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治理拾荒大军决非易事
(感谢本文合作者公安干警刘怡华先生)
治理拾荒的对策建议与剖析实例:
1、政府市场结合、疏堵结合,管建并举。拾荒大军必须加强管理。北京没有一家符合国家环保标准的废品处理厂,回收网络体系也尚不健全。目前有关垃圾产业的法规还不健全,垃圾大军有很多是街道、乡镇难以管理的“三不管”地带。
而通州区治理拾荒大军的成功经验:通州区是北京市治理拾荒大军方面较为成功的地方,市领导曾经相继前往参观。通州和其他地方一样,曾经为拾荒大军感到头疼。虽然处理废品还离不开他们,但是对环境的污染、难于管理、坑害群众、偷盗成性也大大困扰着广大群众。区委和区政府召集有关部门会诊,做出了大刀阔斧改革的决定。首先他们取缔了322家回收站,这些回收站大多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他们也知道,废品行业有需求,也是产业,采取了疏导而非堵塞的政策。通州在焦王庄、西杨庄、郝家府成立了三个大型回收市场,进行有规范的经营。区商委成立了“再生资源管理办公室”,使得这个行业有专人管理。针对拾荒大军和回收行业的顽症,他们采用了“六统一”管理:统一计量工具、统一回收价格、统一回收品种、统一服装、统一胸卡、统一车辆。这就形成了违法人员和坑蒙百姓的空间小了许多,一些不法分子借回收流窜在各个小区也受到监督。通州区绝非打击这个行业,而是疏堵结合,管建并举,他们为拾荒大军在市场附近盖起宿舍,用不高的租金租给他们,厕所和上下水一应俱全,卫生条件得到很大改善,拾荒者和废品收购者也感到环境较之以前舒适许多。几个大型回收市场不仅规模大,而且有公安、工商、税务、保安进驻,市场非常,打架斗殴的现象基本杜绝,废品、废塑料、废电器、废纸等都进行分类,便于资源的再利用。
2、分类到家、八不准收。环保专家王维平多次呼吁环境责任法律化,尽快出台《包装法》。制定一整套集捡拾、收购、分选、运输、转运、销售、加工、成品市场、检测、管理于一体的科学体系。形成政府、企业、公众三足鼎立的节约阵势。他多方游说:如果北京认真发展第四产业,直接经济效益可在11.2亿元以上,并可解决10万人就业。朝阳区东坝乡废品回收市场还在整改中,虽然这里还没有达到通州几家大型回收市场的高度,但是已经形成的经验也值得借鉴。这里一些老板原来在国有回收行业工作,后来下岗后开始自己打拼。这个废旧物资回收市场是朝阳区比较大的回收市场,有经营许可证,手续完善。占地大概有60多亩,有近90家在这里做各种各样的回收生意,从事这一生意的有600人到1000人。这个市场每年能够回收废钢3万吨以上,书本、纸板、塑料1万吨以上,但市场回收比较正规,在于他们遵守“八不准收”(铁路、油田、供电、水利、矿山、电信通信、测量专用器材和城市公共设施),严格监管所收旧物的来源,即使回收到一些建筑材料,也必须有相关部门的证明。不像有的地方,成了偷盗国有资产的销赃黑店,钢材、电缆、井盖、建材,没有不敢收的。
3、应设直接管理部门。拾荒大军发展势头迅猛,这是多年前始料不及的,所以按照常规的管理方式已经明显落后。我们问一些拾荒人员,哪些部门能够直接管理废旧物资回收市场时,他们一片茫然:“我们自己都不知道该归哪个部门直接领导,好像谁都能管我们,谁又都不管我们,警察、城管、工商、税务甚至保安都和我们有关系,可谁都不能对我们全权负责。”这个行业本来就松散,再没有专门部门管理,就更散了。如果没有人负责拾荒者审查、登记、发证、监督、管理工作,也更易造成收电缆、井盖的得不到应有的惩处,偷东西被逮住的处罚很轻,超生的无人过问,这样缺少规章制度来约束自己,也就造成了行业的混乱无序。建国以来,废旧物资回收原来是由供销系统的回收处负责管理,也承担国家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及相应管理的职能,但由于体制改革的原因,这个部门根本不实施这个功能了。现在对于回收行业的监管归北京市商委,但是如此复杂的行业不是商委一个部门能管理好的。
4、加强对拾荒流动人口的管理。刚才介绍的通州区实际上已经做了这方面的大量工作,所以强调这一点就是城区在这方面还存在着很大空间。拾荒不同于建筑、摊贩、家政服务,拾荒是流动性最大的职业,疾病传播、治安混乱、违法超生都会在流动中形成气候。因此,集中科学管理就提到了日程上。通州区的稳定出租摊位、戴证上岗、集中住宿都有值得借鉴之处,但是在人口远比通州拥挤的城区,既没有这样的生存空间,情况也要复杂得多,但是这毕竟是一个方向。
5、尽快立法,促进公司化管理,形成行业协会。由于缺少行业的法规,处理很多问题感到棘手。北京市目前成立了十三个捡垃圾公司,由于这些地方实行公司化的管理,有一个体制性的约束体系,较好地做到了治安防范,还取得很好的效益。这样可以收编很多散兵游勇的拾荒者。在公司化管理的组织基础上,应该成立协会,或者成立垃圾资源再生利用协会,并尽快立法。全国人大常委会环境资源委员会主任茅如佰先生曾经表示,全国人大常委会有建立循环经济法的计划,叫《废旧资源再利用促进法》。这样会大大有利于行业管理。
(本文摘自金汕《凝聚·低估·可持续发展――2008年奥运会对北京经济社会的影响》一书“城市管理”一章,北京燕山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