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IT大洗牌
(2009-02-27 11:38:20)
标签:
it洗牌芯片便携上网本操作系统 |
2009年,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IT企业间很多原本可以平滑解决的矛盾被迅速激化,合作和共赢似乎成了过去时。能继续呈现高速增长的领域越发稀少,有实力的大企业们也到了需要重新圈地、划分势力范围的时刻。
芯片业格局重组
关于英特尔、AMD和NVIDIA之间的三国乱战这里就不赘述,本期杂志中已有很多深度的分析和评论。这里只希望谈一点,就是洗牌后的格局。在CPU、GPU 甚至芯片组被重新组合到一颗芯片里以后,英特尔的强势做法可以说已经彻底断绝了NVIDIA的后路,而AMD原以为可以倚仗的“独家优势”也很快荡然无存。现在,大家唯一能做的就是全面开战了。此外,在上网本领域摩拳擦掌的威盛,以及希望延续在可上网智能手机领域主导地位的ARM等芯片商,也重新加入了战团。在如此多的对手面前,英特尔能否一统天下?其他芯片企业如何与之周旋?这些原本可能延续数年的游戏,都很可能在2009年揭晓答案。因为,在传统PC正从IT业的中心舞台上逐渐退场,更加小巧便携的计算设备正成为当前业界仅有的几个高速增长点时,所有的芯片企业都在指望靠这一机会生存。
在这场战争结束后,整合型的芯片将改变整个计算设备的现有格局,那时一些失败者会消亡,而一些新的竞争者将会带着更新的理念诞生。
操作系统被重新定义
在更小巧的移动上网设备成为PC业新焦点时,微软将第一次真正遇到对手。谷歌的Android其实并非像很多人认为的那样只是一个手机操作系统,它完全可以运行在多种不同设备上,目前已经有很多MID设计商开始使用Android。而英特尔也有在今年内推动使用Android的上网本量产的计划。Android可以说是一个完全以上网为中心来设计的操作系统,它的很多功能目前还没有谁能效仿。与此同时,英特尔自己一手打造的基于Linux的操作系统Moblin也发布了正式版本,这款操作系统从诞生之初就是为英特尔的Atom架构量身设计,它的启动速度快、操作简单,还能够进一步减少上网本的电池消耗并提高性能。
这两个竞争对手一旦联合,将置微软于尴尬境地,他是用Windows CE来竞争呢,还是尚未正式发布的Windows 7?可以肯定的是,对硬件要求过高的Windows Vista已经退出了这个领域的竞争舞台。Windows XP?难道微软还能靠一个古董继续统领下一个新时代?现在,恐怕只能指望Windows 7这个原本并非为该领域定制的未知产品了。
操作系统的竞争一定是伴随着硬件系统同时进行的,在硬件从内核到外型都正在经历重大变革的时候,操作系统的革新也不可避免。此时,能为用户带来最舒适的新鲜体验将是制胜的关键。
终端产品回归差异化竞争
芯片和操作系统们都在如此激烈的竞争,那最终的产品生产商又会如何呢?面对激烈交火的各芯片和操作系统企业,他们是选择投靠一家,还是各不得罪呢?显然,在目前大势未定的情形下,他们不会放过任何一个机会。因此,在最终产品端,我们还会看到更多架构、更多形态的终端产品。也许,整个2009年甚至到2010年,都会呈现这种百花齐放的局面。
除了核心架构百花齐放外,功能和应用的细分更使得最终产品的形态千变万化。消费者们开始逐渐习惯去购买那些细分而专一的产品。这时我们慢慢发现已不能只把电脑分成台式机和笔记本两类,无数新的名词和分类方法将涌现。
几年前我们还在讨论IT产品同质化使得市场中千篇一律的产品们唯一能做的就是价格战。而现在,竞争的焦点又重新回到产品特色。在市场越发细分的时代,谁最能找准特定用户群的定位,谁就能生存。而要想准确地预见到每一个特定的细分市场,这样的“内功”却非一般企业所能具备。因此,这一时机再次成为大企业拉大差距,抢占更多市场先机的最好机会。
随着2009年产品差异化竞争的进一步深化,从上游到终端的所有IT企业,恐怕都难以逃过这一轮洗牌。谁能成为赢家笑到最后?CHIP相信这个机会将属于那些在创新研发方面长期投入,坚持可持续发展观并注重回报社会,同时服务意识强烈,并具备非凡洞察力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