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云南之行日记

(2008-07-20 20:49:27)
标签:

日记

云南

西双版纳

法国文学

傣族

热带雨林

杂谈

分类: 个人日记

本人近来去了云南一个星期,开了法国文学的一个小会,同时去西双版纳游玩了几天。在此发表旅游日记。并有几幅我自己拍的照片,作为插图,如有网友喜欢,也算是对得起这一趟“美丽之旅”了。

 

云南之行日记

 

2008年7月13日星期日  北京晴,昆明阴雨

与文学一起去昆明,准备参加法国文学研究会的纪念波伏瓦学术研讨会。坐的是CA4172航班的飞机。第一次见识“后”现代化的北京机场三号航站楼,实在是气派,豪华的气派,可算得上赶超发展中国家的水平了。本以为安检会很严格,所以提前两个小时到了机场,谁知道登录和安检都不费事,早早过关后便来到了卫星厅的登机口。

云南之行日记

(首都机场三号航站楼)

 

云南之行日记

(北京至昆明飞行途中见到的云团)

 

虽是现代化,硬件却也有不到位的地方。我想利用等飞机的时间,用电脑工作一下,便满地寻找电源插口,候机厅的地上,插口倒是不少,几乎每排座椅底下都有,但相当一部分是被铆钉连带卡死了壳,打不开,有的打开后没有电,好不容易才找到一个有电的,用电脑写了一篇回忆小学校外生活的文章,是答应某网友的约稿的。

12点45分正点起飞,飞行三小时,中间一顿饭,味道倒不错。沿途看云彩,白得很耀眼,拍了几张照片。大约4点钟就在昆明下飞机,真是十分顺利。

到了昆明,小小的机场依然是多年前的模样,好像离市区也不远。和谭立德一起打的进城,走春城路,白塔街,赶往市中心东风西路的云南饭店,老饭店,三星级。条件不算好,房间里不能上网。几个灯也不太亮,但卫生却还过得去。

晚饭时,已经有很多人报到了,都是法国文学研究的老同事了。晚饭后出去街上转了转,发现这里还算得上市中心,比较热闹。去自动取款机取钱,交纳会议的各种费用,又在附近转了几圈。

饭店条件不太好。室内灯都不太亮。里面摁了“请勿打扰”,外面显示的却是“请速打扫”。令人哭笑不得。

 

2008年7月14日星期一  昆明阴雨

上午开会,“纪念法国女作家波伏瓦诞生100周年学术讨论会”,就在云南饭店举行,与会者来自全国各地,约四十来人。开幕式之后,上午发言者为唐珍(浙江大学)、姜丹丹(首师大),罗国祥主持,我参与点评,在发言中已经有听众插话讨论了,气氛早早地开始变得活跃了。中午饭后休息时间长,跟文学一起去了去市中心的金马坊碧鸡坊逛街。

下午发言者有杨令飞(广西民师大)、杜青钢(武汉大学)、余中先、王静(武汉大学)、吴弘渺(武汉大学)、方丽平(广州外贸)、张弛(广州外贸)等人,分别由谭立德、杜青钢主持,仵从巨、冯寿农点评。最后,吴岳添致闭幕词。开会时间从两点半到五点半。

晚饭之后,到附近的五一路上的法语培训中心参加一个冷餐会,庆祝法国的国庆节。其实,那里离我们饭店的距离很近,但我们还是坐了大客车前往。在那里见了几个法国人,一打听,知道,大约有五十来个法国人在昆明工作学习的。这个培训中心,很像是北京的法语联盟学校。

 

2008年7月15日,星期二  晴转多云,有小雨

研讨会已经结束,今天安排的是在昆明游玩,上午去西山。多年前我们一家三人曾去过的,今天再去,把种种的记忆又给钩起来了。游人依然不算多,上山下山的路依然很窄,滇池依然很污染,艳绿艳绿的。我们拾级而上,沿路见了魁星阁,三清殿,龙门等等,我们没有一路走到小石林,而是原路返回,坐电瓶车下山。

在停车场附近,去特地看了聂耳的墓,上面有郭沫若的手书“人民音乐家聂耳之墓”。

中午在一家叫滇王宴的餐厅(西山路,离西山不远)吃饭,没什么特色,只是每人给了一小包三七粉,让我们泡在汤里尝尝鲜。

下午实际上没有旅游活动,去走了两个旅游购物定点单位,一是展览中心的“翠玺珠宝”,买翡翠玉石的地方,就在昆明剧院的旁边;另一个是咖啡购物中心和干花市场。

每个点都停车一个多小时,但我们只花二十分钟就转完了(或购物或不购物)。

回城的路上,赶上了堵车,堵得严严实实。听说昆明人的人均汽车占有辆是全国第三。怪不得下班时候,堵得水泄不通。

晚上去一家叫建新园的老字号吃云南米线,传统的吃法很是独特:一人发一个汤碗,是鸡汤(有人说是猪骨汤),另有六个小碟,分别是鹌鹑蛋、肉片,鱼片,火腿等,还有一个气锅鸡碗,一碟豆腐韭菜,加入汤中,再加作料,便成了大碗米线。我吃得满头大汗,下楼后在小雨中直觉得凉爽。

今晚上,开会的人里有一半出发坐火车去了大理,准备游丽江和香格里拉,我们另一半人则是明天坐大巴去西双版纳。

云南之行日记

(滇池边上的别墅:从西山上往下看)

 

2008年7月16日,星期三  多云,有小雨            昆明——西双版纳

今天坐了十个小时的大巴,从昆明一直来到西双版纳。

一早退房离开云南饭店,8:30上车,坐比较松快的大巴,离开昆明走高速公路去西双版纳,大约19点左右才到达景洪,除了中午吃饭休息,路上开了大约九个小时。

云南的道路还算可以,我们基本上都走在高速公路上,经过呈贡、玉溪、峨山、墨江、宁洱、普洱等。一路上只是观看野景,排了一些照片,晚上到旅馆后整理时发现,照片的质量都不太好,主要原因有二,一是车中拍的,车速快,相继抖动,二是车窗有反光和污点,影响照片质量。

中午饭在一个叫甘庄的地方吃的,很简单,偏辣的。桌子、房间都是油腻腻的。饭后吃了一些芒果,味道很好。

下午从墨江到普洱(原叫思茅)的一段路还没有修好高速,是213国道,不太好走,影响了行车的速度。

下榻于景洪的永兴(锦鹏)大酒店,三星级的。晚饭后,在景洪的大街上走了走,主要是勐泐街和宣慰大道,一直绕到孔雀湖的边上。

 

2008年7月17日,星期四  多云间晴,有小雨            西双版纳

今天我们这些“猫哆哩”、“骚哆哩”(傣语中男士和女士的说法)在西双版纳游玩,在车上也学了一句问好的话,是“Savadika”,因为跟法语很相近,所以很快就记住了。

上午去的是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它位于景洪东偏南方向的勐仑,建于1959年,综合了云南热带雨林地区的各种植被。一共有三十多个园,我们只参观了其中的七个。其中不少的植物现象还是第一次见到。给我映象比较深的有“绞杀现象”即藤缠死树(美人抱将军),还有气根、高大的油棕、椰子树等等。在一个小小的岛,竟然还有长臂猿生活在树上。

走在植物园里面的时候,又赶上了一阵大雨,淋得人裤子全湿了。最后去看了一眼“热带雨林民族文化博物馆”。里面有复制的傣人生活的竹楼卧室。

下午去的是橄榄坝傣族村。先参观了村里的寺庙,不大不小的,里面还有和尚。再去参加泼水节活动,所谓的“天天泼水节”。然后在一个演出大厅(半露天)的观看傣族民族风情演出,有服饰表演、歌唱、舞蹈,气功等等的表演。最后是参观傣族民居,上了一户人家的竹楼,在客厅中坐了坐,买了她家的一些小玩意。

云南之行日记

(傣族人居住的高脚楼)

 

晚上回景洪,车程一个小时。不幸的有一事,我们团队中的郑敏把相机给丢了,可能是丢在了橄榄坝的村寨中。

在城里吃饭。晚上去剧院,观看文艺表演“勐巴拉娜西”。其广告语称“世界歌舞看中国,中国歌舞看云南,云南歌舞看版纳,版纳歌舞看《勐巴拉娜西》”。我觉得表演还算不错,跟几年前在丽江看到的“丽水金沙”可以媲美。不过,听当地的出租汽车司机讲,导游可能从中拿了很大的回扣,一张票120元或180元,他们会赚上三分之二。罢罢罢,不去管它了。

云南之行日记

(高大的乔木,叶子几能遮天)

 

2008年7月18日,星期五  多云间阴雨,有大雨        西双版纳

今天上午去的是景洪市内的花卉植物园,与昨天看到的大同小异,但今天一直有雨水落下,哩哩啦啦的。小小的影响了行走,大大地影响了拍照。门口有个翡翠商场,属于旅游购物景点,内中有一块翡翠,出价888万元,这块绿色的菩萨玉石,让我们,尤其是让我们团队中的小孩杨霁霄(小名壮壮),直唠叨太贵了。

中午在城里吃饭。下午去的是野象谷热带雨林景区,在勐养附近,大约一个小时的车程。先看驯象的表演,一共四只大象,表演了踢球、按摩等等节目。

然后排了好长时间的队,上索道站,坐缆车从空中看热带雨林,谁知本来半小时的索道路途,才走了一半,就在半空中遇到了大雨,把我们困在小小的双人缆车中,只得张起雨伞,挡住暴雨,本来炎热的天气,也顿时清凉了起来,把我们在半空中冻得发抖。雨季来到西双版纳,竟然碰上了这样的经历,实在是难得,也属于一种宝贵的经验。

暴雨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下了缆车不多久,鱼就停了,我们得以一路半走半看,往山下走。在野象博物馆,又遇上了一阵大雨,幸亏我们在室内,没有淋着。

晚上在景洪市内澜沧江边的一家餐厅吃风味“傣家菜”,有歌舞表演相伴,当然,是很业余的那种。这顿饭是几天以来最像样的一顿,有蚂蚱、炸牛皮,猪脸肉、野菜、干撕牛肉,烤鱼、红白米饭、菠萝饭、笋皮、饺子,荷叶甜年糕等等。吃了一个饱。

晚饭后,又去了一个购物点,除了专门吆喝买菜刀之外,又有超市专卖土特产,把人搞得筋疲力尽的。反正是西双版纳的最后一个晚上了,累就累吧。

 云南之行日记

(酒瓶棕榈)

(空中俯瞰芭蕉树)

云南之行日记

 

2008年7月19日,星期六  多云间晴,有雷雨            西双版纳——昆明

今天离开西双版纳,坐大巴返回昆明,说是由于上坡路多,需要十个小时的路程。我们上午8点多开车,晚上约7点到昆明,由于是回程,大概心中有数了,所以一路上不怎么觉得路长,反正比来西双版纳的时候感觉要快得多了。中午在墨江附近吃的饭。路边的小摊子上卖芒果的三元钱一公斤,很便宜的,买了些。

晚上到昆明后,在关平路的一家叫“山间灵香”的餐厅吃菌汤。一张桌子上放一个火锅(鸡汤作底料),放入六种蘑菇(有牛肝菌、茶树菰等等、根据价钱不同,蘑菇的种类和数量也不同),分三次食用,另外还有饺子、面条、面疙瘩、青菜等等。涮着吃,很是鲜美。这令我回想起了几年前来昆明时也吃过菌汤,好像也是类似的过程,很可能就在同一条街。

晚上依然回住在云南饭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