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拾荒大军与和谐社会和节约型社会――北京拾荒大军调查之七

(2008-02-27 16:14:11)
标签:

杂谈

拾荒大军与和谐社会和节约型社会――北京拾荒大军调查之七

 

 

拾荒大军与和谐社会和节约型社会

――北京拾荒大军调查之七

 

(感谢本文合作者公安干警刘怡华先生)

 

 

 

拾荒大军其实与和谐社会密切相关。在中国社会财富高速增长的同时,不同阶层和不同群体享受改革成果的机会并不公平,由此产生的城乡发展不平衡、地区发展不平衡、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等矛盾也日益突出。拾荒者本是这种不平衡中的弱者,正是通过拾荒,解决了他们的温饱,也有利于社会的稳定。1990年,穷则思变的四川巴中教师杜茂洲进京淘金。在朝阳区焦庄垃圾场,他成了一名拾荒者。1994年,杜茂洲由拾荒者变为创业者。他由自己捡到坐镇指挥到直销废品到承包垃圾场。1995年,杜茂洲拥有自己的塑料加工厂。1999年,弟弟杜茂献成立“北京茂献垃圾回收有限责任公司”。如今杜茂洲由一个月薪二三十元的教师变为拥有百万家产,拥有帕萨特及专职司机并统领着崇文区、通州、平谷、昌平、密云、石家庄垃圾地盘的老板。最可贵的是杜氏兄弟直接间接带出巴中、仪陇两县4000多父老乡亲,让他们有钱可挣,为社会的和谐作出了贡献。

拾荒大军与节约型社会同样密切相关。胡锦涛同志指示:“节约能源资源,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路子,是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就垃圾回收利用方面,上世纪80年代末,西方国家已形成相当规模和相对完善的三R产业(Recycle循环、Reuse再生、Reduce减量),而我国的三R尚在起步阶段。城市垃圾回收产业的参与者一是政府的正规军,负责清扫、收集、运输、转运和处理;二就是是拾荒大军了。北京有六个大型垃圾交易市场,每天有1万多名河北人进行交易。他们分选、收购、交易、运输、再加工资源及建立再生品市场。

他们的收入在我们看来很少,但他们创造的财富非同小可。有人说,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财富。废报纸、废塑料、废金属等一件件看似不值钱的废品里却藏着巨大的价值。据有关部门统计,北京市目前每年回收的废品大约能产生11亿元的直接经济效益,但目前这11亿元少有本地人问津,几乎都是外地来京人员“分割”。

外地来京的拾荒大军的确干了北京人不爱干的工作,他们接触肮脏却让都市人变的清洁。从产业角度讲,他们实际上在用最原始的方法干着一项朝阳产业。垃圾产业是指围绕固体废物的产生、运输、循环利用和最终处置而进行的各种产业行为。1998年《Money World》杂志在文中提出“垃圾变黄金”的专题讨论,说这个市场的潜在价值高达6000亿美元以上!北京巨大的垃圾产业的前景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他们。

通过这个“角落”课题,我们进一步了解了这些特殊人群。不管我们是否意识到这个问题的紧迫性,“都市边缘人”中的拾荒大军已经到了非重视不可的程度了。

(本文摘自金汕《凝聚·低估·可持续发展――2008年奥运会对北京经济社会的影响》一书“城市管理”一章,北京燕山出版社出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