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清华招办:自主招生五校联考咋回事儿?

(2009-10-20 07:01:39)
标签:

自主招生

教育

清华

招办

考生

孟芊

高考

分类: 大学名校招生政策攻略

梦里江河引言:

    清华等五校联合自主招生,好比考生在高考可填五个平行志愿,一次考试多个机会,将吸引数以万计的优秀学生。

    有人说,报道不是说每个学生可同时选择两所学校吗,怎么等于可报五个志愿呢?梦里江河仔细看了相关报道,实际操作中,如果分数不够所报的两校,还可与另外三校联系是否够其要求。

    北大、复旦会在生源大战中失利吗?他们的自主招生各自独树一帜,只要把考试时间与“五校”错开,其招生就不会吃亏。 

 

转贴之一:

五高校合作自主招生  清华等学校率先试点  基础测试部分统一考试
http://www.jinghua.cn   2009-10-20   来源:京华时报  记者: 周逸梅

 

 

    本报讯(记者周逸梅)昨天,清华大学宣布,2010年将与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和南京大学合作自主招生。5校在通用基础测试部分统一考试和阅卷,各校还有个性化的测试和面试,选拔学生,每个学生可同时选择两所学校。

 

清华招办:自主招生五校联考咋回事儿?

 

■自主招生模式对比

 

    高校不参与笔试命题

 

    每年到自主招生时,不少考生需要奔波于多所大学间参加自主招生考试,如果碰上几所学校同时考试,就只能选择其一。考虑到5所学校在选择学生中有一些共性要求,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和南京大学决定在2010年合作自主招生。

    5所高校将在协商确定命题思路和要求的基础上,共同委托专家组完成部分笔试科目的命题和阅卷工作。5所高校不参与笔试通用科目的命题、阅卷和考务工作,也有助于提高自主招生的公信力。

    据悉,每名考生可同时申请5校中的两所学校。笔试的考点将分布在全国绝大多数省份。如果两所高校的要求都没有达到,考生还可以根据大学的规定用该测试成绩向第三所学校提出申请。如果同时通过了两所学校的自主招生,考生可根据意愿选择其一。这样,绝大多数考生将在本省完成笔试,只需参加一次考试就有机会获得不同大学的自主招生资格,降低了考生在多个大学之间来回奔波应试的成本。

 

    测试分为三个模块

 

    “5所学校进行的是合作并不是联考。”清华招办主任孟芊特别强调。与往年的自主选拔相似,5所高校将仍然坚持笔试、面试两阶段的测试方式。但测试分成了通用基础测试(General Exam)、高校特色测试(Special Exam)、面试(Interview)三个模块,简称GSI模式。

    统一考题和阅卷的只是通用基础测试模块,该模块的考试科目包括语文、数学、英语、自然科学(适用于理科考生)、人文与社会(适用于文科考生)。

    特色测试和面试则凸显5所学校不同的选拔需求。在高校自行组织命题的特色测试部分,5所高校将各自设计不同的笔试内容。

    各高校的面试则是在笔试成绩发布后各自择期进行。面试时间将尽量错开。

 

    不按总分相加排队

 

    5所学校的个性选拔对于通用基础测试部分的衡量也有不同的标准。孟芊解释,通用基础测试部分的成绩评价不仅针对考生的单科成绩,还有对考生学习成绩的诊断。因此,各科原始总分相加排队的单一选拔模式将被打破。

    考生得到的“考生评价报告”,不仅包含考生在答卷上得到的分数,还包含对这些分数意义更加明确的解释,以及对答题情况的分析,对考生学习情况的诊断,指出其长处与不足,为考生今后的学习乃至高考提供参考指导。高校可根据需要,选择合适考生。

    除了考生外,专家组还将对高校招生部门提供“大学评价报告”,包括对每一门课程考试的分析和评价,除考生每个科目的总分外,还包含考生在具体的考试内容和考查能力上的表现,作为录取的辅助参考。经过一定的程序,相关中学也可以获得“中学评价报告”,利用考试所提供的信息改进教育教学工作。

 

    >>对话·清华招办主任孟芊

 

    新模式不再只按总分录取

 

    记者:为什么5所学校会合作起来做这件事,将来会不会有更多的学校加入进来?

 

    孟芊:此次参加合作的5所高校,都是国家首批“985高校”,从学校性质和水平等方面,有一定的共性,所以一起进行尝试。目前这个方法只是个试点,还不能预料其结果,所以还不好说是不是会加入其他学校。

 

    记者:那作为反映共性的G模块会怎么样考,考些什么?

 

    孟芊:通用基础测试部分的试题要求,主要体现了5所高校作为高水平大学对选拔拔尖学生的“共性需求”,是对考生知识和能力的综合考查与评价。试题原则上以高中教学内容为主,但也不完全拘泥于高中内容;考查的内容原则上不超出高中教学大纲,但试题将更加灵活,考查的重点是考生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换句话说,是透过知识看能力。至于题目具体是什么,因为现在有个专家组,各个招办在开考前也都不知道。

 

    记者:自主招生是为了各个学校能招收到适合其个性的学生,这样回到统一考试的模式,会不会违背了自主招生的初衷?

 

    孟芊:5所高校历史传统、培养目标、办学理念、学科特色、校园文化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现在的选拔模式,也需要体现各个学校的个性。首先,虽然通用测试科目和试题相同,但是成绩的使用方法不同。例如,单科分数特别优秀的学生在部分高校将获得更多的机会,而总分较高的考生则在部分高校更有优势。

 

    S和I两个模块则更充分体现大学自身的特点。例如,有的高校在其特色模块中重点考查学生的课外知识和技能情况,有的高校则侧重于心理素质等非智力因素的考核;有的高校把面试作为重要的选拔手段,有的则仅把面试作为前两部分的一种补充。

 

    记者:对于考生来说,一次考试可以参加多个学校的自主招生,提高了效率,那对于学校来说,好处在哪里?

 

    孟芊:首先,把出题和阅卷与招办脱离开,提高了考试的公信力;其次,新模式的考试打破了只按总分录取的传统方式,有利于更科学地对考生和中学进行评价,提高了考试的科学性。

 

    记者:如今公布的是自主招生的一个新方案,具体怎么样操作,考生该如何报名,各个模块间的比重又是如何?

 

    孟芊:5所高校的自主选拔简章或实施办法等相关文件将于近期陆续发布。清华大约会在一周以后公布具体细则。

 

 

转贴之二: 

名校联考自主招生能否扩容  学生"减负"任重道远

2009-10-20 06:21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徐敏

 

  上海交通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南京大学等五所国内名校,在2010年自主选拔录取中将开展合作。五所顶尖高校首度携手,通过联考方式进行自主招生。这给广大考生带来什么?

 

  加盟高校会越来越多

 

  “如果复旦、同济、华东师大这些高校也能加入自主招生联考,那该多好。”不少上海的高三考生和家长这样说。

  目前,我国已有70余所重点大学拥有自主招生权。但是,各自为政的自主招生,演变为一场场“小高考”。许多考生穿梭于不同城市之间,不停地赶车和赶考,家长难免要陪同。这些花费是笔不小的开支。

  而这样的自主招生,对高校也是一种折腾,有的高校每年要为单独举办笔试和面试投入几百万元资金。因此,出于高校自身招生改革的需要,以及呼应来自民间的声音,“联考”应运而生。

  有关人士预测,加盟“联考”的高校,日后会像滚雪球一般越来越多。美国的SAT考试,一开始只进入少数大学的“法眼”,作为录取学生的参考依据;如今,它已成为美国高中生的学业水平测试,基本上在所有高校通用,是美国名校录取学生的重要参考之一。

 

  招生测试模式体现新意

 

  据悉,这次五校联考的招生模式也体现出相当的新意。通用基础试题的要求,主要体现五所高校作为高水平大学对选拔拔尖学生的“共性需求”,是对考生知识和能力的综合考察与评价。试题原则上以高中教学内容为主,但也不完全拘泥于高中内容;考查的内容原则上不超出高中教学大纲,但试题将更加灵活,考查的重点是考生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虽然通用测试科目和试题相同,但是五校对成绩的使用方法可以不同,这是五所高校招生个性的重要体现。例如,单科分数特别优秀的学生在部分高校将获得更多的机会,而总分较高的考生则在部分高校更有优势;有的高校将通用测试和个性测试的成绩综合计算,有的则予以分别考虑等。

 

  在高校自行组织命题的特色测试部分,五校将各自设计不同的笔试内容。在考试时间上,有的高校将这一部分与通用基础测试同期进行,有的则与面试结合在一起举行。高校特色测试、面试两个模块更体现大学自身的特点。例如,有的高校在其特色模块中重点考察学生的课外知识和技能,有的高校则侧重于心理素质等非智力因素的考核;有的高校把面试作为重要的选拔手段,有的则仅把面试作为前两部分的一种补充,不要求所有考生都参加,有的把通用基础、高校特色模块连成一体,综合考虑两部分成绩确定面试名单等。

 

  农村贫困生能否予以倾斜

 

  据悉,五校联考,笔试的考点将分布在全国绝大多数省份。这表明,有更多的考生可有机会参加自主招生,不受家庭经济条件的影响。这也是高考录取公平性的体现。“进一步体现公平性,需要高校自主招生设立多元化标准,体现对农村、边远地区学生的关怀和照顾。”21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指出。

 

  美国不少名校在录取时,有“家庭因素”一栏。那些家境贫困、父母学历低的学生,往往在这一栏中会得到加分。因为学校认为,在这样的家庭背景中成长的孩子,能取得现在的成绩更加不易,他们身上有某种潜质。专家建议,五校在自主招生时,同等考分下,是否可以对农村、贫困家庭学生适当倾斜;对于偏远地区的学生,是否可以免于面试,或仿效发达国家,采用电话面试、校友面试等方式,减少这些考生的应试成本。

 

  学生“减负”还任重道远

 

  部分名校自主招生实行联考,为一批成绩优秀的考生减了负。但沪上一些中学校长认为,高校自主招生不能仅仅为了提前争夺好生源,还应该在高考改革、为广大学生“减负”中发挥更大作用。

 

  如今的自主招生改革,并未触动高考这块“磐石”。参加完自主招生测试的考生,仍要参加高考,高考仍要承担名牌大学选拔人才的功能,因此考题的难度就降不下来。这样的后果是,一个区只有两三所市重点中学能按照高中教学计划进行教学,而大部分区重点中学、普通高中都无法“正常”教学,需要腾出许多时间加强对学生的解题训练。即便如此,在高考面前,相当一部分普通中学学生还是会被“难倒”,在高考中永远是失败者。一场文化考试、一张试卷,难以完成对所有人才的选拔。

 

  如何使自主招生与高考更好结合,让更多学生从繁重的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有关人士建议,“联考”可以扩大范围,实行多层次、多类别。研究型大学、普通本科院校、高职高专院校,可以各自组织联考,考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某一项考试。这样,高考“大一统”的格局才能打破,许多普通中学的学生才能学得轻松,更有学习动力和目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