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至【蜀中】行:静寂如初(三)

(2014-11-13 22:17:48)
标签:

荣县

大佛

资中

重龙山

资阳

分类: 驴行天下-四川盆地

【蜀中多大佛】

 

荣县最有名的要属荣县大佛
这尊高度仅次于乐山大佛的造像
开凿于唐朝年间,是现存最大的现世佛
不过就像世界上所有第二名的悲哀
人们往往只知状元,而忽略了榜眼

 

其实放眼整个巴蜀地区
都是全国石刻造像最集中的地方
四川境内超过十米的大佛
更是达十八尊之多

 

荣县大佛偏居县城的东郊
清晨来的时候游人还很少
相对于人山人海的乐山大佛
这里倒是显得有些落寞

至【蜀中】行:静寂如初(三)
大佛凿刻于半山之上
即便在景区之外都能远远望见
不过大佛静坐于楼阁之中
只露出一个略显诡异的头

至【蜀中】行:静寂如初(三)
沿着陡峭的阶梯,进入大佛寺
荣县大佛依然有点犹抱琵琶半遮面
后人修建的护身楼距离石刻太近
以至于无法一眼望见完整的佛像

至【蜀中】行:静寂如初(三)

至【蜀中】行:静寂如初(三)

至【蜀中】行:静寂如初(三)
登护身楼而上,大佛雄姿层层展现
细看之下,荣县大像其实有点吓人
并不像乐山大佛一般的慈眉善目
大抵是风化严重或是仰望的缘由
佛像呈现的只有红唇和大鼻孔
有眼无珠的眼睛更是让人不寒而栗
也许这就是佛像威严的一面
不过还是有点拒人千里的感觉
至【蜀中】行:静寂如初(三)

至【蜀中】行:静寂如初(三)

 

至【蜀中】行:静寂如初(三)


至【蜀中】行:静寂如初(三)

登上最高的平台,梯步依然险陡
人与大佛相比自是显得各种渺小
不过我已经无心欣赏这个丑陋的佛像
更愿意站在平台之上远眺荣县的远山近水
至【蜀中】行:静寂如初(三)

至【蜀中】行:静寂如初(三)

至【蜀中】行:静寂如初(三)

至【蜀中】行:静寂如初(三)


至【蜀中】行:静寂如初(三)

 

至【蜀中】行:静寂如初(三)
出护身楼,左上莲台
岩壁上是风化得更为严重的佛窟
头部均已损毁,看不出实际内容
至【蜀中】行:静寂如初(三)
绕行山后小路可以直达大佛山顶
山顶并非平台,而是掩隐林木之中
唯有简陋的亭阁相伴,略显无趣
至【蜀中】行:静寂如初(三)

至【蜀中】行:静寂如初(三)
透过林间,可见远山古塔
掩映在一片新建住宅之中
显得突兀而沧桑,此即为镇南塔
至【蜀中】行:静寂如初(三)

至【蜀中】行:静寂如初(三)

至【蜀中】行:静寂如初(三)
佛山右侧山路则更为陡峭
夹杂着连绵雨水与湿滑青苔
不得不小心翼翼的扶栏而下
至【蜀中】行:静寂如初(三)
与莲台相对的是啸台
同样是一些风化严重的佛龛
棱角分明而繁复的雕刻历经岁月
如今已变得圆滑而逐渐回归山体
至【蜀中】行:静寂如初(三)

至【蜀中】行:静寂如初(三)
出大佛寺时间尚早
索性返程寻路镇南塔

 

不过刚才在大佛山上
看着不远的距离
实际走起来还是蛮远的
山不算高,但是却相当泥泞
走得脚步越来越重,最后满脚都是泥
至【蜀中】行:静寂如初(三)
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困惑
就是居于山中便会辨不清方向
倒不像山上眺望一般清晰
好在路遇山中妇人,得以指明方向

 

这独据龙头山巅的宋塔
虽贵为全国重点文保单位
却明显已经少有人至
方形须弥座基上荒草遍布
歪歪斜斜得垂暮而逝
至【蜀中】行:静寂如初(三)

至【蜀中】行:静寂如初(三)

至【蜀中】行:静寂如初(三)
龙头山靠近城区一侧
山势更为陡峭
如没有山亭的隔离
几乎是直上直下

 

想来四川几乎每一个小城
都会有这样的一座风水古塔
怀抱山势与水流,护佑着一方乡情
风水固然有迷信的一面
但其实也是一定科学的体现
至【蜀中】行:静寂如初(三)

至【蜀中】行:静寂如初(三)

【县城的精神世界】

 

因为今天要赶到资阳
第二天要参加朋友的婚礼
所以从荣县出来就直奔高速
至【蜀中】行:静寂如初(三)
去资中是个意外
正好顺路解决午饭问题
县城不大,一条苌弘路直抵老城
至【蜀中】行:静寂如初(三)
苌弘是谁,并不太知名
后来脑补才知道
他竟然是孔子的老师
苌弘化碧的故事
更是精诚忠正的典范
所以即使名不见经传的小城
其实也有着自己的精神世界

 

资中的精神世界还不止于此
老城相依的重龙山便是资中的圣地
山势始于老街的文、武庙
作为清朝古建筑的遗存
两者均是新近的全国文保单位
红墙、琉璃饱经着岁月蹉跎
斑驳的庙宇大门紧锁
只能隔着栅栏一窥究竟
至【蜀中】行:静寂如初(三)
和山下的文武庙相比
半山上的东岳庙则已经改建成学校
一脉相承的建筑已是摇摇欲坠
至【蜀中】行:静寂如初(三)
停车毕,进入重龙山

至【蜀中】行:静寂如初(三)
山不在高,有庙则灵
位于山顶南侧的永庆寺
便是这一山的灵气所在
不过介绍所说的明朝建筑
已经改造得看不出太多古意
珠罗纱窗的精舍围绕着天池净水
寺庙空旷而安静得有点诡异

至【蜀中】行:静寂如初(三)

 

至【蜀中】行:静寂如初(三)

至【蜀中】行:静寂如初(三)

至【蜀中】行:静寂如初(三)
唯有老旧的牌坊和柱碑
还有些许苍老的气质
感怀着人间烟火的侵染
至【蜀中】行:静寂如初(三)

至【蜀中】行:静寂如初(三)

至【蜀中】行:静寂如初(三)


至【蜀中】行:静寂如初(三)
恰逢僧人与居士念经祈福
沉静如水的磬声与梵唱声
使得庙堂也回荡在神秘之中
至【蜀中】行:静寂如初(三)
重龙阁是山北侧的制高点
虽为后人所建,却也修造出了几分古意

至【蜀中】行:静寂如初(三)


至【蜀中】行:静寂如初(三)

至【蜀中】行:静寂如初(三)
登阁而上,难得的好天气
一扫前几天阴霾的光景
四下远望,田园、丘陵与城市
蔓延着生长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
绿意簇拥的生机营造出欣欣向荣的景象
至【蜀中】行:静寂如初(三)

至【蜀中】行:静寂如初(三)

至【蜀中】行:静寂如初(三)

至【蜀中】行:静寂如初(三)
北岩石刻算是重龙山另一精神领域
位于重龙山北坡,从山顶下来还有一段距离
唤鱼池的笔法虽遒劲,却难掩一池的浑浊
倒是一旁的寿音阁矗立着一山的深邃
雕梁画栋的木雕,构架出形制独特的亭阁
至【蜀中】行:静寂如初(三)

至【蜀中】行:静寂如初(三)
实际的北岩石刻则被钢架围栏所掩
栅栏上绑着残破的红布,看起来有些凌乱
至【蜀中】行:静寂如初(三)
北岩造像上承龙门,下启大足与安岳
正好与本次行程最后两天的行程不谋而合
细观摩崖造像,虽算不得规模宏大
却深嵌岩壁苍苍,泉水淙淙的赤壁之上
营造出静谧的诗意,恰合大音希声之意
至【蜀中】行:静寂如初(三)

至【蜀中】行:静寂如初(三)

至【蜀中】行:静寂如初(三)

至【蜀中】行:静寂如初(三)

至【蜀中】行:静寂如初(三)
抵达资阳已是傍晚
漫长的夜躁动着一城的繁华
我还是更喜欢夕阳下的静美
至【蜀中】行:静寂如初(三)

至【蜀中】行:静寂如初(三)
第二天的婚礼自不必多说
本来只是打酱油的角色
却被临时抓来当成了伴郎
所以也就只能苦逼的扮演着
摄影师与新郎团的双重角色
还好婚礼一切顺利
满满的幸福溢于新人言表
至【蜀中】行:静寂如初(三)

至【蜀中】行:静寂如初(三)
伴郎出境,难得正装一盘
至【蜀中】行:静寂如初(三)
婚礼后回归资阳的闲逛状态
大地影院的《痞子英雄2》满满的吐槽
所谓的国产大片还能再烂一点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