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故事——尊重与宽容
(2022-09-21 10:49:54)分类: 教师修养 |
有位老师在学生时代曾经犯过一次“不可饶恕”的错误。参加工作后写了一篇名为《老师,我铭记您的宽容》的感人肺腑的文章:
“笃笃,笃笃……”这时有人敲门。这敲门声无异于平地响起一阵炸雷。我无处可逃,又无法面对接下来将要发生的一切。惊慌失措的我只好徒劳地用双手抱住脑袋,钻到桌子下面的角落里,抖成一团。那持续的越来越急的敲门声像把抛向我的利剑,折磨着我本来已不堪一击的神经。
“小姑娘,你在这学校念书?”我点点头。从他的声音,我听出是教我们美术的男老师。他是一位上课生动幽默的极其年轻的教师。他就住在楼下,一定是听到了那重重的一跳,才跑上来瞧的。
“你不要露出你的脸,也不要说话。你回答我的问题用点头或摇头就行。你来这里是想找一件你想要的东西吗?”我点点头。“这东西属于你吗?”我摇摇头。“不属于我们的东西不管他价值如何,我们都不应该拿走,对不对?”我又点点头。“记住我的话,你走吧,小姑娘,明天你上学的时候,依然是个天真可爱的孩子。”我缓缓地走出门去,感觉到背上温暖的目光。我禁不住眼泪夺眶而出。是感激?是悔恨?还是兼而有之?
故事2——我也不知是谁
在某婚宴中,一位中年男士认出他小学的教师, 于是上前恭敬的说: 老师,您好!您还认得我吗?
老教师: 对不起、我实在记不起来。
学生:老师您再想想, 我是当年在课室里偷了同学手表的那位学生。
老师看着面前的这位学生, 还是摇了摇头说: 我真得认不出你。
学生:当时您叫全班同学站起来,面向墙壁,再用手帕蒙上自己的眼睛,然后您一个个搜查我们的口袋。当您从我口袋里搜出手表时,我想我一定会受到您的谴责和处罚,一定会遭到班上同学的鄙视,也将在我人生中烙下不能磨灭的耻辱和创伤.... 。
但是事情并不是如我想像的,您把手表归还给物主后,就叫我们坐会原位继续上课。一直到我毕业离开学校那一天,偷手表的事从来没有被提过或被传过。
老师,现在您应该记起我了吧。
老师微微笑说: 我怎么会认得你呢? 为了同学之间能保持良好关系,为了不影响我对班上同学的印象, 当时我也蒙上自己眼睛来搜查学生的口袋。
学生听了,紧紧抱着面前这位老师,师生俩就这样彼此默默拥抱着... 拥抱着。
给人容身的空间,给人转身的台阶, 这不止是慈悲和智慧,更是一个高超的境界。
有人指出:“孩子的自尊心如同早晨树叶上的露珠,轻轻一抖,他就会滑落。”无论是孩子,还是成人,我们都不是圣人,我们都有可能在人生的道路上犯错误,但又总会有“觉醒”的时候,在觉醒之前是否有人帮助扶一把很关键;案例中有可能所有的老师都能想到,也能做到,但最精彩的就是这位老师将自己的眼睛也蒙上——恐怕影响自己对孩子们的印象,既让学生明辨了是非,又尊重了学生的人格,表现出了一位优秀教师的良好修养和高超的教育艺术。
总评:
无论是孩子,还是成年人,我们都不是圣人,我们都有可能在人生的道路上犯错误,但又总会有“觉醒”的时候,在觉醒之前是否有人帮助扶一把很关键。
故事1中那位上课幽默而由极其年轻的美术老师的高明之处在于,既没有拉下“我”捂着脸的双手,又没有让“我”出声地回答老师的问话,而使用点头和摇头来代替——老师既不想伤害孩子的自尊,也不想认出她来,以免后来教学中改变对这孩子的态度;故事2中有可能所有的老师都能想到,也能做到,但最精彩的就是这位老师将自己的眼睛也蒙上——恐怕影响自己对孩子们的印象,既让学生明辨了是非,又尊重了学生的人格,给人容身的空间,给人转身的台阶,同样表现出了一位优秀教师的良好修养和高超的教育艺术。
故事3——含蓄地暗示
陶行知先生当年任育才学校校长时,有一次,一个女生在数学考试的一道题中少写了一个小数点,被老师扣了3分。试卷发下来后,她偷偷地添上了这一点,然后来找陶行知先生要分。先生从墨迹上看出了试卷是改动过的,可没有批评,没有当面点破,反而满足了女生的补分愿望,只是在试卷改动过的地方重重地画了一个红圈,作为一种暗示。那位女生在此暗示的警示和激励下,终于成人成才。
法国作家拉•封丹写过一则寓言,北风和南风相比试,看谁能把一个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首先施展威风,行人为了抵御北风的侵袭,把大衣裹得紧紧的。南风却徐徐吹动,顿时风和日丽,行人只觉得春温上身,始而解开纽扣,继而脱掉大衣。
总评: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用发展的观点看待每一位学生,理解其身上存在的不足,给他们多一份理解,多一次机会,多一些鼓励,这样才能从思想上宽容他们,从行动上关爱他们,并积极地引导他们调整方向,改正错误,驶向理想的彼岸。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 陶行知先生装作“糊涂”,不动声色地一个小小的暗示既使女生领会了老师的意图,又保护了她的自尊心,这看似平常的教育方式,闪现着人性的光辉。
法国作家那简短的寓言故事也告诉我们,委婉的说服比强迫更为有效,言辞激烈、声色俱厉的批评,只能让学生收缩“防线”,形成自闭。学生是正在成长中的人,他们身上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缺点是极为正常的。
宽容是爱;宽容也是教育;宽容是一种温柔的力量,它可以穿透人的心灵;宽容是一种境界,一种艺术,一种智慧;宽容是映射教师高尚师德的一面镜子,又是架起师生情感交流的一座桥梁。她能让我们的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明辨是非,改过自新,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