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一旦养成,内心安静有序的状态也会形成。这是我最希望看到的一种成长,它来自内心,茁壮有力。
语文的学习往后走,对孩子们的要求是越来越高了——积累、理解、运用,各册的基础学不扎实,就会影响到之后的学习。课堂上知识的涵盖面很广,孩子们要知道、记忆,既要课堂上专注、乐于思考,还要有课后的巩固、消化。所以,老师也需要在课前、课中花费更多的心思,来协助他们达成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而课后,希望的是在家长协助之下,帮助孩子养成好的作业习惯。
今天和孩子们着重讲了的是:更正习惯的养成。
关于每次作业的更正,其实是经常讲的话题。每次写作业之前,都翻翻之前一次的作业,看看老师的批注、评价等第,看到错误之后及时更正,大部分的孩子已经养成了习惯,家长也能够协助老师一起来督促。
今天检查了三课的《能力》,每一课都将易错题进行了讲解。心情起起伏伏:觉得这几次作业,有些孩子错误很多,而不更正的情况则是更多。
陈玥如的书写较为潦草,直接粘贴了两张白纸,让孩子将两课《能力》作业重新抄写,再逐个进行指正,督促更正。陈芊语、李睿泽的每一页作业都重新检查订正。
一来二去的,一中午时间就用去。
这样的时间自然是省不得的,但如果孩子们都养成了这样的好习惯,老师看作业的目的才算是达到了。我常跟不更正的孩子说一句:如果不更正,老师看作业是为何呢?孩子掌握了的都是对的,没有掌握的就做错了,老师指出来,却没有了后续。那么也就让老师的时间和心力白费了。对双方而言,都是一种极大的浪费。
接受了惩罚的孩子,来到办公室里,再细细和他们讲一遍更正的重要性。希望这个学习的习惯,大家都早日养成好,并坚持下去。这才是学习该有的扎实态度。
加载中,请稍候......