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里江河引言:
这里举些积极应对的例子。未完待续。欢迎网友留言举例。
Liaotw6807的发言:
我儿子当时在学校的成绩是非常好的,虽然竞赛成绩不是很好,但也有进入省级的,但学校就是没有给他校荐指标,有的同学成绩不如儿子好,连竞赛都没有参加过的确有校荐指标,学校的理由就是我儿子选拔考试没有考好,可是选拔考试的试卷和成绩一直没有公布,当时,我是几天睡不着觉,儿子心情也非常不好,可是又有什么用呢?只有靠高考了,幸亏老天很公平,我儿子高考发挥的很好,以优异的成绩进了清华大学。
所以,我感觉清华大学的自主招生的出发点是好的,想招到更多的尖子生,为国家培养更多的人才,可是各学校的操作就有很大的问题,有时候让真正的尖子生错失了进清华大学的机会。
超级版主水清木华的回复:
这位家长说的很好。中学层面的“操作”,清华真是无可奈何,很多中学会向清华封锁学生平时的排名。因此可以相见,专家组对于初审是如何如履薄冰,只能按照硬指标(如竞赛,学校排名等)来定,加上申请者众多,水平差不多。这样,就导致一些很优秀,但申请清华"水平擦边“的同学初审不过。这些同学,如果认识到高考名额是保送的6倍,自主的3倍的话,应该有信心在高考中圆梦清华。
清华会通过严格的笔试,来真正检验学生。相信那些在初审申请材料中加水的人,是过不了这关的。这也是清华不像北大那样承诺免笔试的原因,给大家一个公平。
清华校友家长loveqinghua的发言:
中国又何尝只有演艺圈有潜规则?
就拿我儿子来说,我儿子高中三年一直是年级第一名,三年拿了八个保送资格的省一,拿了学校唯一一个清华校荐名额。在外人看来,好像是理所应当的,其实不然。这个名额原先是准备给一个市委领导的女儿,他女儿成绩也还可以,不过和我儿子比就差得比较远,只拿过化学省一,平时总分一般都只能在670分左右(我省正常清华录取线是650分左右),而我儿子一般保持在710分左右。
准备确定校荐名单前两天,学校校长拐弯抹角和我说:“反正你儿子考清华没有问题,自荐清华应该也会给的,或者给北大校荐的名额,你看能不能...?”
我还没有听他说完,我打断他就说,我儿子只上清华,该怎么样就怎么样,另外这件事情明天会有人答复你的。
当天晚上我连夜开车到省会找老同学(老同学是主管教育的副省长),和他说了情况。第二天他就亲自打电话到学校和市教育局,我儿子才费劲地拿到清华校荐的名额,作为妥协,北大校荐名额给了市委领导的女儿。
我和儿子说,如果我当年不在清华念书,我就认识不了这个老同学,没有这个老同学,你就会失去校荐名额,就增加错失清华的几率。这又更坚定了儿子上清华的念头。社会是不公平的,我们是幸运的,或许这是清华给的。
很多中学也有很大的压力,经常改变校荐规则。比如我儿子学校去年的清华、北大校荐是按照平时成绩给的。今年为了给权贵的子女机会,又改成市第一次模拟考成绩,还好儿子发挥稳定,全市第一的成绩让权贵们没有任何机会。老百姓的孩子一出生在机会上就落后于权贵的孩子,只好靠个人的努力和天赋了。
家长lz3239发言:
对于保送自主、校荐自荐的认识
我是08孩子家长,谈谈我对对于保送自主、校荐自荐的认识,一家之言,有不对的地方请指正。
保送生:你必须有奥赛省区一等奖(复赛),才有保送资格,至于是校荐或自荐,主要取决于你的高中学校。
自主:学生为了能进入心仪的大学,而提前让大学进行一次选择,往往在这部分自主生里,有下面的情况:部分优秀高中,一般将好的学生,例如:有冲击状元实力的学生雪藏(往往这些学生都有各种奖项,具有保送资格),但又怕高考失利,中学往往不给保送的校荐名额,而是给你校荐的自主名额,作为补偿。
校荐:假如你的中学有校荐指标,学校一般会推荐比较优秀的学生,会采取公示等手段让大家排队。部分学校会雪藏优秀学生,推荐认为高考不具备冲击名校的学生,但该学生平时在校排名可能不是很好,学校有可能进行一些必要的操作,让该生满足大学的选择条件,也就是好多家长说的暗箱操作,这种可能是客观存在的,呵呵,大学也没有办法,假如大学发现有这种情况,可能在初审时,就会将该名学生剔除,可能就是校荐也没有通过的,仅仅是个例子,不要往自己头上戴啊。理解万岁。
自荐:这部分学生很优秀,往往这些学生大都集中在一些优秀的中学,而中学的校荐名额又很少,没有办法,只有走自荐的路。假如你很优秀,但你所在的中学不是太优秀,你的自荐通过率很低,为什么?因为你所在的中学很少有考入清华的,大学对你的中学学生品质不太了解,这样你会很吃亏,但名牌中学的学生就沾光了,为什么?因为那些中学每年考入清华的学生很多,大学很了解这些中学,了解他的学生,往往在初审时容易通过,谁让现在的教育资源不均衡呢,大学也没有办法。
上述发言来自:清华咨询论坛
家长“acc5856”求助:
我是一个无奈的母亲。因为意外,我们没有资格享受学校推荐的名额,万般无奈只好走上自荐这条通过率几乎为零的独木桥。
我的孩子自小立下志向,心向北京,志在北大,所以他一直很努力也很优秀。可是6月7号下午急性肠胃炎,中途不得不离开考场,以至于很有优势的数学惨败。没有想到在他成人礼还没有到来之前,遭受了这样的考验。他调整心态后选择复读,仍然痴心不改。
古语说“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今天我就把我眼里始终优秀的儿子举荐给您。他现在像一颗科技含量极高的探测卫星,需要运载火箭把他送上属于自己的轨道。希望贵校搭建的自主招生的平台能够帮他达成心愿。我们只求一次笔试的机会,请玉成。
北大家长“终于过了”发言:
我把我的亲生经历说给你听,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我孩子是通过了自招上北大的(其实加的分也没用上)。但经历过和你一样的困境。他当时是学校前几名。给校荐名额时,学校给他放在了自荐里,结果没过。后来我带着孩子去了北大招生办。强烈表达了孩子想上北大的决心,和介绍了他的具体情况。并当时写了一个自荐。后来过了。参考后过了。但有几点情况如下,
一。好象北大给名额有校荐和自荐加起来的总名额。孩子在总名额内,但放在了自荐,而其它比他低一点的放在了校荐。
二。孩子竞赛成绩不错,高一省一,高二省二,是笔试过了省一,试验没作好。掉到了省二。
三,孩子是省级重点中学的重点班的应届毕业生。确实从高一开始就确定了上北大的目标。
四,其实只要你的孩子实力足够强。要不要通过自招加分不是特得要。而且绝大多数过了自招的孩子,最后加的分也没用上。可不过是过了后,心理踏实点而已,自信心更强了,高考压力小了,能更好的发挥了。
我不知你的具体情况,但我知道自荐成功很难。所以建议你方便的话,亲自带孩子去北大招生办,最起码给招办打个电话,我不认识北大招办的任何人。但招办的老师真的很热情,很认真,很公正。我到现在都感到庆幸,庆幸中国还有不要钱,不要权都能办成事的地方。
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家长“zxm2007nx”发言:
有些中学的一些做法确实让天真幼稚的孩子很难接受,或者坚决不接受,这时家长要扮演润滑的角色,为了孩子的未来,既不能扭着孩子屈从,也不能跟学校闹翻,这就是我一直强调的要保护孩子的原因。高考也有高考的严重弊端,孩子对高考更是难以接受,认为扼了科学的理想和科学的思维,太过模式化。录取阶段也有很对难言的苦楚。相对地,自主招生是个很好的补充,值得鼓励孩子们试一试。
北大在国内一流大学里还是比较规范的,校园环境也比较自由,风气较好,学习好,个性强的孩子比较适合进北大。
家长“acc5856”回复:
“北大对所有优秀的孩子敞开大门,只要你优秀,你就可以顺利入学,和钱,权没有关系”
本来我一直憋屈,真想把学校的暗箱操作公之于众。细想孩子的路还有很长,不能在这事上太计较,否则会对孩子不利。
开始时我很看重自主招生,我还天真地认为这是高等教育的大改革,是给普通家庭孩子多开了一条求学之路,但是从我自己身上的事情,我还是支持传统的高考,那才是公开公平的。尽管达不到完全透明,毕竟能保证特权、特势者不能光明正大的大开方便之门。看来,无论怎样改,不能保证百姓子弟的平等权利,都不能算作成功、明智的举措。
你们是我们的榜样。北大是我们母子心中的圣地。我会让孩子以你们为榜样,努力学习,争取把希望变成实力。即使是裸分,我们也能要争取。我今天联系了北大河南负责的老师,老师太忙,很辛苦。但我还是用短信把意愿向负责的老师表达出来。期中考试刚刚结束,我家孩子是学校里的第二,与第一只相差一分。孩子所在的学校每年考进清华北大的有10人以上。这更加坚定了我们的志愿。
我们满怀信心,希望能够有好的结果。非常感谢你们这几天对我的开导和鼓励,让我在困惑中得到安慰。再次表示由衷的感谢。愿上帝保佑所有良善的人,也包括对不起我们的。
以上来自:未来北大人社区
从清华录取数据看北京各校各区县教育实力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