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人文/历史环保/人文/历史 |
分类: 江河情结 |
怒江百名潜在移民访谈录(41-50)41 2006年2月22日 星期三 福贡县马吉乡不腊村 旺四业 傈僳族 http://www.nujiang.ngo.cn/Themes/Interviews/.images/41-50/image002.jpg 汪:你多大了? 旺:32。 汪:听说就在你家旁边凿这个洞? 旺:下面。 汪:那你知道要搬家吗? 旺:知道。 汪:那你愿意搬吗? 旺:政府说搬就搬,听政府的。 汪:搬到哪儿? 旺:搬到山上没有地。 汪:那你们担心吗? 旺:担心,政府让我们搬,但是没有地。我们听政府的。 汪:你家现在有多少地? 旺:包谷地是四亩。 汪:水田有吗? 旺:没有。 汪:除了种地你还靠什么挣钱? 旺:喂猪、喂鸡。 汪:你们家一年收入多少钱? 旺:1500斤粮食。 汪:钱有多少? 旺:晓不得。 马:你们家几口人? 旺:四口人。 汪:一年五六千块钱找得到吗? 旺:原来我身体好一年可以找七八千块钱,后来我身体不好,从山上掉下来了腿断了。 汪:去挖中草药? 旺:对。 汪:去医院治了吗? 旺:去了,治不好,手术做不起,钱没有,治不好。 马:这儿有去思茅的吗? 旺:去了,去了全部回来了,只有一家没有回来。 汪:一个村子有多少家? 旺:一个大队800个人。 汪:去了多少人? 旺,20多人,只有一家没回来。 汪:那家没有回来的是什么原因? 旺:他们老两口,有一个儿子,在那边死了,他们就不想回来了。 汪:你觉得他们占用你们的土地是不是应该提前通知你们? 旺:老板让我们搬我们就不搬,政府让我们搬我们就搬,我们听政府的。 汪:你觉得现在挖这些东西对你们的生活有影响吗? 旺:影响很多。 汪:有什么影响? 马:他们打洞有没有造成泥石流? 旺:有。 汪:比原来多吗? 旺:多,泥石流多。 汪:你觉得他们打洞对你们生活有没有影响? 旺:现在还没有影响,以后就不知道了。搬家就是听说,现在还不知道。 42 2006年2月22日 星期三 福贡县马吉乡不腊村 王秀颖 傈僳族 http://www.nujiang.ngo.cn/Themes/Interviews/.images/41-50/image004.jpg 汪:你今年多大? 王:27。 汪:你读过书吗? 王:读过一点,到小学六年级。 汪:如果这儿被淹了你愿意搬家吗? 王:国家需要我们不得不搬家 汪:你觉得地怎么赔给你你可以搬家? 王:不知道。 汪:比如人家问你呢?政府问你一亩地赔多少钱,六万够吗? 王:五六亩,我们够吃了,我们不吃包谷,还可以喂猪,还要找些钱。 汪:你们养猪、养鸡、挖草药什么的能挣多少钱? 王:一万多吧,有时候一年两千。 汪:孩子上学要交钱吗? 王:不交,初中就要交了。 汪:一年多少钱? 王:三四百。 汪:你们这儿上不起学的人多吗? 王:40%以上上不起学。 43 2006年2月22日 星期三 福贡县马吉乡不腊村 余新中 傈僳族 http://www.nujiang.ngo.cn/Themes/Interviews/.images/41-50/image006.jpg 马:他们修桥是做什么? 余:考察电站。 汪:你的衣服是买的还是发的? 余:买的。你们从哪里来的? 汪:我们是从北京来的。 马:你是哪个村的? 余:木展展村。 马:你们在考察的桥下面还是上面? 余:上面。 马:你知道他们考察电站,如果修电站会不会有可能搬家?? 余:可能是吧。 马:你听说过? 余:听说过,考察完了就要动工了。 马:那你们会搬到哪儿? 余:不知道搬到哪儿去。 马:你们听谁说要搬走的? 余:我听路过的人说的。 马:做电站的人有没有来通知你? 余:没有。 马:政府也没有通知? 余:没有,考察今年差不多三年多了。 马:你在这儿也是种地? 余:是。 马:你家有多少地? 余:我们家差不多五亩。 汪:修水电站要让你们搬家,愿意吗? 余:不愿意也没有办法,原来有搬到片马又回来的。 汪:回来的多吗? 余:多,全都回来了,后来搬到思茅的也完全都回来了。 汪:这里哪年? 余:就这两年,差不多去年回来的。 汪:哪年搬去的? 余:2003年。 马:思茅为什么又回来了? 余:不知道。 马:没有听说过吗? 余:没有。 马:你为什么没有选择搬家呢? 余:习惯了。 马:如果让你们搬家上面还有地方住吗? 余:上面肯定没有地方了。 汪:上面有地可以种吗? 余:上面没有地方吧。 汪:要是赔偿你们,让你们搬,淹地赔给你们钱可以吗? 余:给钱也没有办法搬。 汪:现在这儿都挖成这样了,肯定要修了? 余:我们这儿是先挖的,后来不成功。 汪:听他们说的? 余:石头不一样,又挖下面去了。 汪:勘察的来过你家吗? 余:没有,后来考察丈量了。 马:上你们家量过吗? 余:没有。前面他们勘察的时候把那儿的地破坏了,赔了一些钱。 汪:赔了多少? 余:不是我们家,我不知道。 汪:你上过学吗? 余:没有上过。 汪:这是你儿子吗? 余:是。 汪:他上过学吗? 余:上四年级了。 余:对。我爸爸死了我没有读书,所以娃娃要读书。 汪:你多少岁? 余:今年38。 44 2006年 2月23日 星期四 福贡县子里甲乡俄科罗村 德世前 傈僳族 http://www.nujiang.ngo.cn/Themes/Interviews/.images/41-50/image008.jpg 马:我们下来看到这儿正在勘探,我想问你们知不道这边会淹水? 德:听说了。 汪:听说要做什么呢? 德:听说做电站。 马:什么电站呢? 德:不清楚。 汪:您多大年纪了? 德:54。 汪:您读过书吗? 德:半年。 汪:一个学期。 马:这个村子叫什么名字? 德:结末书子。 马:水位要涨,人家通知你的还是谁跟你说的? 德:没有通知。 马:都这么传是吗? 德:是,这个村里的人大家都知道。 汪:你知道淹了会让你们搬到哪儿去吗? 德:听说搬到上江、大理。 马:是一个村吗? 德:是的,在六库下去。 马:还有什么地方? 德:思茅、大理。 马:你们去过那些地方吗? 德:没有去过。 马:上江去了吗? 德:去了。 马:感觉怎么样? 德:还可以。 马:你觉得过去可能分地给你们吗? 德:能分吧。 马:你知道上江有地吗? 德:不知道。 汪:搬家的话有担心的吗? 德:没有地,这里习惯了,到那儿比较麻烦。 德妻:不想搬,我们宁愿搬山上去。 马:山上有地吗? 德:有也不多,我们全都上去住不下。 汪:你们家现在有多少地? 德:旱地四亩,水田两亩。 汪:你现在除了种地还有什么副业吗? 德:主要就是种地。 马:搬到山上就没有水田了? 德:没有了。 马:上江有水田吗? 德:有一点,但是分不分不知道。 汪:你家几口人? 德:六口。 汪:以前修路、架电线杆子什么的占过你们的地吗? 德:有。 汪:赔偿过吗? 德:赔偿了一点包谷钱。 汪:你觉得够吗? 德:赔一点就是了,国家搞建设嘛。 汪:那让你们移民,你觉得赔多少合适? 德:他们给多少我们就要多少。 汪:那你们的日子比以前差怎么办? 德:那还是只有找国家。 汪:以前占你们的地给了你们多少苞米? 德:困难的时候给一点。 汪:并不是按照你的地赔偿的? 德:200块钱。 汪:一亩地还是一个电线杆? 德:一个电线杆,一次赔了200块钱,以后就没有了。 汪:人家说修了这个电站你们生活就会好,就会富裕了,会吗? 德:不会。 汪:为什么?不赔你们钱? 德:钱是要给,但是没有地了,不可能比原来富裕,让我们温饱就行了,只要国家需要我们也没什么话可说。 马:你们现在的生活就是温饱了,但是以后的生活不能比现在差,是吗? 德:对。 马:如果不给你们地,生活会比以前差吗? 德:我们担心。 汪:你觉得修水坝会让你们家乡更好吗? 德:不会。 汪:你听说外面有人不同意修电站吗? 德:我们什么也不知道,没有听说过。 汪:知道有一个环境影响评价法,法律要保护你们知道吗? 德:听说了。 汪:知道这个法是干什么的吗? 德:损坏了要赔偿。 汪:是环评法还是别的法? 德:不知道,只知道损坏了要赔偿。 45 2006年2月23日 星期四 福贡县子里甲乡补曲村 江玛言 傈僳族 http://www.nujiang.ngo.cn/Themes/Interviews/.images/41-50/image012.jpg 马:有几家人住在这儿? 江:30多户。 马:江里有船你看到过吗? 江:没有。 汪:您从小就生活在这个地方? 江:是。 汪:你今年有多大年纪了? 江:54了。 汪:您普通话讲得还可以。 江:不会讲,我们是傈僳族。 汪:你上过学吗? 江:没有。 马:听说过这儿可能搬家吗? 江:没有。 马:听说过吗? 恒:乱传的,当地老百姓乱传的。 马:没有人正式通知你们? 江:没有。有人来考察过,有人来量过这个房子。 马:什么时候来的? 江:大概去年七八月份,那时候包谷出尖了。 马:他们来量过。那他们有没有说他们是那儿的? 江:我们没有问过。 马:他们也没有跟你们说? 江:没有。 马:那你们就让他们量? 江:我们也没有问,他们还让我们帮他们扶杆子。 马:他们没有跟你们说他们为什么要竖这个吗? 江:没有。 马:他们也没有跟你们说? 江:没有。 马:他们是不是来量了,你们就要搬家? 江:也许吧。 马:这儿有没有跟老百姓传搬到哪儿去? 江:有的说是大理,有的说是思茅。 马:大理和思茅你们去过吗? 恒:我去过大理。 江:我一次都没有去过。 马:您去过? 恒:我去过城市,村里没有去过。 马:你叫什么名字? 恒:恒干益。 马:您也是傈僳族吗? 恒:对。 马:上过学吗? 恒:上过四年级。 马:你觉得那儿能找到种地的田吗? 恒:我们去的时候见过田地。 马:他们那儿有人种吗? 汪:现在这些地到那边你觉得还可能有你们够种的地吗? 恒:不知道。 汪:那你担心吗? 恒:不担心,国家会管我们的。 汪:要你们提要求你们有什么要求? 恒:我们都老了,我们不搬了。 汪:他们让你们搬你们不搬? 马:那你往上面搬吗? 江:我们宁可往上面搬,原来我们就住上面。 马:那上面有地吗? 恒:上面原来没有。 马:上面可以开出地吗? 恒:可能不会有了,我弟弟有地。 汪:你就挤在人家那儿去吗? 恒:我弟弟死了,去年下大雪死的。 汪:从山上掉下来还是怎么回事? 恒:碰到泥石流。 汪:当时死了多少人? 恒:就他一个。 汪:多大年纪? 恒:40来岁。 马:他的地怎么办? 恒:我管着。 马:他也有家也有孩子吧? 恒:到外面去了。 马:现在你是在种他的地,下面淹了你就种他的地是吗? 恒:是的。 汪:你现在有几亩地? 恒:三亩。 马:够吃吗? 恒:够吃,我原来是退休的。 汪:你原来在哪儿? 恒:工厂,现在每月有500块钱的退休金。 汪:除了种地你还干什么? 江:养猪养鸡。 汪:一年能有多少收入? 恒:大概一万吧。 汪:你们这儿山上可以采些草药什么的? 恒:有,我们也去,但不多,走不动了 46 2006年2月23日 星期四 福贡县子里甲乡亚谷村 包知金 傈僳族 http://www.nujiang.ngo.cn/Themes/Interviews/.images/41-50/image014.jpg 汪:今年多大了? 包:44。 汪:读了多少年书? 包:大专。 汪:读什么专业? 包:行政管理。 汪:现在在哪儿工作? 包:林业站。 马:现在种地吗? 包:种,有5、6亩。 马:水田还是旱地? 包:水田有四亩。 汪:你们知道这个地方可能要搬家吗? 包:听说过。 马:是正式通知吗? 包:没有。 汪:知道搬到哪儿去吗? 包:不知道。 汪:你是国家干部了也不知道? 包:不知道。 马:他们来量过你们的房子了吗? 包:没有。 汪:前面的人说可能会搬到大理思茅有可能吗? 包:这是马路消息。 汪:修电站把护了这么多年的林子都砍了,怎么办? 包:要致富,没有办法。 汪:你个人觉得应该修电站吗? 包:我们怒江要发展可能只能修电站。 汪:你有什么担心吗? 包:肯定担心,土地没有了,被淹着了,别的地方都不是我们的地方,是陌生的地方,担心肯定有。 马:这儿往上搬,行吗? 包:80%以上的农民想在这儿地方,因为都是土生土长的人。 马:80%的人都希望在这儿? 包:对,据我了解是这样,他们不愿意往上搬,有些土地全在江边。 马:这些人都希望留在本地,往上搬会影响生态,这是你担心的? 包:对。 汪:以前这儿修路,架电线杆子占过你们的地吗? 包:有,修路没有赔过,房子可能赔。 马:这边的电站你知道要修多高? 包:听说165米。 马:165米,你去过大理和思茅吗? 包:没有。 马:搬到那边是人家的地方,那儿能分给你新的土地吗? 包:晓不得。 马:你家有几口人? 包:我家有九口人。 马:种的地够吃吗? 包:够。 马:国家给你们救济吗? 包:没有,有些农民国家会补助一些化肥。 马:补给你吗? 包:我们不一定能给得着,我们是拿工资的。 马:但是也有过吗? 包:没有,农民有。 马:地全淹了光补给你钱你觉得可以吗? 包:不行也得行,因为政府行为。 汪:你们林业干部大概一个月有多少工资? 包:1600。 汪:你们种地家里还有别的收入吗? 包:还有点收入。 汪:一年有多少? 包:4000、5000,我们的毛收入一年一万多的收入还是有的。 汪:你有几个孩子? 包:5个。 汪:这么多? 包:我离了婚又找了一个,她有两个我有三个,还有父母。 汪:好。 汪:水电站对环境的破坏会比较严重? 包:肯定有,树砍了泥石流肯定是有的。 汪:你知道一个法叫环境影响评价法吗? 包:没有学过。 汪:你们林业的也不学? 汪:你们退耕还林做得还不错? 包:对,现在我们做了1500亩。 汪:你知道钱给到什么时候? 包:搞不清楚,反正国家现在说是八年。 汪:现在都能兑现? 包:能兑现,一年兑两次,六月份一次,十二月份一次。 47 2006年2月23日 星期四 泸水县古登乡 九前妞 傈僳族 http://www.nujiang.ngo.cn/Themes/Interviews/.images/41-50/image016.jpg 汪:你叫九什么?(未找到红色这段的录音) 九:九前妞。 汪:挺有意思。这儿名字叫前的比较多,中间的那个字和你的辈分有什么关系吗? 九:不一定。 汪:你是学校的老师? 九:对。 马:你是教几年的? 九:六年级。 马:您知道为什么要搬家? 九:说是下面要建水电站。 马:什么时候开始说这个事儿的?是去年还是前年? 九:搞不清楚。 马:修哪个电站您知道吗? 九:不知道。 马:您没有土地吧?往哪儿搬您知道吗?下面的乡都说要搬到大理、思茅,你也没有听说过?这个地儿往上面搬行吗? 九:上面都是山。 马:你在这儿住了多久了? 九:30岁了。 48 2006年2月23日 星期四 泸水县古登乡念坪村 王小英 福崇尚 傈僳族 http://www.nujiang.ngo.cn/Themes/Interviews/.images/41-50/image020.jpg 汪:有江鱼吗? 福:有。 汪:你一会儿去捕吗? 福:对。 汪:你家就在这儿吗? 福:小时候在山上,后来搬下来了。 汪:你现在就去捕吗? 福:下午。 汪:我们想随便跟您聊聊天,你多大了? 王:30。 汪:你读了几年书? 王:高中。 汪:考大学了吗? 王:高中。 马:那你现在做什么呢?种地? 王:对。 汪:有多少水田? 王:有四亩。 汪:旱地还有吗? 王:旱地是十几亩。 汪:就你们四口人。 王:对。 汪:那是你先生? 王:是。 汪:他是什么毕业? 王:高中。 汪:你们是同学吗? 王:是。 汪:家都是在这儿的? 王:德龙坝。 马:你们家是什么时候从山头上搬下来? 王:99年的时候。 马:为什么要搬下来? 王:因为上面不方便。 马:是政府让你们搬下来的? 福:是。 马:你听说还要搬家吗? 福:听说了,要修电站嘛。 汪:知道搬到哪儿吗? 福:不知道,有人说要搬到大理、思茅,有的说搬到西双版纳,还有的说搬到老挝,还有的说搬到上江。 王:还是不搬最好,我们在这儿水田这么好,搬出去不一定能分到。 汪:这儿的水田一亩地一年能打多少粮食? 福:一千斤。 汪:你们这儿的海拔多少? 福:不知道了。 汪:你去过那些地方吗?比如西双版纳。 福:没有去过。 汪:老挝是六库那的老挝河还是真正的老挝啊? 王:老挝河。 汪:除了种粮食,你们还有别的收入吗? 福:打鱼,超过两斤重的一斤50块钱。差不多10天或者10多天才打到一两条。 汪:听说打鱼要罚款了。 福:小的不能打,一斤以上的可以打,鱼有大有小。 马:你打过最大的鱼有多大? 福:三四斤。 马:那你见过最大的鱼最大? 福:他们打上来最大的有两米多,20多斤。 汪:以前政府修路修水电站占过你们的地吗? 福:没有,就电线杆子占了我们地。 汪:赔钱了? 福:没有。 汪:为什么? 福:找了政府,他们说款没有拨下来。 王:这是乱吹的,上面的钱肯定下来了,但是他们不给我们。 汪:一个电线杆子占多少地? 王:我们家占得最多了,四五根。 汪:那一根占地能打多少粮食? 福:40、50斤。 汪:一年就40、50斤? 福:那你希望赔多少? 福:不管多少,只要赔,因为那个钱不是国家出,是私人老板,建设的老板出钱。 汪:政府就不给? 福:政府说没有拨钱。 汪:你听说我们国家有一个环境影响评价法吗? 福:没有。 汪:你听说过吗?就是建什么工程要征求老百姓的意见,有这么法。 王:没有听说过。 汪:你觉得他们修是不是应该征求你们的意见,怎么赔,愿意去哪儿,你觉得他们会征求你们的意见吗? 福:不会征求我们的意见的,这都是政府统一的,都是找政府领导,不会找老百姓家。 马:那你觉得应该找你吗? 王:应该。 马:如果让你们搬你们怎么办? 福:就搬到山上,让他们赔偿我们的地。 汪:你觉得一亩地赔偿多少钱可以? 福:上江、且末一亩地是五万八千。 汪:一次给完以后就没有了,那你也同意? 福:没有办法,国家建设嘛。 王:我们这儿不一定能给这个价钱。 汪:你觉得这个价格都给不到? 王:对,肯定是不会给的。 福:江东那边修电站一亩水田最多给两万七,从这边可以看到。旱地才七千几。 马:你搬回山上,你原来的地里有没有长出树? 福:有。 马:那你搬回去树就砍了? 福:砍了。 马:那是不是毁坏山? 福:那没有办法,为了生存的建设。 汪:你们都是高中生,你觉得你们这儿穷吗? 福:穷。 汪:有人说水电可以让你们脱贫致富,你觉得会吗? 福:轮不到我们农民的头上。 马:如果让你搬到思茅、西双版纳你愿意去吗? 福:愿意,只要有地,我们农民哪儿有地就去哪儿。 马:我听说原来去思茅的又回来了,这个担心吗? 福:担心,有娃娃上学。 汪:这个地方穷,你觉得发展什么会改变现在的穷? 福:这个地方是改变不出来了,因为环境就是这样。 汪:靠旅游呢?你知道这是世界自然遗产吗? 福:知道,我们这儿没有旅游资源。 汪:这么漂亮的江还没有啊? 福:你去贡山、福贡这一带才有。 汪:前几天这儿的江就是绿的吧? 福:天晴的时候就是绿的。 汪:你们这儿的高中生多吗? 福:多。 汪:没有考大学? 福:这边环境不好。 汪:你们这样读了那么多年书的人也不想搞搞家乡建设吗? 福:现在要逐步逐步改变,以后生活慢慢会好一点。 汪:你有什么规划,怎么发展? 福:我们的规划就是要种一点蔬菜。 汪:能卖钱? 福:还要搞林业。 王:现在有人租我们的水田。 汪:你们愿意租出去? 福:愿意。 汪:你们一年一亩地能租多少钱? 王:三四千。 汪:你们自己种没有那么多? 王:对。 49 2006年2月23日 星期四 六库镇新村 杨曙光 傈僳族 http://www.nujiang.ngo.cn/Themes/Interviews/.images/41-50/image022.jpg 马:修水坝会淹到你们这儿吗? 杨:前面说搬,后来说不搬了。 马:后来说不搬了,是怎么回事? 杨:后来不搬了,说还没有决定。 汪:原来你们新村都量过。 杨:房子没有量过,小沙坝量了。 汪:你最近听说小沙坝要搬了? 杨:要搬了。 汪:说你们不搬了? 杨:不用搬了。 汪:是正式通知你们的还是听说的? 杨:听说的。 汪:你今年多大年纪? 杨:41。 汪:读过几年书? 杨:就读了一年级。 汪:原来说搬,听说有可能搬到哪儿? 杨:没有说。 汪:就是说要淹你们的地,征求你们的意见了吗?别的地方还有地吗? 杨:地量过。 汪:什么时候量过? 杨:去年下半年11月份左右。 汪:量了以后有没有说什么? 杨:没有,价格还没有谈,这个电站中央给批的。 汪:批了吗? 杨:晓不得,这两天听说批了。 马:什么时候你听说这儿不用搬? 杨:个把月。 马:你们这儿比小沙坝要高吗? 杨:地会淹一些,但是不会淹我们的房子。 汪:就是说,不搬是因为淹地不淹房子? 杨:对,就不需要搬迁。 马:但是地被淹了怎么办? 杨:那就赔钱嘛,淹的都是水田。 马:你家有多少水田? 杨:我们家有一亩。 汪:一年可以打多少斤粮食? 杨:两千斤。 汪:真是好地。 马:你觉得淹了可惜吗? 杨:可惜也没有办法 马:你觉得赔多少钱给你合适? 杨:一亩五万六。 汪:你觉得赔偿这么多钱你就可以同意吗? 杨:不同意,但是搞不赢政府,政府压力大。 汪:你们村是不是告诉你们不让接受记者采访? 杨:前段时候。 汪:你的小卖铺一年除了种地。也有一些收入吧? 杨:一年也就千把块钱,不多。 50 密计元 http://www.nujiang.ngo.cn/Themes/Interviews/.images/41-50/image024.jpg 汪:随便问问,你好,你是新村的人啊,你叫什么名字? JI:JI仁翠。 汪:这个老奶奶在家,咱们坐外面吧,老奶奶坐这儿。我们来了解一下,你叫什么名字? 密:密计元。 汪:你今年多大了? 密:36了。 汪:几个孩子? 密:两个。 汪:还有一个老妈妈,老人家多大了? 密:70岁了。 汪:你们家有多少地? 密:水田有两亩,旱地五亩。 汪:地会被淹吗? 密:水田。 汪:你什么时候听说要修水电站的? 密:03年就听说了。 汪:你们这个房子听说要拆吗? 密:水田测了。 汪:你们这个房子会搬吗? 密:这儿没有说搬。 汪:你们这个水田比小沙坝的好吧? 密:对。 汪:说小水坝一千多,你们一亩地多少? 密:最好的一千五。 汪:我们那天听他们说有两三千。 密:没有那么多,一千五六。 汪:你们量了很多次怎么补偿知道吗? 密:不知道,多长时间都还没有定。 汪:你觉得他们是不是修之前应该征求你们的意见? 密:他们前面也说了,要建要征求我们的意见。 汪:那你们担心吗? 密:担心,国家政府要建要支持,但是赔偿要合理,移民问题要解决好。 汪:比如有房子的问题,现在都不敢盖,影响你们的生活了吗? 密:一般情况现在还没有造成很大影响。 汪:对你们平常的生活有没有影响? 密:还没有。 汪:比如他们都不敢买种子。 密:我们没有这个问题。 汪:比如他们要盖房子现在都停下来了,你们家有这个问题吗? 密:没有,我们家已经建完了。 汪:这种建设不能老拖着影响你们的生活? 密:这么大的项目要建最起码要有个说法吧。 汪:比如现在要给你们发展水电可以脱贫致富,你相信吗? 密:真的有实惠了才能相信。 汪:你相信吗?你听说过别的水电站怎么赔偿吗? 密:我们没有机会出去,不知道外面的情况怎么样。 汪:那你们除了种地还做别的吗? 密:我们去附近的木材加工厂打工。 汪:一年多少钱? 密:七八千吧。 汪:那一亩地多少钱? 密:水田是五万三。 汪:你们的田比小沙坝好一点,是不是应该多一点? 密:小沙坝是六库的郊区,我们这儿靠远一点,政府规划也是这样,价格不一样,不是全部都一样。 汪:比如给你一亩地五万多块钱你觉得还可以? 密:他们卖地也就这个价格吧。我们反正生活在政府的脚下,还是要靠政府。 汪:你知道他们小沙坝村是民主法制示范村? 密:知道。 汪:你知道什么是民主法制示范? 密:就是做什么事情都要民主。 汪:怎么个民主法? 密:我们现在都是村民自治。 汪:你们的村长现在都是自己选的吗? 密:对,我们的村长组长都是自己选的。 汪:你觉得这一点合理,选的村长满意吗? 密:满意。 汪:村长真的替老百姓着想吗? 密:不能说十全十美,但是大方向还可以。 汪:那你现在在等待的过程中有没有家里急需建设的做不到? 密:我们现在也没有什么了,因为我们也建设完了。 汪:你觉得这个房子不会搬? 密:规划局也勘察了。 汪:房子勘察了? 密:不,地勘察了。 汪:他们说坡地都刨除了,石头都刨除了,你们有吗? 密:没有,我们只是下面的水田,水田都是平的没有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