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需要先来定义一下,这里谈的超常教育指的是孩子上小学或中学的超常教育班,而这样的超常教育班通常用较短的时间学完小学或中学常规的课程,学生得以在较小的年龄时小学毕业或中学毕业。这里不包括社会上的各种兴趣教育、智力开发教育或家庭自己的“超常教育”。
远远6岁多时考取了北京市育民小学的第一届超常儿童试验班,四年后小学毕业,接着考取了北京八中的少儿班,学习了四年后在14岁多不到15岁时中学毕业(高中毕业),参加高考。也就是说,远远经历了小学和中学两个阶段的“超常教育”。我们家长也跟着经历了这个过程。在这期间,我不断地观察,观察自己的孩子及其他孩子的表现和结果,不断地分析,试图了解超常教育对孩子素质和知识、学业的短期以及长远影响,不断地总结,看看能不能找出规律性的东西来。
首先,对于孩子将要上小学的家长们,如果觉得自己的孩子还可以的话,我建议带孩子去报考育民小学的超常儿童试验班。一般地,家长比较熟知自己的孩子,但往往并不了解别人的孩子的能力和水平,实际上就不知道自己的孩子在同龄孩子中的水平。当初,我主要是抱着了解孩子的目的去报考育民小学的。我也建议了几个同事以同样的目的带孩子去报考育民小学的超常儿童试验班和八中少儿班。
育民小学超常儿童试验班当时是每两年招收一届,每届一般大约有1300多人报名,最后录取大约33名学生。八中少儿班的报考人数和录取人数大致也是这样。报名后,要经过几轮的测试筛选,不断淘汰。除第一次的面试外,还要书面考试(主要不是测掌握知识或学业,重点在考察孩子的智力和学习能力等)、智商测试(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特有的智商测试,不同于通常的韦氏智商测试)以及最后一关的“试读”。到试读阶段,剩差不多50个孩子,试读的孩子们都吃住在学校几天,老师给孩子们讲一些他们可能从来都没有学过的知识,考察他们的反应能力和学习、掌握新知识的速度。在这期间应该还考察了孩子的自理能力和与同学们相处的能力等非智力的方面。根据试读的结果,最后确定录取的名单。如果孩子在哪个阶段没有被选上继续往下进行,学校会把孩子的测试成绩或结果告诉家长;如果被录取了,所有的测试结果对家长和孩子都是保密的。
考上育民小学超常儿童试验班的孩子一共要读四年,就小学毕业了,也就是四年要学完六年的小学课程。八中少儿班招生时会确定一个年龄段,在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大部分在小学四年级,小部分在小学五年级。在八中少儿班一共需要学习四年,即要在四年里学完小学五年级、小学六年级、三年初中和三年高中的共八年的课程。毕业后即算高中毕业,然后参加高考。从结果看,尽管这样压缩了学习时间,但育民小学超常儿童试验班和八中少儿班毕业的孩子的学习成绩都非常优秀,说明他们完全可以也有能力在相对较短的时间里掌握相应的知识;也可以看出这两所学校在挑选适合超常教育的学生的方面是非常有经验的、成功的。
这种超常教育的结果之一是孩子在较小的年纪要学到较多的知识,将来有可能与比自己大的孩子一起学习,或较早地接触社会,因此,较好的教学方法、培养孩子的自学能力、孩子的心理素质等非智力因素的健康发展、自制能力的相对增强等方面就显得非常重要了。育民小学超常儿童试验班和八中少儿班的教学在以下方面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较自由地发言和发表自己的看法;
2)相对地家庭作业较少;
3)体育课的课时比普通班为多;
4)每周五下午安排有“自然体育”课,即安排学生们外出活动,或爬山、溜旱冰、公园游玩,或参观等;记得有一次是大家乘一线地铁往西到某一站后,徒步走回学校,中途不能乘公共交通工具,也不能买吃的和喝的,以此来磨练学生的自制力和坚韧性。
说实话,远远考育民小学第一届超常儿童试验班时,完全是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们得知了这个招生机会,我们是抱着试试看的想法让孩子去报考的。但远远小学毕业时,要不要报考、要不要上八中少儿班,我当时却是有些拿不准的。我当时觉得,如果上了八中少儿班,那就意味着比一般的孩子早四年中学毕业,但同样参加高考。就算你的孩子再聪明,学习再好,别的孩子也聪明啊,别的孩子学习也好啊,你的孩子要同大四岁的孩子一起竞争考大学的机会,怎么也难说有优势;也许你的孩子在小四岁的情况下,没有考进北大、清华,如果他按部就班地学习,利用这多四年的学习时间就可以或可能考进北大、清华。另一方面,我认为大学生活对一个人学习社会交往、如何与别人打交道,学会独立生活,对于世界观的形成,都是非常非常重要的;这一点作为上过大学的我体会十分深刻。在小学和八中少儿班期间,都是与同龄的孩子在一起,但如果到大学时与比自己大四岁的孩子在一起是不是会有一些负面的影响?那些大孩子们是不是会“不带你玩儿”?孩子会不会不能融入这个团体?孩子会不会感到孤独?甚至作为男孩子,很难有谈恋爱的机会,都是大四岁的大姐姐们,谁会理你呀?从学习的成绩方面看,孩子上大学后是否能达到比自己大四岁的同学的程度甚至来与他们竞争?总的来讲,相差四岁对于学生应该算比较大的差别,但从整个人生看,四年就算不了什么;我值得为提前这四年让孩子来冒险吗?
远远考八中少儿班结果还没有出来时,我去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听学校的招生介绍,听完介绍后我带着远远在小学的成绩(包括迎春杯数学竞赛的成绩)去找学校的一位副校长,看看学校能不能同意招收远远到学校的实验班(最好的一个班)学习。这位副校长看了远远的情况后说学校从来没有招收过年龄这么小的学生,得研究一下后才能答复我。过了若干天,学校副校长通知我,已经同意接受远远到学校的实验班学习。这时,北京八中少儿班的录取通知书也到了。怎么办呢?我们就征求远远的意见,告诉他我的分析和想法,然后由他自己拿主意,决定了以后就不要后悔。最后远远选择上八中少儿班。前一段时间在公司里与大家讨论儿童早期教育问题时我提到了这件事,有同事问“你就不怕孩子不懂事而做出错误的选择吗?”其实,当时我并没有认为上八中少儿班不好,而是觉得上试验中学更好(中学毕业时只比同班大部分同学小两岁而不是小四岁)。
远远从八中少儿班毕业后以较好的成绩考入大学。我原认为他刚上大学后可能一开始成绩较一般,也许成绩排在中下游,但以后他的学习成绩才会慢慢赶上来,因为他们班许多同学都是数学竞赛的佼佼者,还有相当一部分是保送上大学的,且基本上都比他大四岁左右。但实际上他学习成绩在班上一直位于前列,并以全班较出色的成绩毕业并顺利到美国攻读博士学位。另外,在与同学交往中,我们没有看出他与其他同学有多大的差别,与同学相处很好,远远还积极参加了学校的一些社团活动,并负责做了一些组织性的工作。大四时,同学们选他做了班长,说明在同学们中有一定的威信,同学们信任他,没有另眼相看。看来,当初远远的选择是正确的,我的担心是错误的。
所以,现在总结起来,我有以下几点体会,供大家参考:(待续)
儿童早期教育系列之–要对孩子进行社会负面教育吗?
儿童早期教育系列之–孩子可以早早学数学吗?
儿童早期教育系列之–孩子需要上“好”学校吗?
儿童早期教育系列之–孩子是家长的镜子
儿童早期教育系列之–要让孩子早认字吗?
儿童早期教育系列之–永远不要低估孩子的学习能力
儿童早期教育系列之–孩子,我想对你说
儿童早期教育系列之–家长的心态最重要
儿童早期教育系列之–开场白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