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大洋洲的土地上之十一——走进淘金梦者的金矿

标签:
杂谈 |
来源:绿家园志愿者
写了十篇“行走在大洋洲的土地上”了。朋友们对澳大利亚可能多少也有一了一些了解。四月份去的我,时隔虽然已经也有四个月了,回想起来有些听到的,看到的还仿佛立立在目。
http://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2/9/21/pic001.jpg
墨尔本的早晨
http://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2/9/21/pic002.jpg
一天的开始
http://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2/9/21/pic003.jpg
早晨好
http://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2/9/21/pic004.jpg
海边的植物
在澳大利亚,现在有些地方被认为是“预留地”。那里,如今只有桉树、鲜花和蜜。
5万年前的土著人,分矮小人和高大人。头脑大的矮小人进化到了今天。可是在1965年之前,土著人没有国籍,,归动物、植物类。后引进医学界的震惊。据研究,这样的歧视,让他们骨骼的发育晚了几百年,最年长的也只有60岁。
当地华人给我们讲这些时,我们一开始老一真是很难把今天让我们羡慕不已的澳大利亚联系在一起。
不过今天,澳大利亚的土著人即使不工作,政府也给他们按周发钱。2007年当时的国家总理陆克文还向世界说了:对不起。
在当地的华人还告诉我们,澳大利亚年轻人结婚,父母是不送礼的。也没有啃老族,经济独立在那里是天经地义的。有困难可以找政 府伸手,有病看病,一切都比较简单。人们一般也没有防范意识。买东西不讨价还价。通常来说,也不存钱。周薪,每周三,冰箱里空了的家庭很是不少,因为周四 是发钱工资日。
http://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2/9/21/pic005.jpg
有动有静
http://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2/9/21/pic006.jpg
在一起
http://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2/9/21/pic007.jpg
细看黑天鹅的羽毛
澳大利亚的气候被人们形容成:悉尼,顺序播放;布利斯班,单曲播放;墨尔本,随机播放。
我们在那的四月,是南半球刚刚进入秋季。温度十分适宜。
4月23日,是我们在澳大利亚的最后一天,晚上我们就要剩飞机去新西兰。最后一天早上的雨,让我们感觉着那里的秋凉。而雨中的云却是我们在北京难以看到的。
http://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2/9/21/pic008.jpg
雨中的云
http://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2/9/21/pic009.jpg
像是根绳子
http://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2/9/21/pic010.jpg
云下荒原
今天上午,我们先要去一个100多年前的金矿,据说那个小镇今天的人,还住着当年的建筑,穿着当年的衣服生活。之后,我们还要去墨尔本皇家植物园,还要去最早登上大洋洲的库克船长小屋,今天人们可在那里参观、回忆。
http://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2/9/21/pic011.jpg
小镇的街上
参观者
http://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2/9/21/pic013.jpg
屋里的老人
http://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2/9/21/pic014.jpg
街上的老妪
http://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2/9/21/pic015.jpg
卖肉铺子
我问了街上走着的这个老太太后得知,她是志愿者,家也不住在这里,来这里只是让人们记住那170多年前的金矿生活。澳洲人真会玩。
170年前,墨尔本基本没有人居住,直到人们在墨尔本附近的疏芬山发现了金矿。这个被称为新金山的地方,一下子人满为患,似乎是一夜之间,全世界有梦想的人都涌来这里。根据历史记载,1836年,墨尔本的人口只有177人,到1851年,人口是29000人,到1854年,已经达到123000人,使当时藏金极富的美国三藩市黯然失色,可见金矿对人们的诱惑,
http://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2/9/21/pic016.jpg
下矿
http://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2/9/21/pic017.jpg
矿道
http://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2/9/21/pic018.jpg
工作面
http://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2/9/21/pic019.jpg
矿
http://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2/9/21/pic020.jpg
金
http://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2/9/21/pic021.jpg
工具房
http://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2/9/21/pic022.jpg
模仿
http://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2/9/21/pic023.jpg
炼
淘金镇是因为淘金者的需求而形成的小镇。今天这些当年的需求还在出售中。游客依然可以在疏芬山感受到当年矿工淘金的生活。
优程旅游网上称这里作为一座大型的露天博物馆,讲述的是一段伟大的历史,生动再现了19世纪中期澳大利亚淘金热时人们轰轰烈烈的生活画卷:这里有一座生机勃勃的“古代城区”,古老的商店、旅馆、邮局、作坊鳞次栉比,连卖货的店主、巡逻的员警,甚至乘凉的婴童和老妇人都是19世纪淘金小镇的装扮:走进疏芬山金矿镇,仿佛穿过时空隧道,进入了充满欲望喧嚣的19世纪。
我们几个集邮戳的人在那里,请穿着当年邮政员衣服的工作人员给我们在明信片上盖了章,成为珍贵的纪念品。
这里的商铺,有18世纪贵族服装的布店、有铁匠铺、马具店,
在这个小镇上能参与的事儿,在採矿区,可以手持淘金盆在小溪里淘金,运气好的话,真的可以带走自己掏出来的黄金,体验当时矿工们一步步接近自己梦想时的兴奋与喜悦。可惜,我们没有时间去感受那想象中的喜悦。
http://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2/9/21/pic024.jpg
街让走着
http://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2/9/21/pic025.jpg
店里问着
http://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2/9/21/pic026.jpg
店里摆着
http://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2/9/21/pic027.jpg
随时候着
http://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2/9/21/pic028.jpg
打个招呼
http://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2/9/21/pic029.jpg
闲得唱着
在小镇里走,
难怪旅游词上可以这样写上:疏芬山,一个淘金者们纷至沓来的圣地,一个生动展示上世纪在这里发生的一场轰轰烈烈的淘金热的户外博物馆。传奇的历史,高度的游客参与性,它不仅是一个旅游景点,更是一段追溯黄金历史的岁月旅程。
在那个小镇上走时,我在想,我们中国有这样的旅游项目吗?我们的矿给人们留下的印象总是矿难,有没有也能把我们带入一段难以 忘怀的情与景中呢?如果有,中国的游客就也能体验这种掏金生活中的梦想与快乐了。而旅行社也可在这样的不用花费太多,却能有收益的地方经营。我在美国的丹 佛参加过金矿一日游,在波兰还走进了一个地下盐矿。好家伙,那里面跟宫殿似的盐雕,真可让人尽情地享受艺术与生活的双重美感。里面还有一个小音乐厅,当年 那里的演出是矿工们生活中的重要内容。
http://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2/9/21/pic030.jpg
盐矿里的大厅
http://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2/9/21/pic031.jpg
当年的故事用盐雕塑讲述
http://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2/9/21/pic032.jpg
绿家园生态游在盐矿
生活中固然有很多不如人意的地方,很多艰辛。可是,把美好的一面展现出来,给人以积极向上的状态,是今天很多国家,很多商人在想尽办法做的事。这方面我们真应该向人家学习。
离开金矿,我们就走了进墨尔本皇家植物园。我们已经去过了悉尼的皇家植物园,墨尔本植物园和悉尼的有什么不同吗?
http://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2/9/21/pic033.jpg
植物园外
http://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2/9/21/pic034.jpg
花的世界
http://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2/9/21/pic035.jpg
走进植物园
走进去后马上感到了不同,这里是以园林艺术布置的,内有大量罕有的植物和澳大利亚本土特有的植物,这里鲜花盛开在你能所到之处。这占地40公顷的植物园,是全世界设计最好的植物园之一。
墨尔本皇家植物园建于1845年,园内至今留着上个世纪的一些建筑和风貌,汇聚了10000多种奇花异草。自建园以来,汇集了来自全球各地12000余类、30000多种植物和花卉,这里有澳洲所有原产植物和花卉种类,还培育出20000余种外来植物。由于墨尔本冬季没有霜冻,因此,几乎热带、亚热带、温带的所有种类的树木都可以生长。园内的植物标本室设备相当现代化,里面藏有150余万种植物标本。
http://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2/9/21/pic036.jpg
叫不上名字的花
http://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2/9/21/pic037.jpg
枝条落地的树
http://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2/9/21/pic038.jpg
落满地的叶子
墨尔本植物园还有的一大特色是,有许多著名澳大利亚和外国历史名人亲手种下的纪念树:如英国侦探小说家柯南道尔、维多利亚州总督官拉特罗布,英女王维多利亚的丈夫艾伯特亲王,澳大利亚著名女歌剧演员内利-梅尔巴,波兰钢琴家帕岱莱夫斯基,英国海军将领杰利科,英国前首相麦克米伦,加拿大前总理迪芬贝克,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丈夫爱丁堡公爵,泰国国王普密蓬等等。
自1845年开园以来,不断收集世界各地的植物,植物园才拥有了今日所见的规模。在一望无际的绿茵花园内休息,在长满自然和奇异植物的草坪和走道上散步。在奥内曼托湖边看黑天鹅在湖中游荡,那份情调,那份诗意,那份悠闲,让人流连忘返,让人感受着什么是和谐的人与自然。
http://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2/9/21/pic039.jpg
悠闲自得
http://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2/9/21/pic040.jpg
休息
http://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2/9/21/pic041.jpg
老树鲜花
http://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2/9/21/pic042.jpg
你好
我们是天都快黑的时候才到了库克船长的小屋。小屋四周是当地人精心修剪出来的树灌围墙,一看就让人觉得住在这里的舒服。但是库克船长并没有真在这住过。
http://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2/9/21/pic043.jpg
小屋外
http://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2/9/21/pic044.jpg
小屋院中
http://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2/9/21/pic045.jpg
家中
小屋由三部分组成,左面的一间是一平房,中间是二层小楼,右面是一偏房,三位一体,很是普通,没有一点特别的地方。二楼的屋脊上靠右边还修有烟囱,小屋整体不大,屋墙上还爬满了绿藤。
小屋记录了澳大利亚的历史,英国库克船长是发现澳大利亚大陆而且又是登上岸的第一个外国人,又是他第一次宣布澳洲归属英国。
小屋分上下两层结构,楼上是库克船长父母的卧室,楼下有一间是厨房和会客厅,还有一间是库克居住的小卧室。室内的陈设都按当时的情形布置。大门石梁上仍然刻著库克船长的父亲JAMES和他的母亲GRACE的姓名中的第一个字母。小屋的门口的小径旁,立着库克船长的紫铜雕像,头戴三角军帽,身穿紧身衣裤,下着及膝绑腿和扣绊鞋,左手持一纸航海图,右手握一柄单筒望远镜,深邃的目光泰然平和地凝望着远方。
詹姆斯•库克是英国一位农场帮工的儿子。他从事的第一个职业是马倌,后来在一家杂货店当店员。16岁时,库克进入惠特比船主的一家公司当学徒,从此开始了海上旅行生涯。1756年,英国与法国等国的7年战争爆发后,库克当即服役,进入皇家海军,首次越过大西洋,赶到美洲,协助进攻魁北克,显示出其非凡的才干。
1769年6月3日,金星要从地球和太阳之间穿过。英国皇家协会计划在南半球观测这个奇景,于是向海军求助,海军派出了“奋进号”。1768年8月26日库克船长率领20名水手驾驶“奋进号”开始了这次令其永垂青史的航行。
1770年4月29日,经过一年半时间的海上跋涉,库克来到当时被称为“新荷兰”的岛屿附近,发现了山脉和树木,库克判断这也许是一片新大陆。一直在岛周围绕行了9个昼夜才驶入了一片开阔的海域,即现在的悉尼植物学湾。登陆后,迎接他们的是当地土著人的长矛和石块,但当那些赤身裸体的土著人听到“噼啪”的枪声时,便迅速逃进了丛林。
这片辽阔的大陆证明了库克的推断,这是南太平洋的一个新大陆——澳大利亚。库克当即以国王乔治三世的名义宣布这片大陆归属大 英帝国所有,把“米”字旗首次插在了这片土地上。从此这个南方大陆的历史被改写了。几年后,作为英国在海外最大的犯人流放地的美国爆发了独立战争,最终导 致英国失去了北美殖民地,在这种局势下,英国国王决定将澳洲作为英国新的海外犯人流放地。
1788年1月26日,在菲利浦船长的率领下,第一批英国流放犯人的船队在悉尼港登陆,澳大利亚从此诞生。1月26日因此被定为澳大利亚的国庆日。库克船长亦被誉为澳洲的建国之父。
1934年当墨尔本建市100周年大庆时,澳洲知名的实业家拉塞尔爵士出资800英镑,将库克船长在英国的故居买下,作为礼物送给墨尔本市民。人们把这座故居小心得分拆开,把每一块建材编号,装在253个箱子里,总重量150吨,由英国海运到墨尔本,再照原样组建而成。
http://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2/9/21/pic046.jpg
街上的流行队伍
http://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2/9/21/pic047.jpg
库克船长的家
http://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2/9/21/pic048.jpg
下一代
带着对库克小屋的想象,经过了街上不知为什么的游行,和公共车上的孩子打着招呼,我们离开了澳大利亚,脑子里装下了:这里健康是全民的时尚;周三冰箱是空的;土著人不工作也可有钱花;人与自然一样重要。新西兰的秋天在等着我们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