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   认识比  教学设计及反思

(2010-10-18 21:34:37)
标签:

苏教版六数上

教案含反思

教育

分类: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比的意义

 

教学内容: p68-p70例1、例2及相应的练一练,练习十三第1-5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比的意义,学会比的读写法,认识比的前项、比号和后项。

2、掌握求比值的方法,会正确求比值。

3、弄清比同除法、分数的关系,明白比的后项不能是零的道理,同时懂得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教学重点:比的意义和求比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比的意义。比同除法、分数的区别是教学的另一个难点。

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例1实物图

2、提问:“2杯果汁”和“3杯牛奶”这两个数量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你会用哪些方法表示它们的关系?

相差关系          倍数关系

二、导入新课

今天这节课,我们要在对两个数量用除法比较的基础上,来学习一种新的数学比较方法——比。(板书课题)

1、教学比的意义。

(1)师:2÷3是哪个量和哪个量比较?

师述:用新的一种数学比较方法,可以说成果汁和牛奶杯数的比是2比3。(板书)

(2)3÷2求得又是什么,又可以怎样说?

(3)小结:现在我们知道谁是谁的几倍或几分之几,又可以说成谁和谁比。

指出 :两个数的比是有顺序的。因此,在用比表示两个数量的关系时,一定要按照叙述的顺序,正确表达是那个数量与那个数量的比,不能颠倒两个数的位置。

(4)出示试一试。

提问:图中的四个比分别表示什么含义?

讨论:如果把内中溶液里的洗洁液看作1份,水分别可以看作几份?

2、教学例2

出示例题后 ,让学生填表 。

提问:小军和小伟的速度是怎样求出来的?

900:15表示什么?900:20又表示什么?

明确:900:15小军走的路程与时间的比,就是小军走这段山路的速度;900:20是小伟走的路程与时间的比,就是小伟走这段山路的速度。

3、学习比的写法和各部分称及求比值的方法

(1)师:以上我们学习了比的意义,在数学中,比还有这样的记法。

教师示范写比,提醒学生注意观察。

(2)师说明:中间的“:”叫做比号,读的时候直接读比。

(3)师:比的各部分名称是什么呢?请大家看书p53的前五节内容。

(4)提问:比各部分的名称,并板书。

 

4、除法、分数之间的关系

项目                 相互关系                             区别

比     前项     :(比号)     后项     比值     两个数的关系

除法     被除数     ÷(除号)     除数     商     一种运算

分数     分子     -(分数线)     分母     分数值     一种数

结合展示学生整理的表格,小结:

⑴比与除法、分数是有联系的:比的前项相当于除法中的衩除数,相娄于分数中的分子;比的后项相当于除法中的除数,相当于分数中的分母;比值相当于除法中的商,相当于分数中的分数值。

⑵比与除法、分数是有区别的:比表示两个数的关系,除法是一种运算,分数是一个数。

提问:比的后项可以是“0”吗?为什么?说说你的相法。

三、巩固深化

1、练一练

2、练习十三1~5题

四、课堂归纳总结:今天我们学习的是课本第68~70页的内容,同学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附板书设计:
                       认识比    (两个数的比表示两个数相除)
         相减
        3-2=1
          相除                              
        2÷3=2/3                    :   2/3
                                     前   比  后     
                                     项   号  项     

3÷2=3/2                   :   3/2(1.5)

900÷15=60         900  : 15   60
        900÷20=45          900   20   45

课后反思:

一、从生活实际出发,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引入新知。

比的现象在生活中司空见惯,例如按一定的比稀释清洁剂,加工混凝土等等都用到比的知识,在教学中联系实际生活,可以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这节课我先出示2杯果汁和3杯牛奶,学生能根据所给的数量提出许多问题,有选择把问题写在黑板上并用算式表示。牛奶的杯数是果汁的几倍,果汁的杯数是牛奶的几分之几,可以用我们学过的除法算式来解决,今天我们来研究对两个量比较的一种新的表示方法,引出比的意义教学。

二、加强知识间的联系,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在这部分中,因为分数、除法、比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教学比的意义后,让学生通过讨论、研究、发现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研究分数、比与除法的关系,掌握它们间的内在联系,形成良好的知识网络。

三、教学中注意的问题:

1、比、分数、除法的区别,比表示两个数的关系,分数表示的是一个数,除法的是一个算式。

2、体育比赛中的2:0不是比,足球赛中记录的“2: 0”的意义只表示某一队与另一队比赛各得的进球分数,不表示两队所得分数的倍数关系,这与今天学习数学中的比的意义不同,它虽然借用了比的写法,但它不是一个比
   

第二课时  比的基本性质

 

教学内容: p70~71例3、例4和练一练,练习十三第6~8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比的基本性质,并会应用这个性质把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2、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并使学生认识事物之间都是存在内在联系的。

教学重点:理解比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正确应用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

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填空

 

师:除法、分数和比之间有什么联系?

2、做复习题

师:第一题你这样做根据的是什么?(商不变的性质)它的内容是什么?第二题呢?

3、导入课题:

我们以前学过商不变的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今天我们就在这些旧知识的基础上学习新的知识。下面,我们就一起研究研究。(板书课题:比的基本性质)

二、学习新课

1、教学例3比的基本性质。

(1)学生填表

(2)体温:联系商不变的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这两个性质想一想:在比中又有什么规律可循?

(3)师生共同总结比的基本性质

演示课件“比的基本性质”

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上或者同时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4)师:你觉得哪些词语比较重要?

       0除外你怎样理解得?

2、教学例4应用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

我们以前学过最简分数,想一想:什么叫做最简分数?最简单的整数比就是比的前项、后项是互质数,像9∶8就是最简单的整数比。

出示:把下面各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12:18             1.8:0.09

(1)让学生试做第(1)题

师:你是怎么做的?6和12、18有着怎样的关系?

引导学生小结出整数比化简的方法:(演示课件出示)用比的前后项分别除以它们的最大公约数,使比的前后项是互质数。

(2)化简 (2)

师:这个比的前、后项是什么数?(分数)我们已经会化简整数比了,那么你能不能利用比的基本性质把分数比先化成整数比呢?

(3)引导学生小结出分数比化简的方法:(演示课件出示)比的前、后项同时乘以它们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就可以把分数比转化成整数比,进而化简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4)化简(3)1.8:0.09

师:想一想如何化简小数比呢?

让学生独立在书上化简,指名板演

师:那么应用比的基本性质把整数比、小数比、分数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的方法是什么?

三、巩固反馈

1、师:把71页练一练填完整

2、做练习十三8

3、出示:  选择

  (1).1千米∶20千米=(    

  A  1∶20    1000∶20    5∶1

 (2)做同一种零件,甲2小时做7个,乙3小时做10个,甲、乙二人的工效比是(    

  A  20∶21   21∶20      7∶10

四、课堂小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又学习了哪些知识?什么是比的基本性质?应用比的基本性质如何把整数比、分数比、小数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教学后记: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对数学的迷恋往往是从兴趣开始的,由兴趣到探索,由探索到成功,在成功的愉快中产生新的兴趣,推动数学学习不断取得成功。但是数学的抽象性、严密性和应用的广泛性又常使学生难以理解,甚至望而却步。因此本节课教师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引导学生用一系列的猜想来提高兴趣,增强数学的趣味性,从而引发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有了兴趣做支撑,后面的新课学习就积极主动。

第三课时  比的意义和性质练习

 

教学内容:第74页  练习十三第9~14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加深认识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能说出一个比的具体含义,能比较熟练地应用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

2、使学生认识求比值与化简比的联系和区别,以及比与相关知识间的联系和区别。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二、基本题练习。

1、比的意义。

比    前项       比号       后项       比值

除法       被除数    除号       除数      

分数       分子       分数线    分母       分数值

2、  比的基本性质。

3、  做练习十三第12题。

三、综合练习。

1、做练习十三第13、14题。

2、口答:灵活提问,用不同的方法说说每句话的含义。

(1)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的比是5:6

(2)公鸡只数和母鸡的比是2:5

(3)汽车速度和火车的比是8:9

(4)杨树棵数和柳树棵数的比的比值是1.5

(5)女生人数是男生的3/5

3、做练习十二第16题。

四、课堂小结。

五、作业:练习册

教学后记:

本堂课没有达成教学目标,重难偏离,是一堂极为失败的课,尤其是教师在第二板块上的把握,一问一答,没有给学生展现思维的空间,交流单项气氛沉闷。痛定思痛后,我认为各环节可改成如下设计:

1.深化“比与分数、除法”的区别与联系

①师:在你的印象中,蚂蚁和大象谁的力气大?现在正方认为大象力气大,反方认为蚂蚁力气大,这儿有两组数据:3克的蚂蚁能搬动450克的物体;3吨的大象能拉动4.5吨的物体。你能想办法证明反方的观点吗?

②师:根据黑板上这些互相联系的算式,你能对照表格,说一说比与分数、除法的区别吗?它们之间又有什么联系呢?(出示表格。)

③学生填写表格,然后全班交流,完善表格。

小结:刚才同学们讲了很多有关比和分数、除法和知识。如果不用表格,只是你一句我一句地讲,会有什么感觉?现在我们利用表格进行有序地系统整理,你又有什么感觉?

2.深化“化简比和求比值”的区别与联系

①师:刚才我们在解决问题的时候用到了化简比和求比值的方法,现在请你自己设计表格,自主整理“化简比和求比值”的区别与联系。

②同桌讨论:如何设计表格?然后把表格设计在练习本上。

③全班交流,完善表格。

3.沟通板块,找到知识的生长源

师:我们刚才运用列表的方法对有关“比”的知识进行了有序的整理,形成了屏幕上两大块知识内容,大家看看,它们都离不开什么运算?(除法。)

师:的确,这些数学知识彼此独立,但又相互联系,因为它们都是在除法运算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

4、自主练习,小组交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