽然大清得到了全国统治权(最高皇权的象征是玉玺,即“宝玉”),却是极不得人心的,其政权是不合法的。大明虽然已亡,却常驻汉族人心,而这正是 “钗黛合一”与“宝玉”故事的真实含义。

——————————————————
校对:王华东 至真斋主 编辑:潇湘夜雨

深度解读,高屋建瓴。吴氏红学,高端学术。 知识的盛宴,智慧的光芒。

新观点、新视角,同一部红楼梦,不一样的文章。欢迎关注“吴氏红学”头条号,欣赏更多吴氏红学精品文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