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质量”

(2022-04-21 15:27:17)
分类: 教育管理

    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质量”

就某一教学内容的教学而言,尽管教无定法,但还是有一定的规律可循的。实践表明,一位成熟的教师总是经历一个:建模——用模——去模——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的过程。

经过多年的探索,并受我市提倡的“学共体”理念的启发,我们总结出了一套以“任务驱动”为线条的教学思路,极大地促进了教学方式的转变。具体流程是:

任务设计→自主学习→讨论交流→自我拓展。

任务设计——就是教师的深度备课。要求从教学内容的整体上把控,对教材进行重构、精简、压缩,挖掘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尽量减少课堂的容量,以设计精要的问题作为驱动点,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一环节虽说是“教师”设计任务,但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允许学生提出自己的任务需求,更允许质疑问难。

自主学习——这一环节是指教师在课前下达学习任务,学生接到任务以后的提前准备。无论学习什么知识,预习都是最好的学习策略。其实,如果学生预习的充分,那么课堂中老师所引领学生所上的课可能都是“复习课”或者“拓展课”。(配套设计出学生的“预习单”)

讨论交流——这个环节看似是在上新课,实际是对课前预习的印证和完善,教师的作用则是学生学习的“顾问”和“引路人”。

这一环节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和合作学习能力,多是给每个学习小组下达任务。即,发挥每个学习小组集体的作用,课前下达学习任务以后,在学生课前充分预习的前提下,课上给每个小组一定的交流时间,小组组长组织本组成员讨论,达成初步的共识(当然允许有个性的认识);接着在老师的引导下,小组代表在全班内交流展示;最后教师组织学生画龙点睛地总结。(配套出示设计的“学习单”)

自我拓展——这一环节主要任务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做作业,而是:

第一,对于在课堂上没有弄明白或不太明白的同学,可以发挥小组其他成员的作用,课下继续交流。

第二,以课堂学习为基础,进行拓展性学习。以语文部编本教材为例,它的很多课文后面都安排了“阅读链接”或“资料袋”,这就为我们推荐整本书的阅读提供了方便。如,五年级上册中,《祖父的园子》一课的“阅读链接”是萧红的《呼兰河传》;《草船借箭》课后的“阅读链接”是《三国演义》选段;《红楼春趣》课后的“阅读链接”是《红楼梦》选段;《景阳冈》课后的“资料袋”是《水浒传》中人物谱……教师要很好地利用好教材的这一特点,引领学生把视野拓展到课外,进行“内容”或“表达方式”等方面的延伸阅读。(以上配有“作业单”)

通过上述的教学方式的转变,教师基本退到了“幕后”,成为学生走向真正学习的“设计者”,将学生推到了“台前”,实现了教学为未知而教,为未来而学,触及学生的心灵,让学习在学生身上真实地发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