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会赛场无广告
余中先
最近,我在健身俱乐部的更衣室里听到几个同为“练友”的小商人在聊天,大致是说,像我们这样的小商家是搭不上北京奥运会的东风了,想借奥运会做广告都不成。奥运会的广告都被那些大商家垄断了。
我当时就对他们说,不要嫉妒,大商家再做广告也不能破坏奥运会的人文精神,它们没有一个广告能进入比赛场馆。
“这怎么可能?到时候,奥运会的赛场还不全是那些大商家的广告?”
“别老冒了,赛场根本不允许有广告的。”
“怎么可能呢?奥运会不做广告,那还什么时候做广告?”
“是啊,不是都说,奥运会是最好的商机吗?”
“……”
“老兄,不要不相信,你去看一看电视转播的历届奥运会比赛吧。看一看到底有没有广告。”







(历届奥运会会徽或图标组图之一:1896-1928)
过了几天,“炼友”们又在俱乐部的更衣室见面。
“那件事,没错吧?”
“哪件事?”
“奥运会赛场做广告呀!”
“真邪了门了,你说希腊人、澳大利亚人怎么都那么傻,怎么谁都不在奥运会赛场做广告呢?”
“岂止是雅典和悉尼,你没看,亚特兰大、巴塞罗那、汉城不也是都没有广告吗?”
“这么说来,咱们北京奥运会也不让做广告了?”
“至少在比赛场馆里不会有广告。”
“那比赛场馆里都会有什么广告,我是说,总该有标语,文字什么的吧。”
“你没看,雅典、悉尼他们都有什么吗?”
“谁看得懂那些外语呢?”
原来不懂。于是,我折合稍稍懂一点外语的人,只得简单地把雅典和悉尼比赛场馆的那些文字内容告诉了那么健身的朋友。




(历届奥运会会徽或图标组图之二:1932-1968)
仔细一想,可能好多国人心中也会有这一误区。奥运会比赛场不应该大做特做广告吗?这对中国的企业来说,不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吗?
原来,奥运会自有奥运会的规矩,作为各国运动员竞技的场地,场馆中不允许有广告,是国际奥运会的规定,应该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既符合奥林匹克精神,又符合人类和平、共同繁荣的精神。
如此看来,我们中国人到时候一定也不会违反奥运会的宗旨,到了2008年8月8日,在北京的所有奥运会比赛场地上,我们恐怕只能看到这样几种文字和图案:
国际奥委会的“五环”会徽;
本界奥运会的名称(第29届北京奥林匹克运动会);
本届奥组会的标记(中国印“京”字),以及“2008北京”字样;

奥运会传统口号:更快更高更强(通常以其拉丁语形式:Citius Altius Fortius)
国际奥委会和奥组会规定的其他口号(比如说,可能会有“新北京,新奥运”)。
当然,这些文字,可以是法语(国际奥运会官方用语之一)、英语和东道主国家的语言(汉语这一次很沾光)。
而奥运会吉祥物(福娃)能不能出现在赛场,还恐怕是一个问题!!!
观众们也不要忘记,你们不可能在北京奥运会的排球比赛场地上打出“XXX酒祝中国女排马到成功”之类的标语,因为,这已经是一条商业广告了;你们也不能在田径赛场上挥动“XXX方便面为刘翔加油”,首先在进入场馆时,这恐怕就通不过。



(历届奥运会会徽或图标组图之三:1972-2004)
对奥运会,我不看重的是哪个国家能拿最多的金牌,而是全人类的共同参与;我不看重组织工作的万无一失,而是希望能在老百姓带来欢乐;我不看重政府部门对比赛期间交通便利和空气质量的苛求,而更希望北京人能借此东风,从此在日常生活中得到更多的实惠。
地铁网的建设、志愿者队伍的建立,人们文明程度的提升,都应该是我们对奥运会以及后奥运时代的期待。
而对奥运会比赛场馆无广告的司空见惯,应该是我们国民素质提高的标志之一。
奥运会,还是少一些商业气氛为好!
参加奥运会,还是少一些商业激励为好!
举办奥运会,还是少一些商业利益为好!
我们看奥运会,还是少一些商业符号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