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大洋洲的土地上之十四—在峡湾与海豚亲密接触

标签:
杂谈 |
汪永晨文图
一个地方有这么不同的评价,我们更期待着早点看到了。
又是满天的红云
http://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2/9/25/pic02.jpg
水天一色
http://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2/9/25/pic03.jpg
壮丽的火烧云
http://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2/9/25/pic04.jpg
游在火烧云映满一湖的水中
http://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2/9/25/pic05.jpg
走在去米佛峡湾的路上
http://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2/9/25/pic06.jpg
秋天的山下
http://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2/9/25/pic07.jpg
山谷的秋天
火烧云散去后,我们就走在一路都是“挂历”的路上。虽然还没有看到挂在悬崖上的银色的瀑布,但眼睛已经不够使了。善长扫拍的我,更是举着相机不离手。隔着车窗一会儿水中,一会山上地拍呀拍。
http://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2/9/25/pic08.jpg
4月是南半球的秋天
http://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2/9/25/pic09.jpg
新西兰的羊
http://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2/9/25/pic10.jpg
http://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2/9/25/pic11.jpg
草地上的生态游
http://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2/9/25/pic12.jpg
镜湖
http://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2/9/25/pic13.jpg
水中的山,水中的叶
http://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2/9/25/pic14.jpg
哪个是水中,哪个是水上?
http://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2/9/25/pic15.jpg
水中的介绍
http://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2/9/25/pic16.jpg
水中的山
蒂阿瑙湖(Te
从蒂阿瑙到米佛峡湾约2个半小时车程,一天约有10至20台巴士,车一会儿停下来拍镜湖,一会停下来,在一处叫Money
我试着拍那长3000公尺的荷马隧道Homer
http://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2/9/25/pic17.jpg
没有瀑布的雪山
http://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2/9/25/pic18.jpg
云进山
http://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2/9/25/pic19.jpg
雪白,草黄
http://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2/9/25/pic20.jpg
一条瀑布
湖光山色,朴实纯美,我们没有看到银色的瀑布,但我也同意有人这样的形容:没有钻石般耀眼的光芒,却有珍珠般淡淡的光彩,让人心生宁静。
蒂阿瑙湖的东面以连绵起伏的丘陵山村为特色;西侧则是一片宏伟旷野中的森林和山区。
普勒和默奇森山脉和蒂阿瑙湖的大部分区域,处于峡湾国家公园和蒂瓦希普纳默世界文化遗产之内。现在生活在峡湾的濒临绝种的鸟类物种:秧鸟、秧鸡、马尾鹦鹉、新西兰吸蜜鸟、食肉鹦鹉、棕头鹦鹉和斑鸠在环境保护部的照管下繁衍生息,茁壮成长。
黄眉企鹅(网上照片)
http://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2/9/25/pic21.jpg
走进桫椤林
http://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2/9/25/pic22.jpg
长在峡谷里的桫椤
桫椤里玉石般的小溪
http://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2/9/25/pic24.jpg
峡谷里的水竟会这般神秘
http://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2/9/25/pic25.jpg
桫椤
其实,这些都是峡湾国家公园的组成部分,是新西兰最大的国家公园,位于南岛的西南角,濒临塔斯曼海,占地面积12500平方千米。这里有著名的MILFORDSOUND米佛峡湾、TEANUA湖和MANAPOURI湖。
公园内呈现出一派被多次冰川作用雕磨而成的景观:峡湾、岩石海岸、悬崖峭壁、湖泊、瀑布等等。因为海湾峡地有如此错综复杂的地貌,所以被誉为“高山园林和海滨峡地之胜”。1986年,峡湾国家公园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也号称“世界八大奇景”。
来这的所有游客都会选择乘游船游览。米佛峡湾山体被垂直冰川侵蚀1000米,不论在船上仰望冰川断崖,还是空中俯瞰险峻陡峭的米特峰(Miter
http://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2/9/25/pic26.jpg
路上没看到的瀑布,在船上时看到了
http://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2/9/25/pic27.jpg
曾经的“三峡”两岸
http://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2/9/25/pic28.jpg
山水一色
http://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2/9/25/pic29.jpg
峡湾中的海豹
峡湾是由冰川侵蚀河谷所形成的。冰川由高山向下滑时,不仅从河谷流入,还将两岸磨蚀得高大、陡峭,最终成为峡谷。当这些接近 海岸的峡谷被海水倒灌时,便形成峡湾。峡湾在世界上集中分布于几个地区:北欧的挪威、冰岛、格陵兰;北美洲西岸的阿拉斯加;大洋洲新西兰南岛;南美洲智利 的南岸。
米佛德峡湾国家公园位于新西兰南岛的南端,公园内一共有14条峡湾,可供人们游览的一共有三条峡湾:米尔福德峡湾
(Milford
米佛德峡湾最深处与麦特尔峰(Mitre
http://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2/9/25/pic30.jpg
峡谷里的瀑布
http://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2/9/25/pic31.jpg
挂起来的银河和水中的河交汇
毛利人最早发现这处绝景,他们穿越米佛步道Milford
至于米佛峡湾这个名字,则来自第一个发现此处的欧洲人Captain
船上的介绍说:夏天和冬天在米佛峡湾居住的人数有相当大的差别,夏天约200人,都住在公司宿舍,没有私人房舍,冬天只剩下 50到70人左右,因为主要从事旅游业,冬天淡季,员工便回家休息,加上峡湾高山众多,此处收不到电视或收音机的讯号,是新西兰境内唯一不需付讯号费的地 方,只有报纸是每天都收得到。
http://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2/9/25/pic32.jpg
海豚跳出水面
http://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2/9/25/pic33.jpg
跳
http://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2/9/25/pic34.jpg
与我们同行
http://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2/9/25/pic35.jpg
一群(苏京平摄影)
我们真是和这群海豚不期而遇的。是回程的路上都快要结束航行的时候。虽然是偶然,但是它们跟着我们走了好一会儿。开始因为我 们的船走得也很快,豚游得也是一会儿伸头呼吁,一会儿潜入水中,根本拍不到在水面上的一刹那。可是我从1997年就开始关注中国长江里的白鳍豚,直到唯一 一头人工养护的淇淇2002年7月去世,我们绿家园为它募捐,为它找“媳妇”和它结下了浓厚的友谊。不知是巧合还是什么。后来在巴西的亚马孙秘鲁的亚马孙 我都在人家说不是看的季节,说很难拍到它们出水面的瞬间。我是既看到了,也拍到了。
http://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2/9/25/pic36.jpg
亚马孙豚拍于2011年1月秘鲁
在香港我还拍到过中华白海豚。所以今天从看到它们,我就相信我能拍到它们,果然,我拍到了。
http://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2/9/25/pic37.jpg
想睡觉吗,歇会吧
http://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2/9/25/pic38.jpg
鸭子在哪睡觉?
http://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2/9/25/pic39.jpg
湖边的暮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