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评价的指标
(1) 态度
是否认真、负责、努力,是否下了功夫、动了脑筋。
(2) 质量
从整体设计到具体细节是优化的还是粗制滥造的,是准确的还是有错误的。
(3)效果
是否符合学生实际,是否有效地规划和指引了教学,并取得较好教学实绩。
2 评价的途径
(1)查教案
教案是备课的直接成果,是备课的文字体现。一份好的教案既能反映出一般的和学科的教学规律,也能体现出个人的风格和特色.
教案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个人备课的态度和质量。这要从教案全部内容和书写形式两个方面去考察。
(2)听课
备课的全部设想能否变成活生生的课堂教学现实,能否取得预期的课程程效果,只有到课堂上才能见分晓。因此听课比看教案更能准确地发现备课的真实情况,特别是它的客观效果。
第一,要看教师是否按教案中的设计思路进行施教了。如果是,那效果怎样?如果不是,则表明教案设计毫无意义或者说教课与备课完全背离。
第二,要看教师施教的顺逆情况,如果进展的十分轻松顺利表明目标程度和内容难度都太低了;如果处处卡壳,进展艰难又表明上述两项指标订得过高了或者教学方法太不当了,
总之,都表明与学生实际不符。这显然暴露出了备课的问题。
第三,要看教学过程是有条有理循序渐进,还是杂乱无章信马由缰,如果后者肯定是没认真备课,没制订出合理的计划.
第四,要看对重点和难点是否处理得比较好,如果处理很糟糕,则表明备课没到位。
第五,要看知识错误多少和严重程度,如果较多较严重,就可以以判定这位老师备课是不认真的,如果堂堂如此,则说明他的素质是很低的。
(3)评教
即由学生来评价一下教师的教学进而推断他的备课态度与质量。学生是教学全程的参与者,是教师的指导、讲授、示范等种种教学行为的直接受益者,最能真切地体察到教师的指
导是有序的还是无序的,讲解是熟练的还是生涩的,示范是合格的还是蹩脚的等等,而这些无不与备课如何息息相关。可见,学生是能帮助我们发现备课问题的。
一、备课的实质
二、备课的依据
三、备课的重点
四、备课的核心
五、备课的结晶
六、备课的操作
七、备课的评价
八、备课的能力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