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运动健身 |
Basal Metabolic Rate 简称BMR,指的是一个人在静态的情况下,维持生命所需的最低热量消耗卡数,主要用于呼吸、心跳、氧气运送、腺体分泌,肾脏过滤排泄作用,肌肉紧张度,细胞的功能等所需的热量。
标准BMR测量环境非常严格且复杂,作为普通人的我们,没有办法享受到那样专业又精密的测试,所以一般我们只能通过预测公式来计算。
自从harris在1919年提出了利用年龄,体重,身高和性别来估算基础代谢率之后,Harris–Benedict公式成了计算基础代谢率的金标准,之后在1984年做了一次修改,更符合目前的情况。
随着100年的科学发展,不断有科学家提出新的公式,以及对现有公式结果的误差进行比较,能轻松找到的便有7,8个之多,那么这些公式选哪个好呢?
在找最适合的公式之前,我们必须要了解公式可能会产生的误差和影响因素。
基础代谢率不仅和身高体重性别年龄相关,同样也和人种,和肌肉含量相关,亚洲人的基础代谢率相比于白种人来说较低,而脂肪相对于肌肉来说,消耗的能量少很多,那么同样身高体重而不同体脂率的两个人,脂肪含量高的基代明显低于脂肪低的基代,所以一个公式并不能满足所有人的需要。
同样的,绝大多数公式都是用BMI《30的人群算出来的,如果你的BMI超过了30,那么公式产生误差的可能性会变大很多。
所以,我建议多用几个公式来比较一下,单位都是千卡。
1.目前公认误差最小的就是Mifflin-St
Jeor(MSJE),先用这个公式计算。
Male: BMR = 10×weight(kg)
Female: BMR =
10×weight(kg)
2.LIU equation的参与者是全部是中国人,考虑到人种因素,这个公式也不可不算。不过后来的实验说明这个公式在南北方人会有差异,一般来说南方人基代偏低,北方人基代偏高,如果你身高体重都和别人相差大的话,那么这个差异会很明显。
BMR = 13.88 x weight (kg) +
4.16 x height (cm) - 3.43 x age (years) - 112.40 x sex (men = 0;
women = 1) +54.34.
3.因为这两个方程没有涉及到体脂,那么有两个公式用瘦体重=体重*(1-体脂比)算出来的,分别是karch-mcArdle和cunningham,就我算过的来说,我觉得KM更准确。需要说明的是,如果你的体脂与正常相差过大,这个公式算出来和MSJE/LIU的相差会比较大,这也正好说明个体化差异,这个公式对于低体脂或者是超重人士指导意义更大。
MC的公式:
BMR = 370 + (21.6 X lean mass in kg)
网络上有很多计算页面,一般会说明用哪种公式算出来的,自己手算也很快。
这个网站有MSJE和最老的HB公式,以及KM的计算器,比较方面,自己手算一下LIU即可。
体脂计算,一般用电阻法比较快捷省事,皮褶法最精确,但需要工具和助手。
这里有一个网站结合了多种皮脂测量方法,如果找不到工具来测量皮褶,最后一项是围度法较为容易也没那么精确。
测量图示:http://www.exrx.net/Testing/BodyCompSites.html
体脂计算网站:http://www.linear-software.com/online.html
我用MSJE算出来是1600,LIU算出来是1582,MC算出来是1605,考虑到我体脂偏低,所以优先高的那个1605。
再结合生活方式,将BMR乘以不同的系数,那么就可以大致估算出你每日消耗的热量。这个系数,我们下次详解,对于不太做运动的人,这个系数一般是1.2,有健身习惯的人就乘以1.35,别把系数调太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