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中大学生粗口辱师,校长痛心撰文促道歉

标签:
教育 |
分类: 小河弯弯向南流 |
梦里江河的话:
中大生爆粗辱师沈祖尧痛心促道歉
网志撰文论尊师重道叹教育产业化学生变顾客
尊师重道是自古以来应有的传统美德,但当今有大学生非但未有付诸实行,反而于进行课程评估时,借机侮辱老师。中文大学校长沈祖尧近日在网志透露,接获大学英语导师投诉,有学生于填写课程评估表的意见栏内,以英文写下粗言秽语,对于学生“恶意且懦弱的行径”,该导师坦言“伤心不已”。沈祖尧亦慨叹,在教育产业化风气下学生变成“顾客”,身为读书人却以恶毒粗鄙言语伤害老师,师生关系退化如此令他感痛心,呼吁该学生主动向有关导师道歉。
沈祖尧周二在其校长网志撰写一篇题为“尊师重道值得吗?”文章,内容指最近中大一名任教近17年的英语导师,在将近退休之际,收到一份学生在课程结束前填写的“学科与教学评鉴”,并发现学生于意见栏用英文写下粗言秽语。
导师批评 行径恶意懦弱
该名导师写道:“我对每个学生莫不视如己出......这名学生的匿名评语,实为恶意且懦弱的行径,令我伤心不已。任何教师都不应受到这种下流猥亵的言词所冒犯。”沈祖尧对此深表认同。
沈祖尧也直言不知道事情始末,也不知道该导师教学是好是差,也无意追究事件,但他强调自己学生时代也领教过无聊、刻薄、粗鲁的差劲老师,惟要对其出语侮辱“连想也不敢想”。他不理解该学生为何要如此恶毒粗鄙,就算纯粹想开玩笑却也绝不好笑,而所有的情况“统统不是一个读书人可以出语伤人的理由”。
校长感慨上课不受尊重
对事件折射出的师生关系,沈祖尧直言痛心,又有感而发慨叹在当今教育体制产业化下,学校及学生已分别变成“供货商”及“顾客”,由于学校意见评价被视为量度“优质教育”的指标,学校老师要讨好“顾客”以赢得声誉和更多资助,惟在投诉有增无减的同时,学生对课堂却越见欠尊重。
他引述自身经历指,“有学生上我的课迟到,还手持饮料大摇大摆进场。试过有学生堂上讲电话,迫使我停止讲课”。很多老师为免影响“评分”,对此等现象不置一词,宁愿躲回办公室或实验室潜心研究,而学生也因老师的冷漠而愈发不高兴,导致恶性循环,如此实非学府之福。
何汉权:劣质文化遗祸
教评会副主席何汉权响应指,社会对大学生投资庞大且抱有高度期望,“有负面评论可理性反映,为何要人身攻击,用粗言秽语?”他质疑社会的劣质文化令很多学生耳濡目染,“早前有大学讲师公开支持讲粗口,传媒加以渲染下,很多学生一并受影响”,认为社会应作反思,同时宣扬“道歉文化”。
胡少伟:增沟通减摩擦
教联会副主席、教院国际教育与终身学习学系助理教授胡少伟则表示,虽无明文规定禁止大学生对老师粗口相向,但此行为亦反映有关学生的道德及个人操守问题。而对师生关系,他指现今大学生受网络文化影响,有别以往会专注课堂,“他们认为上课可一心多用,同时使用手机、计算机、与同学聊天等”,建议师生增加沟通,互相包容以减少摩擦。
文汇报报道源地址:http://paper.wenweipo.com/2014/02/14/ED1402140001.htm
上图来自@港漂圈的长微博。
- 2014-02-04 07:56:28
- 2014-01-21 15:02:28
- 2014-01-20 15:39:28
- 2014-01-07 12:50:28
- 2014-01-05 09:18:28
- 2013-11-30 09:15:58
- 2013-11-29 12:39:58
- 2013-10-10 12:25:26
- 2013-06-29 16:00:38
- 2012-09-14 21:3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