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万访问量了,关注独立生存能力教育问题

标签:
教育 |
分类: 教育大道理和小案例 |
2014年2月1日23:35分,梦里江河博客的访问量达到了700万。这几天过年,造访的网友不太多,每天的访问量也就3000左右,又时值深夜,于是我就轻松截下了这个访问量700万整的页面。
我是2008年2月18日开始写博客的,当时也是春节刚过,没出元宵,至今将近6年了。第1篇是人大附中肖淼老师的传奇故事(一)。
2009年10月31日,梦里江河博客的访问量到了100万。当时梦里江河连续点击鼠标,想把这个100万的页面留下来,但并未如愿,只点中了999999和1000001两个页面。为此发表博文《100万访问了:固顶交流区兼部分人大附中博友网址索引》。从第一篇博文到第1个100万访问量,大约用了618天。
2010年12月1日,梦里江河博客的访问量到了200万。武汉家长whoami截下了这个带有6个0的200万访问量页面,E-mail给我,并在武汉著名论坛“家长100”发帖表示祝贺。为此发表博文《武汉优秀爸爸截下梦里江河博客第200万次访问页面,他的教子体验》。第2个100万访问量大约用了396天。
2011年9月20日,梦里江河博客的访问量到了300万。“全妈妈”、“老爸书童”、“亦善亦恶”和“飞猪”这4位网友帮我截到300万访问量附近的页面。为此发表博文《博客第300万次访问截图,答几位网友的提问》。第3个100万访问量大概用了293天。
2012年5月11日,梦里江河博客的访问量达到400万。当天收到了10多位网友寄来的20多张页面截图,400万整数的截图被我儿子同学的家长截得。为此发表博文《梦里江河博客400万访问感言,大学来人大附中招生咨询印象》。
2012年12月7日,梦里江河博客的访问量达到500万。有几位网友给我截下了当时的网页页面,500万正的网页截下来了,离得近的还有500万+1,500万-1等等。为此发表博文《500万访问量页面截图,当天和两位网友的交流和感想》。第5个100万访问量大概用了209天。
2013年7月20日左右,梦里江河博客的访问量达到600万,这次事先没有请求网友截图,自己也没有截图,没有在博客留言纪念,因此日子也记不大准了。第6个100万访问量大概用了225天。
2014年2月1日,梦里江河博客的访问量达到700万。这次也没有惊动网友,但自己把访问量700万整的页面截下来了。第7个100万访问量大概用了196天,平均每天的访问量超过了5000。
网友若有兴趣点击我上面几篇博文的标题,可以看到我对这个博客的一些想法。这次就不专门写感想了,略谈一下生存能力教育的问题。
我转载的这篇文章中说到,生存能力的不足,不仅会降低个人在社会上的竞争力,更会带来人格欠缺、心理脆弱。这对于创造型人才的培养,是一种无形的抑制。改变这种状况,需要持续、深入和系统化的课程跟进。
以下是转载:
光明时评
生存能力应成为教育重要内容
耿银平《光明日报》(
2013年12月06日
据报道,河南科技大学近日组织的“大学生城市生存挑战赛”,吸引了全校70余名大学生参加。大学生们分成小组各显神通——街头弹唱、当装卸工、洗盘子……有的组挣了133元,也有两组因没挣到午饭钱被迫退赛。
真正的人才,仅有满腹经纶是不够的,还应具备很强的社会实践能力;仅注重技能是不够的,还应在情商、乐商以及生存发展方面有所作为;仅“宅”在斗室里发展是不够的,更应走向开阔、放眼未来。这些生存训练课程,对于没走向社会的学生来说,的确是难得的社会生活预演。
放眼世界,不少国家对孩子生存能力的训练已走在我们前面。比如,日本最新课程标准《学习指导要领》就要求将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定为日本义务教育的基本目标,要求学校必须培养学生主动参与解决社会问题的意识,使每个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结束时,能够拥有较强的生存能力;德国的孩子在幼儿园就要学会“自己修理玩具、自己管理时间、自己制订计划、自己搭配衣服……”。
生存能力的不足,不仅会降低个人在社会上的竞争力,更会带来人格欠缺、心理脆弱。比如,那些生存能力弱的孩子更愿意在虚拟世界和狭小空间里自娱自乐,内心封闭;还有的孩子耐挫力低,遇到一点困难就畏难,不敢承担,不敢独立,更愿意成为“思想附庸”和“知识留声机”等。这些缺点对于创造型人才的培养,都是一种无形的抑制。
组织一次生存锻炼,可能会让学生们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让长期存在的“娇”“骄”二气得到改观。但若想从根本上扭转家长和孩子的观念,就需要持续、深入和系统化的课程跟进。
其实,我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已经明确强调:“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促进学生主动适应社会。”这就需要学校将这些课程日常化,在生存体验结束后,更要让独立生存的理念留下来。家长也可以大胆放手,让孩子好好体验一下酸甜苦辣的社会生活。学校也不妨将生存能力纳入课程发展目标、教育目标,成为生存教育的积极推动者、实践者。
http://epaper.gmw.cn/gmrb/html/2013-12/06/nw.D110000gmrb_20131206_1-02.htm
- 2013-07-17 07:35:56
- 2012-12-13 07:50:06
- 2012-05-14 06:58:18
- 2012-01-12 10:18:06
- 2011-09-21 10:12:20
- 2011-01-03 10:00:08
- 2010-12-04 10:53:52
- 2010-09-06 07:19:36
- 2010-01-03 00:07:20
- 2008-06-01 09:1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