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让地球为之躁动的世界杯大战

(2010-05-27 13:06:57)
标签:

杂谈

让地球为之躁动的世界杯大战

――历届世界杯大回放之一

让地球为之躁动的世界杯大战
1930年世界杯比赛赛场


让地球为之躁动的世界杯大战
1930年世界杯冠军乌拉圭队

    2010年世界杯离我们越来越近了,世界上几十亿人把目光紧紧地盯住了它。

    作为人类第一运动的足球似乎命中注定要有与众不同的待遇。

    1896年第一届奥运会,足球还和其他项目一样,奥运会的比赛就代表了它最高级别的赛事,然而到了20世纪初,足球的职业化在欧洲以不可抑制的速度和规模兴起并发展起来,越来越多的优秀足球运动员顺理成章地成为职业球员,而奥运会的一条重要规定就是不允许职业球员参赛。到后来,这个矛盾愈发激化,无论在球员还是球迷眼中,奥运会足球赛都已经无法代表足球的最高水平了。于是,当1928年第九届奥运会时,越来越多的国家拒绝参加了足球比赛。

    大概是受了奥运会的启迪,国际足联立刻趁热打铁,在1928年奥运会结束后召开会议,与会国几乎一致通过了一项决议,举办四年一次的世界足球锦标赛。这个决议让国际足联在日后成为了足以和奥委会分庭抗礼的庞大组织,同时更造就了一个每四年一次的狂欢节日。当时巴黎最著名的首饰技师拉弗莱尔应邀为锦标设计了奖杯,希腊神话中的胜利女神—长翅膀的尼凯—身穿古罗马的紧身束腰衣,手中捧着一座大杯。雕像高30厘米,用1800克纯金铸就,加上大理石的座基整整4公斤。凡获得锦标的国家可以光荣地保留这个奖杯四年,而另一个诱人的规定,第一个三次获得锦标的国家将有机会永久保存它。它最初的名字叫金质女神奖杯。

    当时谁也没有料到,几十年后,为了这座杯,全世界每隔四年都投人了一场场没有枪炮的战争,都会因它而使整个世界陷人了疯狂……

 

第一届  乌拉圭完美的“百年纪念品”

 

1930年第一届世界杯有关资料

举办国家地点:乌拉圭蒙得维的亚

举办时间:1930年7月13日一30日

参赛国家:共有13个国家和地区参加比赛:阿根廷、巴拉圭、比利时、玻利维亚、罗马尼亚、巴西、乌拉圭、智利、美国、法国、南斯拉夫墨西哥、秘鲁。

最佳射手:斯提比列(阿根廷)8个人球

冠军得主:乌拉圭

    观众总数:18场比赛547,308人

    1.英格兰人不屑于参加的世界杯

    尽管更多的人都认为,第一届世界杯在欧洲举办会更热闹,但乌拉圭人的热情与理由让国际足联无法拒绝,乌拉圭是1924年与1928年连续两届奥运会的冠军,实力强大,而1930年又是乌拉圭独立百年的纪念,两个理由相加让乌拉走从各申办国中脱颖而出。

    地点虽然确定,但遥远的路途却让很多欧洲球队望而却步,当时航空业不发达,有的要靠轮船远涉重洋,现代足球的鼻祖、称雄欧洲的英格兰队在那时根本看不起这项比赛,正是这种狂傲,使英格兰人至今只拿到过一次冠军。

    2.东道主分组机关算尽,让欧洲球队自相残杀

    东道主还算聪明,他们巧妙的利用了四支做客的欧洲球队,将他们分开各在一组,而乌拉圭、阿根廷与巴西三支传统意义上的强队也分开各在一组,其他球队统统以抽签决定组别。第一组四支球队,其他组均为三支。小组打单循环,第一名获半决赛权,之后采取淘汰制。

    最后,法国、阿根廷、智利与墨西哥被分到了A组,南斯拉夫、巴西、玻利维亚在B组,c组是罗马尼亚、乌拉圭与秘鲁,D组是比利时、美国和巴拉圭。

    真正的“奇迹”发生在B组,此前丝毫未引起过人们注意的南斯拉夫以2:1的比分战胜了好手云集的巴西队,南斯拉夫人的踢球天斌在那时便显露出来。

    C组中,东道主乌拉圭一出手便显示出冠军相,他们以4:O战胜了罗马尼亚,他们顺利地晋级四强。

    D组的争夺显得相对平庸,但谁也没有料到美国会以两个3:O占据了一个四强的席位,原来这次“山姆大叔”用高额聘请了不少英国的职业球员武装了自己的球队。

    两场半决赛没有再出现任何意外,两支南美劲旅阿根廷与乌拉圭以相同的比分6:l淘汰了两支黑马球队,在决赛中顺利会师,他们似乎都在决赛前找到了最佳的进攻状态。两年前奥运会决赛的一幕看来又要重演。

3.南美双雄决赛会师,没收手枪一千多支

    阿根廷有当时南美最棒的射手斯提比列,在他的带领下,阿根廷很快就占据了场上的主动,而乌拉圭则在他们的核心队长纳扎茨的率领下有条不紊地布置防守。这场比赛打的异常激烈,乌拉圭队先进一球,场内沸腾了。阿根廷队发起顽强反击,反而连进两球,后来居上,这让赶来的阿根廷球迷欣喜若狂。但是,乌拉圭队在下半场重整旗鼓,连进三球,最终令人信服地击败对手。第二天阿根廷的报纸对乌拉圭足球破口大骂,乌拉圭的媒体也丝毫不甘示弱,矛盾最后升级为两国间数年的“体育断交”。

    第一届世界杯圆满结束,决赛精彩激烈,全部18场比赛没有一场平局,虽然没有如何牵动世界,但乌拉圭的成功举办经历无疑为后来者开了个好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