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至【蜀中】行:静寂如初(二)

(2014-11-13 21:46:30)
标签:

自贡

恐龙

荣县

竹海

旅游

分类: 驴行天下-四川盆地

【重回侏罗纪】

 

自贡的地质遗产
除了古老的井盐业
便是这更古老的恐龙
一晃假期已进入假期第三天
即将离开自贡,也该拜访一下
这位熟悉而陌生的“老朋友”

 

记得上小学的时候
特别流行一本恐龙杂志
里面经常会送出恐龙的模型
或是3D眼镜观看的新奇图片
当时这本书要卖十六块
实在算是很奢侈的东西
所以每每有同学购买之后
都会竞相传阅,从那时候起
也就对恐龙建立了最初的认识

 

后来有部电影叫侏罗纪公园
犹记得电影中神秘而血腥的场面
对于恐龙也不再是庞然大物的单体认知
而是对于整个纵横驰骋的恐龙时代
主宰地球l.6亿年之久的遥远想象
其实有时候在想,如果没有那场突然覆灭
现在的世界又会是怎样的模样呢

 

自贡恐龙博物馆建于上世纪80年代
在全国一众博物馆中,显得有点过时
不过在遗址之上修建博物馆
这在当时来说实在是新奇的事情
巨石形态的主馆,看起来更像是岩窟
这也契合了恐龙化石遗址的内涵

至【蜀中】行:静寂如初(二)
恐龙遗址是主馆内最大的厅堂
完整的保存了恐龙化石发掘时的模样
有点像金沙遗址里的遗址坑
但又不是那种四四方方的探坑
即便只是些不完整的骨胳化石
亦可以清晰地感知到恐龙的存在
至【蜀中】行:静寂如初(二)

至【蜀中】行:静寂如初(二)

至【蜀中】行:静寂如初(二)

馆内灯光有点暗
昏黄的照在泥土上
愈发映出苍老的色调
至【蜀中】行:静寂如初(二)

至【蜀中】行:静寂如初(二)
中央大厅里的化石遗址
则有点真实的可怕
白骨森森的即视感
没有了遗址馆里的神秘氛围
至【蜀中】行:静寂如初(二)

至【蜀中】行:静寂如初(二)
天井下的恐龙腿
便是渺小人类的最大对比
甚至不及小腿的高度
让人如何不去仰望这样的庞然大物
至【蜀中】行:静寂如初(二)
成品展厅则没有太多惊喜
因为无论是成都理工博物馆
还是内蒙古自治区的博物馆
都曾见识过这样的恐龙骨架
不过馆内的陈设倒是
匠心独运的融入了情节
让人除了感叹恐龙的巨大之外
还有身临其境的故事感
至【蜀中】行:静寂如初(二)






珍品馆算是意外惊喜
平时这个展馆是不开放的
只有重大节庆期间才对外展出

 

进入展馆
首先映入眼帘的即是镇馆之宝
完整的恐龙头骨在现实中很难保存下来
因为头骨是恐龙最脆弱的地方
经亿万年而来,大部分都已散架,甚至消逝
所以真正能保留下来的自然是极其珍贵的
再回看成品展厅里看见的恐龙骨架
其头部则都只是人工仿制而成的

至【蜀中】行:静寂如初(二)

 

至【蜀中】行:静寂如初(二)

完整的恐龙骨架
同样是国宝级的珍品
虽然留存下来的都是很小的个体
但是相对零散的化石来说,自然是无比珍贵


至【蜀中】行:静寂如初(二)


至【蜀中】行:静寂如初(二)
珍品馆的其他部分
还包括脚印化石和恐龙蛋化石
这些相对前两者来说就要普遍得多
至【蜀中】行:静寂如初(二)

至【蜀中】行:静寂如初(二)
出珍品馆便是儿童区
寓教于乐的方式倒是很适合科普教育
两个老男孩则只能搞怪3D恐龙
不过其实也没有很立体
至【蜀中】行:静寂如初(二)

至【蜀中】行:静寂如初(二)
恐龙时代的动植物化石展厅
位于二楼展厅最里面的位置
这里展示的都是恐龙同时代的生物化石
最知名的便是蛇颈龙和翼龙
这两个海洋和天空中的霸主
拥有和恐龙一样谜一般的身世
不过在参观了珍品馆之后
我也不知道这些到底是真化石
还是只是人工仿制的赝品了~
至【蜀中】行:静寂如初(二)

至【蜀中】行:静寂如初(二)

至【蜀中】行:静寂如初(二)
出博物馆,下了一上午的雨终于减缓
门口的恐龙山不时烟雾缭绕
人造怪兽占据着山头,发出奇怪的声音
至【蜀中】行:静寂如初(二)

至【蜀中】行:静寂如初(二)
离开园区的时候才发现
其实大门就是恐龙的模样
整个看起来也还蛮特别的
至【蜀中】行:静寂如初(二)

【静谧大山的世外桃源】

 

离开自贡,前往荣县
新建的乐自高速上空无车辆
和两天前的情况形成鲜明对比
不到一小时就飙到了荣县
至【蜀中】行:静寂如初(二)
荣县是自贡下辖的县城
无论名胜古迹还是山水风光
都是自贡景观最丰富的地方
尽管都不算知名,甚至无人知晓
倒是有“养在深闺人未识”的清幽

 

县城与高速连接的道路还未修通
但是百度地图上已经早早标注
导致跟着导航一连走错几次
最终才好不容易估摸着进入县城
抵达预订好的酒店,抬眼便是古早的招待所模样

 

午餐后,继续花龙沟竹海的行程
其实一直不确定花龙沟的路况
因为对于这样的景区,网上只有只言片语的描述
酒店的老板娘倒是知晓,讲到前几天刚去过
她回忆说路况还不错,只是道路比较窄
后来亲测后看来,实际的差距还是挺大的

 

从长山镇拐上花龙沟的小路
道路果然如同传说中的狭窄
基本上就只比单车道宽一点
弯弯曲曲的山路进入丘陵深处

 

过双龙水库之后,路况变得更烂
从断断续续的水泥路彻底变成了碎石路
而道路的落差加大,很快便进入了盘山路
至【蜀中】行:静寂如初(二)

车行至此,问题也来了
想要在此错车,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但实际往往就是越害怕什么就越来什么
于是只要发现前路有车过来
就必须先找好相对宽敞的地方等待
如果恰好两车没注意而对峙
则只能一方缓慢在山路上倒行
直到返回可以勉强两车错开的位置才行
因此这最后不到十公里的距离
硬是在各种焦心的会车中开了四十多分钟
至【蜀中】行:静寂如初(二)

好在这里还少有人知,往来车辆不多
不过直到开到停车场,才发现我大成都的威武
因为就是这样一个连当地人都很少知道的地方
在停车场仅有的十多辆车就有一半是川A的
至【蜀中】行:静寂如初(二)
很难想象在静谧大山深处
还有这样一处世外桃源
漫山的楠竹起于峡谷之中

 

从山上经密林小路而下
山路陡峭,好在路途不长
俯瞰整个花龙沟竹海
翠竹成山,碧浪层层
好似一片绿色的海洋
至【蜀中】行:静寂如初(二)

至【蜀中】行:静寂如初(二)

至【蜀中】行:静寂如初(二)
不一会儿便下至谷底
刚才还算开阔的景致
已经被遮天的绿竹所掩盖
竹林串生繁衍,一眼望不了尽头
至【蜀中】行:静寂如初(二)

至【蜀中】行:静寂如初(二)

至【蜀中】行:静寂如初(二)
步行竹林间
野芳发而幽香
佳竹秀而繁阴
只是天公不作美
没走多远便下起了
淅淅沥沥的小雨
至【蜀中】行:静寂如初(二)

至【蜀中】行:静寂如初(二)

至【蜀中】行:静寂如初(二)

至【蜀中】行:静寂如初(二)

至【蜀中】行:静寂如初(二)

至【蜀中】行:静寂如初(二)
竹林深处有人家
形成了峡谷之中的农家乐
前后总共三家
溪流潺潺,小径相连
至【蜀中】行:静寂如初(二)

至【蜀中】行:静寂如初(二)

至【蜀中】行:静寂如初(二)
昏暗的天光
催促着返程的脚步
算上往返山路的时间
在花龙沟竹海也就呆了一小时有余
虽然稍显匆忙,却是这几天最难忘怀的地方
至【蜀中】行:静寂如初(二)

至【蜀中】行:静寂如初(二)

 

至【蜀中】行:静寂如初(二)

至【蜀中】行:静寂如初(二)
犹记得雾霭山岚的清风与多情的雨水
搅动着连山的竹林,发出瑟瑟的声响
打破这深山的静谧,回首就好似一场梦境
至【蜀中】行:静寂如初(二)

至【蜀中】行:静寂如初(二)

至【蜀中】行:静寂如初(二)

至【蜀中】行:静寂如初(二)

至【蜀中】行:静寂如初(二)
天黑前回到荣县
小城的夜市才刚刚开始
静静的旭水婉转出老城的妩媚
深巷陌路往复着热闹景象
至【蜀中】行:静寂如初(二)
寻觅而来的井边馆
算是网上不多的荣县美食推荐
只是当我们好不容易找到的时候
别人已经不再接待新的食客
至【蜀中】行:静寂如初(二)

悻悻返回繁华的夜市
路边已经张罗出各种小摊儿
味道虽算不得特色
却是小城最家常的滋味
至【蜀中】行:静寂如初(二)
有时候反而会怀念这样的夜市
看似凌乱而随意的买卖
倒是比光鲜的商场来得亲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