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实时心率指导运动强度调节1

http://www.exrx.net/Calculators/TargetHeartRate.html
为了方便打开链接,先贴在开头,这个就是目标心率计算器的地址。
相信很多同学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那么就是怎样的运动强度才是适合?什么是中等强度,什么又是高强度呢?
确实对于每个人来说,体能不一样,没有办法单纯用运动的种类和速度来判定怎样的强度才是高强度,很简单,对于长跑运动员来说,6公里每小时的慢跑可能是低强度运动,但是同样的速度,对于中老年人或者是体重很大,从不运动的人来说是中高强度运动。
所以,我们需要更好的指示系统,才能个体化的指导我们采取适合自己的运动策略,最准确的指标便是vo2max最大摄氧量,但是这个指标需要专业的仪器在实验室才能测出,所以日常的运动医学研究中,通常使用心率这个更简便易测的指标。
以前的研究通常使用最大心率作为基数,以运动中的瞬时心率达到最大心率的百分数衡量运动强度,例如某种运动使你达到自身50%的最大心率的话,便是中等强度运动,而超过75%最大心率的运动被认为使高强度运动,当然具体百分数如何划分界定,各有各的说法,但是这样的标准是获得了一致认可的。
最大心率的测定非常简单,只用220-年龄便可计算出来,不过这个算法过于简单,于是karvonen提出了新的计算公式,结合了静息状态下的心率来计算出适合的心率区间,这个计算界面链接如下:
http://www.exrx.net/Calculators/TargetHeartRate.html
使用方法:
将高一点的心率目标填入A框(百分数),例如75%最大心率,也就是高强度运动的心率。
然后将低一点的心率目标填入B框,填50%即可。代表中等强度运动。
将年龄(或者直接填220-年龄)填入第三个框内。
平时安静状态下的心率。
警官大概用不同的静息心率算了一下,发现修正过的心率其实与原公式的差别并不很大(算出来比原公式的心率快3-5%),所以如果觉得怕麻烦,单纯使用220-年龄也可以,如果平时心率比较慢(60次左右),就在这个基础上加3%,如果心率快(80左右),可以在这个基础上加各6%。
举个例子看下图。
所以想要获得中等以上的强度,那么依照年龄和静息心率,至少要让心率达到126以上,才有相应的效果。而想要达到高强度运动量,也就是75%最大心率,心率需要达到157。
选择适合的强度
一般无论是营养学,还是运动医学,都认为每个人每周至少要进行150分钟以上的中等强度运动,才能期待维持健康,如果能够配合75分钟的高强度运动则更好。维持健康的概念就是,减少慢性病的发生率,已经有慢性疾病的基础,那么这样的运动量仅仅只能让你的状况不要恶化太快。
如果你想改善体质,改变体型,那么300分钟至少中等强度以上的运动量才能达到目标,而在日常实践中,还必须结合饮食热量的控制才能达到效果。
所以,警官个人认为,既然你要开始一个运动计划,那么必须要达到中等强度运动,低于中等强度的运动,完全可以在随意运动中完成,例如扫地洗碗逛超市,这些都是低强度运动,做再多,也仅仅是多消耗一点点热量,对于健康并没有改善,更不要指望有任何的减肥效果。所以,散步5公里,对于改善健康的效果其实很微弱,除非是年老体弱合并多种心血管疾病。
有了心率变化做指导,那么你还需要纠结于运动的种类吗?只要你喜欢的,能够坚持下去的运动,跑步,打球,骑车,爬山,都可以采用,无非就是对速度的调节和掌控,速度快一点,动作激烈一些,强度自然更大,调节到适合的强度就行。
选择检测设备
有了智能手机的帮助,我们可以不用对着秒表数脉搏,例如ios,android都有相应的使用摄像头检测即时心率的软件。
例如ios有instant heart rate这个软件。
当然如果使用更专业的设备,例如心率表和健康手环,则更能准确的显示即时心率,分为使用心率带和不使用心率带的产品,它们的原理是不一样的,心率带采集微弱的电流变化,类似于做心电图一样的原理,最为精确。无需心率带的产品使用红外类感应器,采集皮肤毛细血管随着脉搏的微弱颜色变化,这样的技术就是导致测出来的数据很容易收到手臂运动,外界光线变化的干扰。
至于买哪种就看预算和个人需要了,如果仅仅是在运动的时候才用心率检测,那么那么直接买个蓝牙心率带也是可以的,例如警官用的alatech就是蓝牙4.0,很轻松连接上支持蓝牙4.0的手机,用手机软件实时监测。
如果想要更多的功能,想时刻检测身体变化,那么jawbone
up为代表的手环类,和三星的产品都类似,不过就是闲置的可能性较高。
关于运动处方,留到下次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