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连载] 神国热土游 - 印度自助行 (8)(图)

(2008-01-10 06:59:39)
标签:

摄影

旅游

休闲

品质

时尚

旅行

图片

驴友

草根

情感

瓦列纳西·湿婆的故乡 (5)
作者:应立国
 

伟大的葬场

    那恒河不仅是伟大的浴场,而且还是伟大的葬场。夕阳西下的恒河是惨白色的,被一片青灰色的烟雾所笼罩,但闻到的绝不是混合着午后红茶、咖啡味儿的炊烟,而是焦臭无比的尸烟。烟沿河岸边的火光中冲起,在没有一丝风的残照下,形成远近一处处狰狞的烟柱。整条恒河在沸腾的燃烧中变成天底下巨大的焚尸场,其天地哀惨的恐怖景象,如同但丁当年在地心最深处,所见到的魔鬼撒旦统治的地狱世界。

   “人生来恒河一次”是每个印度教徒生命中的最高愿望,而一旦当他生命临近最后之刻,他唯一的终极愿望,同样是支撑着哪怕是奄奄一息的臭皮囊,也要不远万里来到恒河边——伟大的母亲身旁。

他终于异常兴奋地看到了,那恒河岸边堆起的垒垒木架上火光熊熊焚燃,青烟缕缕升起,升向神的怀抱。。。。。。然后他无比愉悦满足地合上双眼,欣慰地咽下人生旅途中最后一口气,至此他将永远地从生死的痛苦轮回中解脱出来。

他也许是一个偏持迷妄的沙门,一位穷途末路的行者,一名行将倒毙的乞丐,但这都不要紧,要紧的是他知道,他最后的人生愿望终于达成了,他甚至看到他死后的那一刻,人们是怎样怀着悲悯崇敬的心情,将他小心翼翼地抬起,抬到那由一米长、碗口粗的杂木搭成的十级高的正方形葬台上。在历经半个小时的漫长火化中,他终于如愿以偿,变成了一掬残灰,被人用锹铲扬进恒河,随着滚滚的流滔,进入了一个更玄妙美丽的世界。他生于此,归于此,于此永存。

苦人走时心中只有神。送他们上路时,也只是几位身穿粗布白裳的印度教徒相伴,他们例行葬仪,搬木点火,场面清冷凄凉而感人。围观的看客游人,好奇多于同情,所有的人都眉头紧锁,面露凝重,谁都知道,今日的他人,也许就是明天的自己。人生一场,眨眼即逝,如眼前的这一场结局,荒唐而怪诞。悲观者,心底哀泣战颤着——万劫难逃,乐观者,高兴地暗下庆贺着——脱离苦海。

那些围观恒河畔“人生谢幕”热闹场面的看客们,不管怎样去想人生的意义都可以,但绝对不允许当场拍照留念,儿戏在场的“圣况”,干扰恒河的神灵;若有以身试法者,必将引火烧身。

若有人如圣雄甘地者,也恭逢圣河,实现自己人生的最后愿望,那就不是常人所能像想的场面了。据报道,当甘地被宗教极端分子刺杀不幸身亡后,1948年的瓦列纳西的恒河边,汇聚了300万印度人为甘地送行,倾国参加焚化圣雄,灰撒圣河的悲壮葬礼,其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恸然浩势,足以惊天地,泣鬼神。

 

人生观礼台

从高岸沿阶而下走近恒河,也就是走进了古老的岁月。沿河蜿蜒而远的所有码头和渡口,皆由凸凹不平的巨石磊叠而成,它们形状不一,颜色不同,上面凿有神秘可疑的印记,看上去年龄比恒河还要悠久,踏在上面甚至能听到历史老人吃力的咳嗽声。

可别小看了这些被称为“卡德”的火成岩悬台高阶,其实它们皆是历代的帝王和贵族捐建的“神礼”。瓦列纳西是印度教的圣地,那些高贵的信徒们固执的相信,筑岸捐赠的石材越多,来生的机会也越多。这项磊岸砌阶的工程过于浩大,非经千朝百代无以见到今日的规模。每一码头和渡口的所捐所建,又好像是各朝各代中的即兴只作,它们腾挪放摆杂乱,起落高低不平,毫无规矩可寻的章法中,却也透着混然天成的一番美意,它们经千年春秋努力,沿着长河连为一岸后,便成了石筑的时间和人为的历史,发誓永远地护卫着那条永恒之河,万古巨川。

死生皆在河畔河中幻化。瓦列纳西恒河边上的那些高阶巨石,实在可以说是人生的一席观礼台,端坐其上,四顾八荒心茫然。问君可曾见,汨波中戏水的孩子们撒欢地扑腾,那是人类无忧的童年;河面上游船舟影,情种爱侣时刻享受着鲜活的生命;岸边上那些吆喝着、贩卖着各种祭品的小商小贩们,因日日夜夜的疲于奔命,而暂时忘掉了生命的卑微须臾和毫无价值。然而就在这些快乐的活人身边,就是他们生命的归宿——火光冲天的尸烟。这生命的大结局时时刻刻地上演着,他们也时时刻刻地在看见,但却丝毫毫不影响他们在恒河中发出的欢歌笑语。“问君还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试问普天之下哪里的人类?有像恒河上的人,能对生与死如此达观,如此感激上苍的恩惠,欣然接受祂善意的安排。既然来到世间,就无怨无悔,活的有声有色,预知人生总有一死,便视死如归,死得奇所。

天色渐暗,无数的教徒乘船涌向岸边搭起的神坛,准备聆听通灵的祭司,对未知人生的神秘保证。耶路撒冷所罗门的宫廷仪典已经泯灭了,满清帝国的三拜九叩的天朝顶礼也荡然无存了。然而此时此刻,瓦列纳西的那些千年不衰的古老仪式则刚刚开始。身穿神符袍子的招魂法师们,点燃起一盏盏烛灯油火,跏趺在黑暗中,有节有奏,循章导法地摇击起铃鼓,呜喃着含混复杂的咒语,呼唤着远方的鬼神。。。。。

他们的身边既是皮包佝骨,身仅片缕的乞丐,蜷缩石下。瞳孔似已散浊,生命只剩下最后一息游丝,只有恒河——伟大的母亲,慈祥密切地注视着他们,时刻准备将自己的儿女们,重新抱回怀中。石岸上游弋着一个个裸身赤足,面妆古诡,行为奇谲的头陀、沙门和苦行者,似乎在似是而非的错觉中,他们以为自己就是宇宙万物的保护之神——毗瑟奴和湿婆的化身。

周围还有飞鸡走狗,卧牛睡羊;它们是牲畜,但按照这里人的说法,它们中有的是神祗,有的是人类的转世前生,那是因果之中的罪该报应。令活人最兴奋不已的,还是那升向天际的焚烟尸火,它令人生终脱苦海,皆大圆满,与此同时也令伟大恒河的俗世背景的天幕上,频添了几道戏剧性的辉幻迷彩。

看着这一切,我和所有来此地的远方游客,有着同样的心态:惧怕死亡,渴望生命和永恒。因而颇想跳入恒河,一领神奥。即使洗不净秽浊的灵魂,起码也能爽快爽快,冲涤浑身的臭汗。可当看到岸边无所不在的污淖和人畜的排泄,闻着那随风吹来的浓呛的煳骨焦臭,令人难以设想圣河的卫生状况,遂乍着胆,问疑于河边一位正在荡浆寻客,飘着长鬚银发的矍铄老者。老人捋髯笑曰:

“恒河至清至圣,荡涤世间一切污泥浊水,饮尚甘甜,何况游其间。。。。。。。”

可怯懦的我,眼睁睁地望着面前湍淌的流水,还是下不了跳入河中的决心,最终错过了人生中唯一的一次,也可能是最后的一次,洗刷丑恶灵魂的机会。不知来世,还能不能有幸重新为人,再来到这里莅临圣浴?

[连载] <wbr>神国热土游 <wbr>- <wbr>印度自助行 <wbr>(8)(图)

点起敬神的夜火               应立国 摄

 

夜色悄悄降临,满城的女人们围蹲在吉墙边,燃起迎神的腊火,送上恒河芳心的美好祝愿。地上丁丁点点的火光和天上闪闪烁烁的星光交织成一片。那天地间一片片神奇的光,随着经师布法的一阵阵摇铃咒语声,形成了地球上绝无仅有的一疆梵国神域。当我坐卧在这伟大的“人生的观礼台上”,久久地不舍离开恒河时,回首遥望天际,夜色迷茫,月旋北斗,鹊起星河,神灯迷离。朦胧苍黄中的瓦列纳西,就像是一座磐涅中的伟大神殿,屹然巍座西天,沉寂在一片呗唪的咒语和法号之中。想来此刻紫霄神庭里的万神们,离上床入寝的时辰已不远了。。。。。

 

连载1:《加尔各答·殖民的踏板》(1)

连载2:《加尔各答·殖民的踏板》(2)

连载3:《加尔各答·殖民的踏板》(3)

连载4:《瓦列纳西·湿婆的故乡》(1)

连载5: 《瓦列纳西·湿婆的故乡》(2)

连载6:《瓦列纳西·湿婆的故乡》(3)

连载7: 《瓦列纳西·湿婆的故乡》(4)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