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散记(3)一对越南外语盲在欧洲

标签:
越南人欧洲外语盲荷兰阿姆斯特丹旅游杂谈 |
分类: 我的文章 |
(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运河船、有轨电车和自行车,构成了立体的交通系统)
(用人字山墙上的铁钩加滑轮,通过窗口搬运家具)
(门窗大开)
(河边的船屋,岸上的楼房几乎都有些歪斜,年代久远了)
(自行车大国的自行车停车场)
一对越南夫妇,在欧洲旅行期间与旅游团失去了联系,他们除了越南语,什么外语都不会。干着急。
那一天,我们在法兰克福的美爵酒店照面,那男子一把抓住我的衣袖,咦里哇啦地说了一通,我只听懂了“越南”一词,我当时很有警惕,生怕他是什么歹徒或恐怖分子。听了他的“咦里哇啦”,我明白他是越南人,在酒店找老乡呢。我立即表示我是中国人,不懂越南语,但可以帮他翻译英语或法语。他还是不懂。老是指着我的脸,说“越南,越南”。莫非我的长相像是越南人,让他错以为他乡遇故人了。
第二天,发现他们两口子坐在了我们的旅游车上,原来,与旅行社失去联系的这二位,被我们捡了,加入了我们的团队。
不懂外语的越南夫妇成了导游的重点照顾对象,也成了我们关注的对象。他们听不懂英语、法语、汉语,我们就用图画来表示。例如,下午要游船游览阿姆斯特丹运河,就画上一条船,再用阿拉伯数字写上船票价格和上船时间,效果居然还不错,能沟通。
一次,要在布鲁塞尔的大广场上集合再转移,到时间不见他俩的影子。导游在广场的四个出口整整找了三个,正当我们都开始担心时,他们在第四个出口处出现了,整整迟到了20分钟。
我们在欧洲旅行期间,也接触了几位越南人,他们大多懂外语,教养也很好,想必是国内的精英阶层。但是,这两位,举止和穿戴均看不出“文化素质”来。莫不是刚刚发了财,出来欧洲开开眼的?!尽管我们不知道他们的身份,但我们还是尽量与他们交流,连比带划的。他们笑起来也很灿烂,他们摆姿势照相时也很可爱。
我们在外,常常被告诫不要与陌生人搭讪。是的,与陌生人接触总是存在有一定的危险性。所以要谨慎。
但是,如若没有人与陌生人搭界,那么,一个陌生人在异国他乡,将永远是一个无人理睬的陌生人。
即便,按照职业的规定,警察、公务员、侍者、服务员、店主等应该回答陌生人的问话,而如果没有一个行人、邻居、共同排队的人、一起在餐馆用餐的人、参观博物馆的人的互相搭讪,那么,陌生人也将永远都是陌生人,无法如鱼得水地融入到一个对他而言“陌生”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