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全运会2000亿奢华铺张意义何在杂谈 |
分类: 说东道西 |
从报上获悉,前不久结束的第11届全运会,山东省花了2000多亿。这让我和周围的同事们咋舌。一个国内的体育运动会,竟要砸2000多亿,让人不得不对其意义进行一番思辩。
创办于1959年的全运会,其宗旨是“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推进全民健身运动,促进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五十年过去了,我国的竞技体育水平是站到了世界的前例,但群众体育又如何呢?仅以此次全运会为例:首先,参赛的运动员都职业化了。虽然第11届全运会提出了“和谐中国,全民全运”的口号。但看看参赛的运动员,不是国家队的,就是省市运动队的,几乎没有业余运动员的身影,群众体育似乎与全运会没有了关联,有的只是开幕式上的群众体锻的影像和点火时的象征性表演;其次,运动的目的已经不是单纯的健身强体,而是为了争夺金牌和利益。各运动队争金夺银,表面上是显示一种实力、体现一种水平,实质上是一种虚荣的攀比和物质利益的争夺,哪一个运动队奖牌拿得多,其省市领导脸上便会风光八面,在某些事情上便会有较多的话语权;哪一个运动员获得了奖牌,回去后必然会得到几十万现金的重奖。这种重奖牌、重物质奖励的做法,早已把“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精神抛在了脑后,催生的是不正当竞争手法的五花八门;第三,运动精神得不到强化。相比于奥运会的“更快、更高、更强”,全运会同样要体现顽强拼搏,不断进取,奋勇向前的精神。但此次届全运会,“黑哨”频吹,“兴奋剂”频现,“内幕”频传,失去了体育本身的纯洁,体育精神鲜有体现,更得不到强化。2000亿的巨资投入,得到的仅仅是参加各类国际比赛前的热身,还有那一连串不和谐的音符,与全运会创办时的初衷——发展群众体育运动,相去甚远。着实让人郁闷!
记得第11届全运会开幕后,香港的报纸就提出了尖锐的批评:全运会没必要搞得像奥运会(11届全运会开幕式是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备选方案之一)。国内运动会的奢华让香港人感到吃惊。据悉,下届全运动会举办地辽宁,也已经预算出12届全运会投入为2000亿。呜呼,奢靡之风开始蔓延,我等小老百姓唯有摇头叹息!难道就不能办一个节俭的全运会,省下几百个亿,能为贫困地区做多少事,解决多少问题。扶贫与办奢华的全运会,两者的意义,孰大孰小?该是不言而语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