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学差班的转化
(2012-12-18 15:51:30)
标签:
英语教师网英语教师网论坛教育 |
分类: 教学论文 |
推荐:英语教师网
英语学差班的转化
——谈如何利用小组合作学习
一、构建结构合理的合作小组
说实话,要把一个班级的学生编成多个“六人小组”,并开展以小组成员为主体的合作学习活动,实非一件易事。首先,我把开展“六人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设想坦诚告知班主任老师,然后对全班学生的分组进行认真的研究设计。我所任教的两个班级,一个班级54人,另一个59人,恰好能形成三大组,3人一桌,将前后两桌学生设定为“六人小组”的主体,男女学生比例要基本均衡。每个学习小组配一名优等生、三名中等生和两名后进生。优生担任组长,利于负责组织、协调本组成员的互助学习活动。当然,除考虑学生人数、性别、知识基础、学生成绩、学习能力等因素外,还要注重学生的个性特点,每组最好都安排有较为活跃,善于关心、鼓励他人的学生,这样有利于小组学习中调动学习气氛,增强合作意识。
二、实际教学中的运用
1.课前预习
上新的单元前,我将此单元中出现的重点单词平均分配给每个小组,要求他们给出英文释义、演生词、相关短语及例句。各小组成员之间分工合作,相互纠正发音、造句、采集整理有效信息。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以充分发挥,全体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学习,学习的效果大大提高,学生不仅记忆单词的效果好,而且能够联系实际生活加以应用,知识面得以延伸,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然后,由组长进行监督,对课文进行预习,完成pre-reading的问题和找出课文中的难句。正确的课前小组合作预习不仅能让学生之间取长补短,获得成就感,体验学习的快乐,从而增强英语学习的自信心,也能提高上课的课堂效率,。
2.课中活动
在课堂上,以小组为单位抽样展示尝试结论,小组汇报自学情况,一般控制在15分钟左右。
各小组的成员用英语汇报自己的预习情况,主要回答本课的学习目标和自学目标,组内成员采用轮流的形式,把各组员在自学中遇到的问题总结起来让大家一起思考、讨论;最后各小组长把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归纳起来,以便在组际交流时能解决这些问题。在小组讨论后,进行组际交流,也就是全班同学一起交流。我一般先让讨论得比较成熟的小组代表发言,汇报该组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其他各组作出补充、质疑和评价,再由各组提出本组的疑难问题,组际之间进行讨论、解答。经过一阵激烈的讨论后,学生对课文的内容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当然,在讨论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好调控,让学生的讨论始终围绕课文中心和话题,突出关键问题;最后不失时机地进行引导,师生共同对所学内容进行归纳,形成一致意见。这样,不仅使每一位学生都可以在课堂上大胆地、尽情地交换各自的看法,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和分析、判断、推理等多种思维能力;而且在不知不觉中,学生们的语言技能也得到提高,学习潜能和创造力得到发挥;更重要是培养了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克服了自我中心、胆怯等不良心理品质。
3.课后复习
学生学习和习得一门外语,是一个发展的过程,并且学生的记忆也有一个遗忘、再次记忆的过程。如果学习过程只停留在课堂上,课下没有及时的巩固与再次记忆,那么下堂课就很可能会发生“不消化”的现象。我们都有这种经历,当堂课学得再好,下次上课时也会有一部分学生发生遗忘,因为我们知道,学习语言的目的就是为了使用,光凭一节课40分钟的练习是远远不能实现的。为了能让学生及时、有效地记住当天所学的新知识,课后的反复练习是非常必要的,这时小组合作学习就可以在课下发挥很大的作用。
新单词的复习,小组可以以竞赛形式,或以拼读拼写形式,在互相帮助与监督中巩固所学。课文内容的巩固,更为适用在小组合作中,让成绩较好的学生主动帮助成绩较差的学生补缺补漏,可以使全体成员有效地提高对课堂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同时,我鼓励学生利用周末对一周所学的内容进行巩固和复习,在错题的整理和讲解上,让学生在小组中自己解决,好与差的学生都受益,还能让他们加深印象。
三、建立激励性的评价机制
实践表明激励性的评价机制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在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评价时,小组的合作表现应作为主要指标。在课堂讨论中,教师尽可能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发言,让发言人代表本组汇报小组学习的结果;在学业成绩上,教师在公平分组的情况下可以考虑用小组平均分加个人成绩作为学习小组成员平时成绩。这种捆绑式的成绩评价有利于学生加强小组合作,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学生在合作小组中,通过与同伴共同努力来确定学习目标、制订学习方案、收集信息资料,并进行分析处理、寻求问题的答案或结论。这种合作,通过相互启发、激励,发展认知能力,对一个人的合作能力与团队精神的形成具有奠基作用。英语成绩好的学生往往自告奋勇的承担内容较为复杂的工作,为了成功他们勇挑重担,他们会为集体的荣誉积极帮助有困难的学生;同时,英语成绩较差的学生,也会为小组的荣誉,不甘示弱,努力学习,做好自己的工作。久而久之,认真钻研,合作求实的学风得以养成。
四、小组合作学习中几个值得注意的事项
1.教师要在点拨、引导、干预与操控之间掌握好尺度。
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不是局外人,是学生合作的参与者,学生有问题时应及时对学生进行点拨引导。对学生的大胆质疑和想法,教师要及时给与充分肯定和鼓励,让他们心中永远充满对知识的好奇和渴望,让学生在质疑中探索、在争辩中明理、在合作中进步。但是,教师要掌握好度,只有在学生需要时才给与必要的帮助,不要过多的以自己的想法左右学生的想法,把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在学海中自由的探索知识的真谛。
2.关注学差生,树立他们的自信心。
每个班级都会有一些学差生存在,他们不但没有较好的学习习惯,而且这部分学生都缺乏良好的学习方法,他们都采用死记硬背的方法。记忆单词时他们不会与读音联系起来,记忆词义时又不放到句子中去,而朗读课文时又往往不联系上下文,不领会全文的内容,只知照本宣读,其结果往往事倍功半,收效甚微。他们学了单词不会运用,句子背熟了却不会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去。而在听课时更不会抓住关键内容,做好笔记,以便课后复习巩固。教师要在小组合作学习时,给予学差生及其所在组以良好的心理暗示和适度的语言提示,帮助学差生在本组树立自信心,将他们引上成功之路。
3.合作学习不能代替个体独立思考
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结构是:个体独立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全班统一交流。也就是说,针对新的知识、新的信息,学习者应该先独立思考,在独立思考中思维的深刻性和独创性才能得到发展;然后小组合作学习,每个人独立思考的过程和结果在小组内交流;小组交流后,各小组将个人的信息归纳、总结,由小组代表向全班汇报;最后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交流、评价。总之,要做到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同时也进行合作学习,让他们尝到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的好处。
经过一年的“六人合作学习”,两个班级不但在英语成绩上有了很大的进步,而且在班级班风、学风和个人的人格上都出现了显著的改善。有这样一个成功的例子:一位有内闭症的男生,理科的脑瓜一流,但惟独对英语产生恐惧,在小组成员的帮助和鼓励下,在性格和学习成绩两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改进。他课上能够主动的代表小组陈述讨论结果,学习成绩由原来的七十多分提高到了九十多分。
我作为教师深切的体会到:一个合作小组中,生生之间首先得学会相互宽容,建立起温情和友爱、和谐协作的人际关系。然后,期待经过一段时间实践活动的磨练,成员之间能起到相辅相成、取长补短的作用,实现认知、情感与技能教学目标的均衡达成。事实证明,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每个人在倾听他人的意见的同时又有大量的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与看法,既可保持学生个体的学习风格,又能在小组互动中通过互相交流,彼此争论,整合、共享信息资源。当合作学习者在一种“利己利人”的学习情境中一起开展有意义、有目的、有情趣的合作互动时,他们学到的就会更多,学得也就更加愉快。同时,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让我们的课堂氛围更加活跃,学生学习积极主动,参与面宽了,学生的整体水平与能力也在不断提高,并且在合作中,学生的听说能力明显提高,人际交往能力与合作意识大大增强,从而全面提高了学生的英语素质与综合语言运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